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的新冠疫情是由什么引發(fā)的,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么多感染者?
猜想一下:境外美國狗腿子帶回傳播,在民族之間先傳!進而擾亂整個新疆!否則幾個月都沒疫情,突然大規(guī)模暴發(fā)是沒理由解釋的!
封城前的搶購,最嚴重的聚眾。時間上有可能,13天了。如果明后天人數(shù)還在上升,應該與搶購有關系。
感覺大街上很多銀杏樹,為什么銀杏樹仍是瀕危物種呢?
滿大街的銀杏,怎么就成了瀕危物種了?
由于國家重視銀杏的發(fā)展,現(xiàn)在滿大街確實銀杏比較多。但你見過野生銀杏樹嗎,現(xiàn)在看到的小銀杏樹和上千年的老銀杏樹都是人工栽培的。銀杏成為瀕危物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銀杏是世界上單種科植物之一,也就是一科一屬一種。在我國現(xiàn)存的單種科植物不多,如銀杏科、水青樹科、杜仲科等等,單種科植物的存在,說明在地史變遷過程中,這個地方的特殊地位,有保存這些植物的環(huán)境條件。單種科植物對研究植物系統(tǒng)演化過程有“活化石”的實物作用。
第二,銀杏是我國特產(chǎn)植物。在全世界只有我國浙江天目山有保存的野生銀杏樹,
其他地方的銀杏樹都是引種栽培的,就是時間長短而已。這就與“大熊貓”的地位一樣了。物以稀為貴,銀杏種群僅剩一種,如果不進行大量繁殖栽培,這個種群保存就出現(xiàn)問題了。
第三,銀杏起源古老,形態(tài)特殊。根據(jù)研究銀杏發(fā)生在古生代二疊紀,到新生代第三紀逐漸衰亡,特別在第四紀冰川時期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銀杏都凍死了,唯獨我國保存了下來。銀杏的形態(tài)特殊在一是葉片扇形二裂;
二是胚珠完全裸露;
三是雄精細胞有纖毛,能游動;這些性狀證明銀杏是裸子植物系統(tǒng)發(fā)育上最原始的樹種之一。
由于以上原因銀杏還是國家保護的瀕危植物之一。
答:銀杏在世界自然保護名錄中屬于瀕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稱,也是我國獨有的植物。我們經(jīng)常在公園或者馬路邊看到的銀杏,基本上都是通過人工培育(無性繁殖)得到的,基因測序表明,世界其他地方的銀杏幾乎都來自于浙江省天目山,現(xiàn)有銀杏已經(jīng)失去了基因的多樣性,屬于孑遺物種,自然繁衍下去大概率會滅絕。
銀杏起源銀杏是一種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沒有果實包裹,在生物學上這是一種相對古老的門類,裸子植物最早出現(xiàn)于3.95億年前的泥盆紀,后來很多裸子植物進化為被子植物,目前被子植物的適應性最強,種類最多。
銀杏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45億年前的石炭紀,恐龍這時候剛登上歷史舞臺,植物界還是裸子植物的天下,化石顯示,在大約1.8億年前的侏羅紀時期,銀杏幾乎遍布整個地球,成為食草動物的重要食物之一。
但是在大約200萬年前,全球進入了冰川期,銀杏也在這時候大規(guī)模滅絕,最后只在中國境內留下少數(shù)的種群。而且難得的是,銀杏在2億多年的歷史中,幾乎沒有突出的進化,這在生物學中是極為罕見的,所以銀杏被稱作活化石,銀杏葉有著漂亮而優(yōu)美的弧線,成為一種觀賞性極高的植物。
銀杏的基因測序研究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團隊,與浙江大學的團隊,以及華大基因研究院,在2016年合作對全球51個種群的545顆銀杏樹進行基因組測序,這545顆銀杏樹都是精心挑選的大型銀杏樹,來自9個國家和51個地區(qū),研究結果發(fā)表在2019年9月13日的《nature》雜志上,我來列舉幾個結論:
1、446顆中國銀杏樹中,有三個主要的進化分支,他們之間有著顯著的遺傳差異。
2、現(xiàn)階段銀杏在中國主要有三個種群,分別是東部種群(浙江天目山為代表)、西南種群(貴州務川、重慶金佛山為代表)、南部種群(廣東南雄、廣西興安為代表),其他種群均是這三個種群的混合。
3、全球其他地方的銀杏,幾乎都來自于中國東部種群,比如日本、歐洲的銀杏都是來自于中國的浙江天目山種群。
4、銀杏野生種群大多不在自然保護區(qū)內,近十年的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幾乎從未見過野生銀杏的幼樹。
以上四點其實已經(jīng)說明了銀杏多樣性的缺乏,我們在公園或者路邊看到的銀杏樹,都是人工通過無性繁殖培育的;甚至你在某些農村看見年齡上百年的銀杏樹,很可能也是古人通過移栽得到的,屬于移栽地的銀杏種群。
本質上說,我們見到的所有銀杏都是孑遺物種,失去了基因的多樣性,這樣的物種會逐漸衰退,如果任其自然繁衍下去,最終大概率會滅絕,類似的孑遺物種還有我國的大熊貓、麋鹿、水杉等等。
我的內容就到這里,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