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源汽車需要多少個大氣壓?
一、氫能源汽車需要多少個大氣壓?
350個大氣壓。
國內目前還在沿用行業內最初制定的H35高壓氫氣標準,即氫燃料電池汽車所搭載的罐體其內部壓力為350個大氣壓。但以美國和日本為代表的海外市場已經在逐漸淘汰H35標準,轉而在新品(例如豐田Mirai)中應用了能量密度更高的H70氫氣,同樣尺寸的罐體可以額外多存放一倍重量的氫氣。
二、5噸純不銹鋼水罐尺寸?
首先得確定桶的放置方式,立式或者臥式。 以下是立式圓桶的尺寸 水桶直徑1.5米 高度2.83米 水桶直徑2米 高度1.59米
三、地球中心多少個大氣壓?
假設地球表面是平滑、均勻的,氣壓水平分布表現出緯向帶狀。地球上的水平氣壓帶有七個,它們是:
①2個極地高壓帶:分布在北極和南極極區,是空氣受冷收縮、積聚,而高 空氣流輻合,質量增多,在低空形成的高壓帶。冬季強度增大,范圍擴展;夏季勢力減弱,范圍收縮。
②2個副極地低壓帶:分布在南、北緯60°及其兩側,各約五度。由于來自副熱帶高氣壓帶的熱空氣向北移動來自極地高氣壓帶的冷空氣南下(北半球)兩者相遇熱空氣被迫抬升地面形成低壓而形成的。
③2個副熱帶高壓帶:分布在南、北緯20~30° 的強大高壓帶,是自低緯高空向極流動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發生質量輻合形成。它隨季節南、北移動達幾個緯度,活動范圍約占地球的一半,是對大氣環流影 響最大的氣壓帶。
④1個赤道低壓帶:分布在赤道附近。由于終年高溫,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到高空向兩側外流,引起氣柱質量減少,低空形成低壓帶。全球七個緯向氣 壓帶排列規則,而且高、低壓帶交錯分布。
氣壓帶可隨太陽直射點位置的變化而南北平移。就北半球而言,氣壓帶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上下移動各約五度。
四、壓縮氮氣多少個大氣壓?
單純靠壓縮是不行的。必須同時進行降溫,降低到臨界溫度以下,才能被液化。氮氣的臨界溫度是-146.9℃,高于這個溫度,隨便怎么壓縮,都是氣體,不可能變成液氮的。 簡單地說,臨界溫度就是某種氣體能壓縮成液體地最高溫度,高于這個溫度,無論多大壓力都不能使它液化。這個溫度對應的壓力就是臨界壓力。氣體的液化最常采用的技術就是節流技術,把氣體壓縮到6-8個大氣壓,經過換熱后,壓縮的氣體通過節流閥膨脹,氣體的節流膨脹需要大量的熱量,最終節流后的氣體溫度降低到沸點以下,從而成為液體。
液氮、液氧、液化天然氣、液化乙烯等都是采用這項技術,技術非常成熟。
五、壓力儲水罐需要排氣嗎?
1定有排氣,由于不排氣,罐內氣壓會大于水壓的壓力,所以不進水。
六、籃球能承受多少個大氣壓?
籃球的氣壓應在7-9磅,否則容易變形。測試的方法:在平坦的硬質地面上,讓籃球從180CM的高度自由落下,反彈高度在125-145CM即正常定期檢查籃球的充氣飽和度,不能太飽和沒氣。
真觀檢查方法:把籃球伸直手舉到頭頂,輕放籃球落地,彈到胸前,說明充氣適當;如彈到面前說明充氣太飽;反之,說明氣不足。你說問的磅是重量單位,同時也是壓力單位,1磅力/英寸2(psi)=6.895千帕(kPa)=0.0
七、一兆帕等于多少個大氣壓?
1兆帕=9.869232標準大氣壓(大氣壓)
家庭用水水壓1兆帕約等于10個大氣壓力(相當于住宅水箱在10米高的高度的水壓)。Pa是壓強單位,1Pa就是1N/㎡,1Pa=1N/m2。1Pa是一個很小的壓強,直接用帕做壓強的計量單位也會給實際的計算造成很多不便,所以經常會使用一些較大的計量單位。
八、一g等于多少個大氣壓?
1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汞柱=76厘米汞柱=1.013×10^5帕斯卡=10.336米水柱。
九、1mpa多少個大氣壓?
1兆帕等于10個大氣壓力。
Pa是壓強單位,1Pa就是1N/㎡,1Pa=1N/m2。
1Pa是一個很小的壓強,直接用帕做壓強的計量單位也會給實際的計算造成很多不便,所以經常會使用一些較大的計量單位。就比如1MPa,1atm,1mmHg。
1MPa是1Pa的100萬倍,即1MPa=10^6Pa。1MPa(1兆帕)=1百萬帕。
化學中曾一度將標準溫度和壓力(STP)定義為0°C(273.15K)及101.325kPa(1atm),但1982年起IUPAC將“標準壓力”重新定義為100 kPa。
1標準大氣壓=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9m水柱。1標準大氣壓=101325 N/㎡。(在計算中通常為 1標準大氣壓=1.01×10^5 N/㎡)。100kPa=0.1MPa。
十、血管能承受多少個大氣壓?
人體的血管中流動的是血液,空氣在一個大氣壓下是不能溶于血液很多的,相當于液封狀態,故血管破了只能是血液流出血管,而不是氣體流入血管。 所以人的血壓是120而大氣壓是720,就是說大氣壓大于血壓,按照這個道理人的血管破了應該是空氣進入血管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