氣吞山河詩? 氣吞山河詩句?
一、氣吞山河詩?
《大風歌》——劉邦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2、《胡無人》——李白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堅胡馬驕。
漢家戰(zhàn)士三十萬,將軍兼領(lǐng)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關(guān),虜箭如沙射金甲。
云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
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無人,漢道昌。
陛下之壽三千霜。
但歌大風云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3、《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二、氣吞山河詩句?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黃金若糞土 肝膽硬如鐵
策馬渡懸崖 彎弓射胡月
人頭做酒杯 飲盡仇讎血
揚鞭慷慨蒞中原 不為仇讎不為恩
只覺蒼天方潰潰 欲憑赤手拯元元
三、氣吞山河的筆順?
氣的筆順是:撇、橫、橫、橫折彎鉤
吞的筆順是:橫、橫、撇、捺、豎、橫折、橫
山的筆順是:豎、豎折/豎、豎
河的筆順是:點、點、提、橫、豎、橫折、橫、豎鉤
吞tūn
〈動〉
(1)(形聲。從口,天聲。本義:咽下)
(2)同本義 [devor;swallow]
(3)又如:吞炭(吞咽火炭毀嗓子);吞舌(閉口結(jié)舌不言);吞舟(吞航。吞舟之魚,能吞舟的大魚);吞刀刮腸(喻痛下決心,改過自新);吞牛(比喻少年氣概豪邁);吞咀(吞食);吞下一條鱔魚
四、氣吞山河成語故事?
氣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氣勢可以吞沒山河。
形容氣魄很大。褒義 出 處 元·金仁杰《追韓信》:“背楚投江;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例 句 1. 紅軍以~之勢,向江南挺進。近反義詞 近義詞 氣貫長虹 叱咤風云 氣沖牛斗 氣壯山河 聲勢浩大 氣吞長虹 反義詞 氣息奄奄
五、氣吞山河的霸氣詩句?
1.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2.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
出自宋代張元干的《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
3.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zhí)敗?/p>
出自宋代陸游的《謝池春·壯歲從戎》
4.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
出自元代張養(yǎng)浩的《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六、氣吞山河上映時間?
9月上映。
《氣吞山河》是“抗戰(zhàn)電影”中唯一反映“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zhàn)的影片。
它不僅表現(xiàn)了中國遠征軍和盟軍對侵緬日軍的英勇抗擊,而且還大力頌揚了愛國華僑情系祖國、積極支持中國遠征軍作戰(zhàn)的民族情懷。
七、金戈鐵馬氣吞山河詩句?
這句是出自原文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譯文
歷經(jīng)千古的江山,再也難找到像孫權(quán)那樣的英雄。當年的舞榭歌臺還在,英雄人物卻隨著歲月的流逝早已不復存在。斜陽照著長滿草樹的普通小巷,人們說那是當年劉裕曾經(jīng)住過的地方。遙想當年,他指揮著強勁精良的兵馬,氣吞驕虜一如猛虎!
元嘉帝興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戰(zhàn)功封狼居胥,卻落得倉皇逃命,北望追兵淚下無數(shù)。四十三年過去了,如今瞭望長江北岸,還記得揚州戰(zhàn)火連天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燾祠堂香火盛,烏鴉啄祭品,祭祀擂大鼓。還有誰會問,廉頗老了,自己還能吃飯嗎?
八、大氣磅礴詩詞?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九、氣吞山河的成語故事?
氣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氣勢可以吞沒山河。
形容氣魄很大。褒義 出 處 元·金仁杰《追韓信》:“背楚投江;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例 句 1. 紅軍以~之勢,向江南挺進。近反義詞 近義詞 氣貫長虹 叱咤風云 氣沖牛斗 氣壯山河 聲勢浩大 氣吞長虹 反義詞 氣息奄奄十、氣吞山河定乾坤的意思?
意思就是氣勢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氣勢、氣魄很大。
成語出處:元 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
成語造句:這號人,在困難中不是低頭嘆息,而是奮發(fā)圖強,壯志凌云,氣吞山河。(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成語辨析:~和“氣壯山河”都有“氣勢盛大”的意思;但~偏重在“吞”;是指“氣勢龐大足以吞掉山河”;而“氣壯山河”偏重在“壯”;是指“氣勢宏大可以使山河增色。”~重在氣魄雄偉;“氣壯山河”重在氣概的盛大。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