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花費巨資打造的中國第一個空間站“天宮空間站”現(xiàn)在如何了?
正處在最后階段,明年準備上天!
2024年,在役的國際空間站將退役,而按已公布的計劃,中國到2020年將建成自己的空間站,即天宮空間站。也就是說,2024年之后,中國國際空間站將成為在軌的唯一空間站。
天宮空間站因為后發(fā)優(yōu)勢,比現(xiàn)在的國際空間站要現(xiàn)代化,重量可能超過100噸,可以滿足3人常駐。
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天宮空間站的核心艙曾做過展示:
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I和實驗艙II三艙組合體質量約66噸,額定乘員 3人,乘員輪換期間短期可達6人。國際空間站是個絕對賠本的事兒,以國際空間站為例,它每年的維護成本可能會達到30億至40億美元,按照現(xiàn)在匯率計算,即便不計入發(fā)射和研制成本,一年要花費200-300億人民幣。而且,空間只賠錢很難賺錢,美國人想把國際空間站賣給私人企業(yè),結果每一家企業(yè)愿意接手,可見其虧損的厲害。
所以,空間站這個東西,歸根到底只有大國才玩得起!!
好玩又有趣的科普知識,歡迎關注本姑娘!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人類文明的未來在太空,因此近地空間的開發(fā)和利用程度將是衡量未來各大國實力的重要因素,而想要開發(fā)近地空間就必須在近地軌道常駐,因此空間站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上個世紀90年代的國際空間站現(xiàn)在還在近地軌道上繞地球旋轉著,不過幾十年來國際空間站也已經(jīng)老化馬上就要報廢了,最早到2024年國際空間站就會退役然后墜入大洋深處。
我國自主研發(fā)設計制造的“天宮”空間站預計2020年發(fā)射升空,珠海航展期間曾展出過空間站的各個艙室,一切順利的話只要在2020年全部組裝到一起就行了,到時候我國就能擁有自己的空間站了。
和目前的國際空間站相比我國的空間站比較小,常駐3人換乘期間6人,主要任務是進行各種各樣的科學實驗以及空間實驗,重量90噸的它會常年呆在400公里之上的近地軌道上,盡管預計壽命是10年但是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來看很有可能超期服役。
美國目前準備在月球上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居留基地,NASA甚至準備在2022年建造月球空間站,在可以預見未來各國之間的角力會從地球逐漸延伸到太空中。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