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新疆的沙漠都變成湖泊了,會怎么樣?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假設,雖然幾乎不可能發生,但還是讓我們暢想一下吧。
首先看一下新疆沙漠的分布
上圖給出了我國境內的沙漠分布圖,在我國的8個主要沙漠中,新疆占了兩個,分別是位于南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和位于北疆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他們的面積分別為32.4萬和4.88萬平方公里,加上其他一些小的沙漠,總面積近40萬平方公里。這么大的面積從沙漠變為湖泊,讓我們從氣候、生態、社會和經濟四個方面來考慮它可能的影響。
氣候上,可能會讓我國整個的北方地區降水增多我國北方終年盛行西風氣流,但由于西北地區位于大陸的內陸,水汽很少,因此西北地區非常干旱。新疆地區沙漠變湖泊后,必然有大量的水汽通過蒸發進入到空氣,這樣一來,從西北到華北,整個北方地區的降水量有望大大增加,北方那種干旱、半干旱的氣候狀況可能就發生根本性逆轉,成為濕潤氣候。
生態上,可能會讓我國整個的北方地區生態變好降水量的增加必然會改變生態環境,尤其是對我國中部和西部而言,植被可能會變得跟東部相似,森林、草原的面積會大大增加。
社會上,可能會讓我國的人口分布更加均勻隨著氣候和環境的變好,更多的人口會愿意向西北遷移,這將改變我國東部人口密集、西部人口稀少的狀況,使人口分布變得更加均勻。
經濟上,可能會讓我國東西部的經濟水平變得接近環境變化、人口增多,加上豐富的資源,西部的經濟必然會有很大發展,從而與東部的差距變小。
除了上述好的方面,也肯定會有負面影響現在說起新疆,很多人會想到哈密瓜、葡萄干等優質的水果。之所以新疆的水果好吃,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那里日照充足,且早晚溫差大。但是,當沙漠變湖泊后,早晚的溫差一定會縮小,且由于蒸發和空氣含水量的增加,云量也會相應增加,從而導致日照時間和強度會減小,因此,新疆水果的品質會有下降。
延伸閱讀:如果把長江的水引入新疆的沙漠地帶,會把沙漠變成綠洲嗎?
你認為沈陽是否是一座繁華的城市?為什么?
沈陽市是東北最大的城市。我幾十年前去的時候,感覺非常繁華。那時候,故宮博物院重新修繕的,游人如織。晚上,聯營公司燈火輝煌。清晨,中華廣場晨練的人揮舞著手臂在做各種操。中午,傳統風味的老邊餃子館,吃客在排隊等候……前幾年我又去沈陽了,感覺不錯,但已輝煌不在。總覺得還不如哈爾濱,哈爾濱雖然沒有沈陽市的面積大,但那里的歐式建筑群讓我流連忘返。
沈陽有城市發展基礎,但要達到現代化城市標準還得努力,首先城市管理者的理念得現代化,行動得與時俱進。
民營經濟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不講虛的,講點實的。包括民營企業在內任何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應該注重以下幾點:
一是戰略目標。一個企業到底想從事什么行業,多元化還是單精尖,做到什么目標等必須研究規劃好,這是方向和指引。不能做天和尚撞天鐘,所以企業五年規劃很重要。戰略目標的確定既要考慮現有基礎,又要對標行業領先企業,既要研究國內外宏觀因素影響,又要注重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需求。既要有經營指標、研發投入、產品開發等具體指標,又要有具體落實的項目和時間。這是民企的弱項。如,發展動能是什么,是創新,這個企業創新點在哪?必須在戰略規劃上明確,等等。
二是效益為先。高質高效是民營企業追求的目標,內涵發展與外延擴張必須有機結合,發展要有一定的速度,沒有營業收入的增長就沒有利潤提高的空間。當然具體實施上重點抓利潤率高的產品和服務,同時必須培育后備資源,形成梯隊建設,為企業增效提供源源不斷技術支撐和產品創新。眼前效益與長遠利益必須結合,民企要有視野看得遠點。
三嚴控成本。高質量發展實際追求的是“畝產”高,必須下大功夫壓成本,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管理成本、銷售成本等,特別容易忽視的資金成本,要提高資金利用率,結合投資理財與運營需要,會事半功倍。減員增效,民企要破家族裙帶風,雷厲風行。控成本挖潛力效果好壞取決于管理水平。民營企業管理粗放始終是一個大問題。其實壓成本最容易出利潤和效益。
我想如果上述三條整體把握,結合微觀抓質量控制,抓人才培養,那么高質量發展目標一定會實現。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關注。
評論員洢婷: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民營經濟有力地支撐。民營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良好的政策制度環境是必須的。在資源的配置上,要保證公平合理,真正配置給有競爭力的好企業。可以適度的降低稅收,減少給民營企業的壓力。研究一些相關的合適減稅政策,特別是針對一些高端制造的企業。
從企業角度看,企業要改變傳統觀念,學習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非核心業務可以采用外包形式,揚長避短,充分整合利用現有的資源。
企業家應該不斷提升自我修養和素質,提高創新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創新發展。在民營企業的發展中,應該把創新作為最主要的方向。在當今創新和技術變革迅猛的時代背景下,企業依靠創新,才有核心競爭力,才有繼續發展的可能性。此外要充分利用全國的技術資源適應我們的創新需求,不斷的引進先進的技術予以支持。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