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化學方法處理全球性的大氣污染問題
在一個特定區域內,把大氣環境看作一個整體,統一規劃能源結構、工業發展、城市建設布局等,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污染的技術措施,充分利用環境的自凈能力,以改善大氣質量。大氣污染按影響范圍可分為局部污染、地區性污染、廣域污染和全球性污染。地區性污染和廣域污染是多種造成的,并受該地區的地形、氣象、綠化面積、能源結構、工業結構、工業布局、建筑布局、交通管理、人口密度等多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大氣污染物又不可能集中起來進行統一處理,因此只靠單項治理措施解決不了區域性的大氣污染問題。實踐證明,只有從整個區域大氣污染狀況出發,統一規劃并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才可能有效地控制大氣污染。污染源是防治大氣污染危害的根本措施,而治理途徑是多方面的,這里就其主要方法進行介紹。 (1).工業合理布局,以方便于污染物的擴散和工廠之間互相利用廢氣,減少廢氣排放量。(2).實行區域集中供熱,以高效率的鍋爐代替分散的低矮煙囪群,以高效率的鍋爐代替分散的低矮煙囪排放方式。這是城市大氣污染防治的有力措施。 (3).改變燃料構成。如城市工業和民用煤氣、液化石油氣的發展,低硫燃料和新能源(太陽能、風能、地熱等)的采用。要推行采煤,以除去煤中大部分硫(主要是硫鐵礦硫)。 (4).減少汽車廢氣排放。主要是改時發動機的燃燒設計和提高油的燃燒質量,加強交通管理。 (5).工業裝置排放的有毒氣體,要從工藝改革和回收利用方面予以控制。(6).煙囪除塵。煙氣中二氧化硫控制技術分干法(以固體粉未或顆粒為吸收劑)和濕法(以液體為吸收劑)兩大類。那么如何才能保護好環境呢?1、減少或防止污染物的排放 ①改革能源結構,采用(如太陽能、風力、水力)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氣、酒精)。②對燃料進行預處理(如、煤的液化和氣化),以減少燃燒時產生污染大氣的物質。③改進燃燒裝置和燃燒技術(如改革爐灶、采用沸騰爐燃燒等)以提高燃燒效率和降低有害氣體排放量。另外,在污染物未進入大氣之前,使用除塵消煙技術、冷凝技術、液體吸收技術、回收處理技術等消除廢氣中的部分污染物,可減少進入大氣的污染物數量。④采用無污染或低污染的工業生產工藝(如不用和少用易引起污染的原料,采用閉路循環工藝等)。⑤節約能源和開展資源綜合利用。⑥加強企業管理,減少事故性排放和逸散。⑦及時清理和妥善處置工業、生活和建筑廢渣,減少地面揚塵。2、治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燃燒過程和工業生產過程在采取上述措施后,仍有一些污染物排入大氣,應控制其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使之不超過該地區的環境容量。主要方法有:①利用各種去除煙塵和各種工業粉塵。②采用氣體吸收塔處理有害氣體(如用氨水、氫氧化鈉、碳酸鈉等堿性溶液吸收廢氣中二氧化硫;用堿吸收法處理排煙中的氮氧化物)。③應用其他物理的(如冷凝)、化學的(如催化轉化)、物理化學的(如分子篩、活性炭吸附、膜分離)方法回收利用廢氣中的有用物質,或使有害氣體無害化。3、發展植物凈化 植物具有美化環境、調節氣候、截留粉塵、吸收大氣中有害氣體等功能,可以在大面積的范圍內,長時間地、連續地凈化大氣。尤其是大氣中污染物影響范圍廣、濃度比較低的情況下,植物凈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城市和工業區有計劃地、有選擇地擴大綠地面積是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具有長效能和多功能的措施。4、利用環境的自凈能力 大氣環境的自凈有物理、化學作用(擴散、稀釋、氧化、還原、降水洗滌等)和生物作用。在排出的污染物總量恒定的情況下,污染物濃度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分布同氣象條件有關,認識和掌握氣象變化規律,充分利用大氣自凈能力,可以降低大氣中污染物濃度,避免或減少大氣污染危害。氣象條件不同,大氣對污染物的容量便不同,排入同樣數量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物濃度便不同。對于風力大、通風好、湍流盛、對流強的地區和時段,大氣擴散稀釋能力強,可接受較多廠礦企業活動。逆溫的地區和時段,大氣擴散稀釋能力弱,便不能接受較多的污染物,否則會造成嚴重大氣污染。因此應對不同地區、不同時段進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例如,以不同地區、不同高度的大氣層的空氣動力學和熱力學的變化規律為依據,可以合理地確定不同地區的廠址選擇、煙囪設計、城區與工業區規劃等,不要排放大戶過渡集中,不要造成重復迭加污染,形成局地嚴重污染事件發生。大氣污染已經成為我國城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巨大障礙。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是散布在城市中的中小型鍋爐和民用燃煤的污染物及機動車廢氣污染物。據統計,全國 62.3%的城市大氣SO2年平均濃度超過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日平均濃度超過三級標準。治理 欠氣污染,應主要圍繞清潔能源。除塵脫硫、機動車排氣控制等。 1999年度重點支持的技 術創新項目如下:1.清潔能源(1)潔凈煤技術; 在今后相當長時期內煤炭作為我國主要的一次能源的地位不會改變,潔凈煤技術市場 非常廣闊。據專家預測,到2000年,全世界潔凈煤技術市場將達2700億美元,且主要市 場就在中國。根據國內潔凈煤技術水平和環境保護的緊迫性,本年度重點支持: ①型煤技術設備 要求節煤30%以上,煙塵和SO2減少60%以上,co減少80%, NOx減少30%以上。 ②高效潔凈燃燒技術 支持煤種適應性廣、燃燒效率95%以上,在50%負荷條件下仍能穩定燃燒的各類先進 燃燒器;增壓流化床燃燒技術設備。(2)氫燃料電池; 重點開發制氫、儲氫、加氫等配套設備。(3)電動汽車用新型動力電池及相關材料; 電他的性能和可靠性參數為:重量比能量35.38wh/kg;比功率5-8C,壽命2年,價 格與同類電池相當;電池充放電模型的精度為5%,電池管理系統的電量估算精度為8%。(4)汽車代用燃料。 由煤炭經氣化和催化轉化兩步工藝過程生產更為潔凈的醇類燃料,同時開發適用于醇 燃料的內燃機(高壓縮比,高性能材料等)。從經濟可行性考慮,生產醇燃料的原材料(煤炭、以催化劑等)和動力消耗應不高于1000元/噸。2、改變燃料構成,開發新能源 要逐步推廣使用天然氣、煤氣和石油液化氣,選用低硫燃料,對重油和煤炭進行脫硫處理,開發和利用太陽能、氫燃料、地熱等新能源。3、改革生產工藝,對廢氣進行治理 工業排放的大氣污染物的治理,主要集中在除塵、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兩方面。4、區域集中供暖供熱 設立大的電熱廠和供熱站,實行區域集中供暖供熱,尤其是將熱電廠、供熱站設在郊外,對于矮煙囪密集、冬天供暖的北方城市來說,是消除煙塵的十分有效的措施5、高煙囪排煙 煙囪越高越有利于煙氣的擴散和稀釋,一般煙囪高度超過100m效果就已十分明顯,過高造價急劇上升是不經濟的。應當指出這是一種以擴大污染范圍為代價減少局部地面污染的辦法。6、控制廢氣的排放時間7、交通運輸工具廢氣的治理如何控制大氣污染?要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必須在污染源調查的基礎上,運用技術的、經濟的、法律的以及其他管理手段和措施,對大氣污染源進行控制。大氣污染控制包括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治理凈化已產生的污染物兩個方面。主要措施為:調整能源結構,采用無污染和低污染能源;對燃料進行預處理,以減少燃燒時產生污染大氣的物質;改進燃燒設備,提高燃燒效率;改革生產工藝,優先采用無污染和低污染工藝;合理利用能源;利用凈化裝置去除煙塵和各種工業粉塵;利用物理、化學方法凈化尾氣中的有害成分;回收利用有用物質;加強監督管理,減少事故性排放和無組織排放;制定地方排放標準、合理的能源價格和分配政策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