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大氣層結才是穩定的?
一、怎樣的大氣層結才是穩定的?
(1)遞減層結。氣溫沿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地面吸收太陽輻射溫度升高,近地空氣得以加熱。此時上升空氣團的降溫速度比周圍慢,空氣團處于加速上升運動,大氣為不穩定狀態。遞減層結屬于正常分布.一般出現在晴朗的白天,風力較小的天氣。
(2)等溫層結。氣溫沿高度增加不變,等溫層結多出現于陰天、多云或大風時,此時上升空氣團的降溫速度比周同氣溫快,上升運動將減速并轉而返回,大氣趨于穩定狀態。
(3)逆溫層結。氣溫沿高度增加而升高,逆溫層結簡稱逆溫,其形成有多種機理。通常,按逆溫層的形成過程可分為輻射逆溫、下沉逆溫、湍流逆溫、平流逆溫、鋒面逆溫等類型。當出現逆溫時,大氣在豎直方向的運動基本停滯,處于強穩定狀態。
二、什么是濃積云,它是怎樣形成的?
濃積云,濃厚的積云,也被稱為塔狀積云,是積云的一種形式,一般出現在較低或中等高度范圍內,是中積云和積雨云的一個中間階段。濃積云的云塊底部平坦而灰暗,頂部成重疊的圓弧形凸起,形似花椰菜;在深濕對流區域內會發生顯著的垂直發展,個體臃腫、高聳,在陽光下邊緣白而明亮,有時可產生陣性降水。
濃積云是對流大氣中不穩定的區域所特有的,通常具有輪廓分明,垂直發展顯著的特征。因為濃積云是由強烈的上升氣流引發的,故而它們的高度通常較其寬度要大,并且云頂可以達到6千米(20000英尺)的高度,在熱帶地區甚至可以達到更高。濃積云通常是由中積云發展而形成的,不過也可以由堡狀高積云或堡狀層積云形成。濃積云會產生劇烈的湍流和中等到大程度的陣雨。若清晨有濃積云發展,表明大氣層結不穩定,會出現雷陣雨天氣。
三、什么叫大氣層結?
大氣溫度和濕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稱為大氣層結。大氣層結的特性對于對流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層結穩定度則表征這一影響的趨勢和程度。層結穩定度也稱為靜力穩定度,表示重力和垂直氣壓梯度力對空氣垂直位移的影響。大氣層結穩定度不表示大氣中已經存在的對流運動,而只是描述大氣層結的狀態,這種狀態所能產生的作用只有當空氣發生擾動后才能體現出來。
許多天氣現象的發生,都和大氣穩定度有密切的關系。大氣穩定度是表征大氣層穩定程度的物理量。它表示在大氣層中的某個空氣團是否穩定在原來所在的位置,是否易于發生對流。當空氣團受到垂直方向擾動后,大氣層結(溫度和濕度的垂直分布)使它具有返回或遠離原來平衡位置的趨勢和程度,叫大氣穩定度。
四、天空出現疙瘩云是怎么回事?
天空出現疙瘩云是一種常見的氣象現象,通常被稱為乳狀云。這種云通常是由上升的暖氣流和下沉的冷空氣相遇而產生的,這種現象通常標志著大氣非常不穩定。
乳狀云是一種非常有趣的云層,它們看起來像是皮膚上的腫塊或疤痕,常常出現在高空中。乳狀云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積極的信號,表示天氣可能會發生變化,并且可能會有降水或其他天氣現象發生。
然而,乳狀云并不總是意味著天氣會發生變化。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可能只是一種正常的云層,并沒有特別的意義。因此,當天空中出現乳狀云時,建議等待一段時間,觀察天氣是否真正發生變化,然后再做出結論。
五、上升氣流是什么雨?
上升氣流就是空氣往上運動,由牛頓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這種氣流就能向物體施加一個向下的力(擾流板)。氣流上升會產生云,累積到一定量之后就形成的降雨。
下沉氣流就是空氣往下運動,同上,就能給物體施加一個向上的力(飛機機翼)。大氣層結不穩定引起的對流,對流運動發生過程中,有和周圍環境大氣發生熱量、動量、質量(含水汽)的交換,因而改變了環境大氣的狀態。在大氣主要表現為高壓地帶氣流和低壓地帶氣流相互循環流動,促使地球環境干濕變化四季交替。降水形成的條件主要有三個:大氣中水汽達到過飽和狀態、水汽凝結、有凝結核存在。
氣流上升導致氣溫下降(每上升1千米,氣溫下降6.5°),水汽容易凝結,同時空氣中水汽的“溶解度”下降,水汽可以達到過飽和狀態,于是容易產生降水。
實際上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在大氣中水汽含量較多的情況下,只有氣流上升,才能是溫度不斷降低,于是產生連續的降水。否則的話,降水后大氣中水汽的含量下降,很快成為非飽和狀態,難以形成真正的連續降水。
六、造成層是什么意思?
造成層指的是大氣中由于各種因素,如氣候條件、大氣物質的相互作用、地形地貌等,造成的一種空氣密度不同、濕度不同、溫度不同、氣壓不同的氣體混合層。
在大氣層結穩定、無風、濕度差異較大的情況下,就會形成不同的造成層,如較為著名的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等。每個造成層的特點不同,對于氣象、天文、地理等學科都有很大的研究價值,也和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如航空、氣象預報、防空等都需要對造成層的變化進行實時監測和研究。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