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透明度高的原因?
影響透明度的因素
01 水的混濁度
因為養殖水體中都會混有各種浮游生物和懸浮物,這些物質都會造成水體的渾濁,所造成的混濁程越渾其測得的數值越小,反之則數值越大。
02 水體的色度
水體中的浮游生物和溶解有機物造成的顏色對這一數值都有影響。
如果水體中的浮游植物多,水體的顏色會較綠較深,這時水體的透明度也就相應的低,如果是浮游動物過多的話,一般水體的透明會較高;
另外如果水體中有機質過多的話,這時水體顏色會發暗,也會影響到透明的數值。
03 天氣和季節
如果是晴天的話光照強,早上測試的話數值會大一些,但一到中午之后浮游植物因光照強會大量繁殖,這時的數據會較早上的數據要小。
以據測定上午(8;00)和下午(4:00)為例,在魚池同一個測定點所測得的透明度數值一般相差5~15厘米。
如果是陰雨天的話,雖然全天整體變化不會太大,但是因光照弱所測得的數據會比晴天的大。
另外夏秋季節因水溫高,水中浮游生物和有機物多,這時透明度會小;冬季或水溫低時浮游生物因繁殖緩慢整體數量少,這時整個水質會比較清因此這個時候的透明度大。
04 風向
在刮風時由于風力的影響,會將水中浮游植物和懸浮有機物吹向池塘下風口。
故下風處水質濃,透明度也會隨之變小,而上風處的水則會較清,透明度相對增大,在風力為3-4級(這個強度的風很常見)時,池水上、下風口處的透明度般相差5~20 厘米。
05 底質
如果魚塘底質顏色較深的話,所測得的數值會相對小一些,特別是水質本來就清瘦的塘,因為深色底質會吸掉一些光。
水體透明度大小不僅直接影響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且也大致地表示了水中溶氧的補充數量,同時也能體現出水體中浮游生物的豐富和水質的肥度。可以根據這一數值來合理地調水、追肥等。
透明度對養殖的影響
透明度是判斷水體肥瘦的風向標,過瘦或過濃的水都不利于錦鯉的生長,必須通過適當的補菌追肥來調節。
如肥水塘的水體透明度一般在 25~40厘米,若其日變化以及水平變化大,則表明水體溶氧條件適中,魚類易消化的藻類多;
若透明度過大,表示水中浮游植物量少(浮游動物過多除外),表明這樣的水體水質太瘦,不利于濾食性魚類生長;
透明度過小,表明水中有機物過多,水中耗氧因子多,上、下水層的水溫和溶氧差距大,這種水質易惡化(如藍藻爆發等),同時這種水體如果天氣突變的話很容易引起泛塘發生。
(1)一些地區水源緊張,換水難,只能通過藥物來控制水體透明度,用藥物殺藻對動物會產生刺激,用量不當會造成人為轉水。
(2)水的透明度過小,底層藻類見不到陽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不但不能產氧,反而會耗氧,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積累,造成水質惡化。
(3)在養殖后期,水體中一旦存在少量輪蟲,由于透明度小,人不易觀察。而輪蟲因為有大量適口餌料在短時間內暴發,吃掉大部分藻類,引起動物缺氧浮頭死亡。
(4)水過肥時,藻類一些代謝產物會大量積累,同時造成一些營養鹽缺乏,當天氣突然變化,藻類會大批死亡,造成轉水。
最后附一個養殖水體自測透明度的小方法:
將手掌彎曲,手臂伸直放入水中,當水浸到肘關節時,若能清晰地看到五指,為瘦 水;若完全看不到五指,為過肥水;
若能模糊地分辨出五指,為適宜魚類生長的水體。此法簡便易行,一目了然,可迅速掌握水質的肥瘦情況。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