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科學專業畢業一般能干什么?
大氣科學主要研究方向是氣象方面!所以學習此專業能夠干很多和氣象相關的重要工作:
1)民用方面,
氣候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比如天氣預報,交通出行,生命健康等),
氣候變化對人類生產的影響(比如農業種植,禽畜養殖,工業建設等),
氣象災害防治(比如溫室效應,霧霾治理,臺風洪水等),
……
2)軍用方面,
軍事保障(比如裝備維護,營地建設,物資供應等),
軍事行動(比如進攻與防守,登陸和飛行,軍事隱蔽等),
軍事人員(比如戰力保障,醫療衛生,健康防護等),
……
另外,身為軍人使命第一,什么要不要服從分配的奇葩問題就別扯了!請問軍人可以選擇是否保家衛國嗎?敵人打過來了,抄家伙干掉侵略者就是唯一的硬道理!
科技手段可以使全球各地區氣候平衡嗎?
假設可以,也是不能這么做的。這樣做,且不說成本和效益之間不成比例關系,對全球生態系統也是災難性的。科技手段也是一把雙刃劍。
當然,現在我們還沒有這樣的科技手段,所以,還用不著考慮這個問題。但是,還是要想一下。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人為改變全球氣候,這在技術上是不可行的。如果真要設計這樣的裝置,那就先要給地球做個大罩子,這可比給太平洋家蓋子工程大多了。然后通過這個大罩子,重新分配獲得的太陽能量,減少赤道地區的太陽輻射,增加兩極地區的太陽輻射。這樣做,由于不同地區氣溫相差不大,大氣環流就會減弱,海洋地區的水汽更不容易到達內陸地區,于是,內陸會變得更干燥。我們就需要想辦法增加內陸地區的降水,這個可不容易。那就用大氣球在海洋上搜集水汽,到內陸地區釋放。劉慈欣寫過這樣的一個科幻小說。
就算降水和氣溫均衡了,那還有生態系統。現在地球上一年四季降水均衡,氣溫均衡。就像一個大溫室。每個地方都長滿了茂盛的森林,沒有了冰原和荒漠。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海平面上升。兩極的冰川融化,海平面要上升超過70米。沿海大城市都要被海水淹沒。怎么辦?肯定不能搬遷,那就修大壩,把城市圍起來。
接著,病蟲害和傳染病的問題又來了。原先,病蟲害和傳染病由于氣候原因,局限于一個地方,現在可是全球性問題。不過,沒問題,我們把全球大溫室分割成若干小溫室,隔絕病蟲害和傳染病的傳播。
還有什么問題?算了,腦洞夠大了,不想了。
謝邀!目前人類的科技手段,無法改變全球氣侯不平衡狀況。也許氣象武器可以暫時改變局部氣象,但若要全球性改變它無能為力。另外一個問題是,為什么要平衡全球氣侯?顯然我們不是在寫電影。須知這種平衡既是徒勞的,也會帶來極端不平衡。氣侯條件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依靠,中國人過慣春夏秋冬季節氣侯,如果被平衡成只有冬一個季節,那么莊稼收成將會減少九成。隨之人們的生活方式習慣也將改變。請指正。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