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污染情有哪些?如何有有效治理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淺湖型濕地,對維持京津及華北地區的生態環境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白洋淀污染情造成水體污染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保定市區每天產生的25萬噸生活和工業污水中約9萬噸污水未經集中處理排入白洋淀。另外,位于白洋淀上游的清苑、滿城、蠡縣等12個縣(市)均未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大量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進入白洋淀。二是滿城縣特別是大冊營鎮造紙業發展失控,污水進淀,造成入淀污染物總量大幅增加。三是白洋淀水位長年偏低,且今年補水較晚,導致淀區污染物濃度升高,水質惡化。四是部分工業企業超標排污和保定市銀定莊、滿城縣大冊營鎮污水處理廠不正常運行,特別是保定市新市區所轄28家造紙企業有27家外排污水不能實現穩定達標。
為深化白洋淀污染治理,我省將采取六項措施,確保淀區水環境安全。
一是建立白洋淀環境保護的協調工作機制。由保定、滄州市政府和省環保局、省農業廳、省水利廳等部門建立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強化責任,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白洋淀的水環境質量改善。
二是制定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科學評估淀區生態環境現狀,明確目標任務,確定具體措施和工程項目,指導淀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白洋淀生態環境全面改善。
三是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加快保定市區城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和配套管網建設進度,確保年底投入運行。加大對上游縣(市)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的督導力度,已經基本建成的要盡快投入運行,開工建設的年底前要試運行,未開工的確保年內開工。
四是提高環境監管能力,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查企業違法排污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同時,加大環境執法能力建設投入,加快建立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和完備的執法監督體系,實現對排污企業和入淀河流斷面的全方位、全天候監控,有力解決企業偷排偷放問題。
五是科學制定補水計劃。總結近年來白洋淀水量、水質變化規律,科學制定白洋淀補水計劃,落實補水資金,建立補水長效保障機制。
六是加強對淀區養殖業的科學指導。根據白洋淀水環境功能區劃,制定合理的養殖方案,規范行為,優化布局,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