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項目建設現在違反新建項目環境保護條例的規定怎么辦
一、雖然是老項目,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以及《環境影響評價法》實施后,同樣要履行建設項目審批手續。
二、給你們下達的處罰通知,可根據《大氣污染防治法》或《噪聲污染防治法》以及本省大氣及噪聲防治的法規進行處罰。
《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向大氣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排放標準的,應當限期治理,并由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限期治理的決定權限和違反限期治理要求的行政處罰由國務院規定。
《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二條 違反本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對經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企業事業單位,除依照國家規定加收超標準排污費外,可以根據所造成的危害后果處以罰款,或者責令停業、搬遷、關閉。…
《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十七條 對于在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內造成嚴重環境噪聲污染的企業事業單位,限期治理。
被限期治理的單位必須按期完成治理任務。
……
所以說不論依據什么法律進行處罰都是可行的!
怎樣治理大氣污染?
從理論上講,有三種控制途徑。
第一是原料燃料的控制。
第二是工藝上的控制
第三是排放前的控制
原料燃料控制方面,例如燃煤煙氣,首先是選擇優質煤,含硫量低,灰分小的。
工藝控制方面,例如開展清潔生產,技術改造等辦法,降低污染物排放強度。
排放前控制方面,例如裝有除塵脫硫裝置。
從社會實際中,有這樣幾個方面
首先是各級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上,抑制重污染企業。例如發改委的產業調整目錄,就規定什么行業,什么工藝不允許開展了。
其次是加強清潔生產的審核力度。將清潔生產水平與企業發展掛鉤,例如銀行貸款需要清潔生產水平達到二級及以上。
再次是嚴格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實施和執法監察的力度。污染物質排放前必須經過凈化系統,達標后方可排放。
最后是依靠社會力量,形成人人愛環境的良好氛圍。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