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冶煉廠的重金屬污染問題,應采取哪些有效的預防和治理措施
我查到的主要是鉛冶煉廠的污染治理措施。其他的重金屬冶煉治理措施,與此類似。
2. 1 以行業準入為核心的源頭削減手段源頭削減類控制手段一般分為 2 類。( 1) 通過嚴格的產業政策建立鉛冶煉企業的準入和退出機制。產業政策是促進涉重金屬行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有效手段。產業政策的調控目的是通過控制冶煉行業的布局、規模,淘汰落后產能和改進行業生產工藝來實現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污染物減排的目的。截至 2016 年,我國共發布了 5?
個涉及鉛冶煉行 業 的 產 業 政 策,其 中《鉛 鋅 行 業 準 入 條 件( 2007) 》已被廢止和替代。《鉛鋅行業規范化條件( 2015) 》是目前最新發布的鉛鋅行業根本性準入條件,從布局、生產規模、質量、工藝和裝備、能源消耗、資源消耗及綜合利用、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與職業病防治、規范管理等環節提出了鉛鋅冶煉企業必須滿足的關鍵技術指標。相較 之 前 的 準 入 條 件 〔《鉛 鋅 行 業 準 入 條 件( 2007) 》〕,新發布的鉛鋅行業準入門檻有所提高。此外,2 個產業指導目錄主要從推動行業技術進步的角度出發,提出鉛冶煉行業的鼓勵、淘汰和限制類技術目錄,加速了鉛冶煉行業的轉型升級。除此之外,國 家 質 量 監 督 檢 驗 檢 疫 總 局 還 發 布 了 GB21250—2014《鉛 冶 煉 企 業 單 位 產 品 能 源 消 耗 限額》,對現有鉛冶煉企業單位產品能耗的限定值和新建企業的準入值也提出了要求。
( 2) 源頭削減類控制手段( 設計技術規范) ,即在新建冶煉企業的設計階段就提出重金屬污染防治的預防措施,達到源頭削減的目的。目前發布的針對鉛冶煉行業重金屬污染防治的產業政策和設計技術規范見表 4。
2. 2 以先進技術為核心的過程控制手段除行業準入制度外,推進技術進步也是促進鉛冶煉行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另一有力手段。過程控制的主要方式是通過工藝的改造升級、生產過程中的污染預防等方式實現污染物過程減排的目的。鉛冶煉行業的過程控制體系主要包括清潔生產和技術政策( 表 5) 。
清潔生產作為過程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實現鉛冶煉行業重金屬污染預防的重要措施。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環境保護部曾分別對鉛冶煉行業制定過清潔生產相關的標準,其目的均是對企業的清潔生產活動和水平評價進行指導。由于二者在實際應用時內容有所重復,故目前以上標準正在整合中。除此之外,從清潔生產物料管理的角度出發,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了《重金屬精礦產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規范》,對鉛冶煉企業采用的原料,即鉛精礦中有害重金屬的含量做出了限定。
鉛冶煉行業的技術政策主要由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構成。最佳可行技術指南是從工藝過程和末端治理及綜合利用的各環節提出了污染防治效果好、經濟可行的技術、工藝參數、技術的最佳組合方式及環境管理實踐,而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則是給出了治理鉛冶煉行業環境污染的主要技術和發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發布的鉛冶煉行業過程控制類政策均為非強制性政策。
2. 3 以排放標準為核心的末端治理手段目前,鉛冶煉行業執行的所有排放標準( 表 2)中對工業固體廢物的管理控制手段包括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控制標準,危險廢物鑒別、貯存和填埋標準,此外還包括判定危險廢物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鉛冶煉行業的廢水和廢氣控制則通過《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實現。由于該標準發布于 2010年,此后在大氣污染防治的嚴峻形勢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的相關要求下,2012年環境保護部又對 GB 25466—2010 中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提出了更高要求,并發布了該標準的修改單。2013 年 12 月,為規范鉛冶煉廢氣治理工程的建設與運行管理,環境保護部發布了《鉛冶煉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征求意見稿) 》[12],對鉛冶煉廢氣治理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運行和維護提出了技術要求。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