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層”分為幾層,高度各是多少?
一、“大氣層”分為幾層,高度各是多少?
1、對流層:從地面到10-12千米以內的這一層空氣。
2、平流層:在對流層的上面,直到大約50千米高的這一層。
3、中間層:從平流層以上到80千米這一層,有人稱它為中間層。
4、熱層:在80千米以上,到500千米左右這一層的空間,叫做熱層。
5、電離層:從地面以上大約50千米開始,到大約1000千米高的這一層,叫做電離層。
6、外大氣層:在離地面500千米以上的叫外大氣層,也叫磁力層。
大氣層分為幾層
大氣層(aerosphere) 又叫大氣圈,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占78.1%;氧氣占20.9%;氬氣占0.93%;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氣體(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氙氣氡氣)和水蒸汽。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而減小,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再上面就是星際空間了。
對流層 :這一個層次從地面向上,直到10千米左右的范圍,是大氣層的最底層。在這個范圍內,大氣的溫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不斷下降。在11千米附近,溫度下降到-55℃。在這層里,大氣活動異常激烈,或者上升,或者下降,甚至還會翻滾。正是由于這些不斷變化著的大氣運動,形成了多種多樣復雜的天氣變化,風、云、雨、雪、霧、露、雷、雹也多發生在這個層次里,所以也有人稱這層為氣象層。這層的頂叫對流層頂。
平流層: 從對流層頂向上到55千米附近。在這個范圍里,溫度不再像對流層里那樣不斷下降了,它開始幾乎不發生變化,然后隨高度增加又增加,到平流層頂溫度可達-3~17℃。這里空氣成分幾乎不變,水汽與塵埃幾乎不存在,所以這里經常是晴空萬里,能見度高。平流層中臭氧比較集中,在25千米高處臭氧最多,形成了所謂臭氧層,臭氧能強烈地吸收紫外線,它對地球上的生物非常重要。
熱層 :從中層大氣向上,也就是從80千米到500千米左右的范圍,這里溫度隨高度迅速上升,可達到1000~2000℃。所以稱為熱層。在這里空氣高度稀薄,而且多處在高度電離狀態。
電離層 :除了以上的分層外,科學家根據大氣電離狀態,又將60千米以上的大氣層稱為電離層,電離層在遠距離無線電通信方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無線電波借助于在地面和電離層之間的多次反射而傳播,實現了遠距離的無線電通信。人們形容電離層為“一面反射電波的鏡子”。
二、八大行星大氣層厚度?
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大氣層,厚度約1000千米,有各種顏色的亮帶、暗紋以及強力的大風暴。
太陽系所有行星都擁有某種大氣或外逸層。它們的密度變化范圍非常大,既有火星上那種極度稀薄的,也有氣體巨行星上那種稠密狂暴的。而且它們的成份也各不相同。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