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大氣霧霾治理專項工作實施方案
加強大氣霧霾治理既是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三次全會、四次全會精神,推進城市建設管理轉型升級“四改六治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維護群眾根本利益的必然需要,對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優化經濟社會發展、提升城市品質、建設宜人成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治理大氣霧霾要堅持齊抓共管、多元共治,才能更好地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夯實環境基礎。 大氣污染治理 任重道遠 近年來,我市大氣霧霾污染所呈現出的特征,已由煤煙型污染轉變成為煤煙、機動車尾氣和揚塵混合型污染,同時以PM2.5和臭氧為代表的區域復合型污染突顯。其原因在于我市地處盆地,靜風頻率高,先天大氣擴散條件不足,加之作為特大型中心城市,經濟總量大,人口多,機動車增長迅速,城市發展快,工業生產污染物排放量大,移動源排放量逐年上升,能源結構不合理,燃煤占比較重等,造成多種大氣污染問題在過去近10年內集中出現。為應對和治理霧霾,我市相繼發布了《成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和《成都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4-2017》,并與全市21個區(市)縣簽署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 作為 “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動的重要內容,新出臺的《成都市大氣霧霾治理專項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明確要求,將通過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城市揚塵污染治理、機動車排氣污染治理、餐飲油煙污染治理、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重污染天氣應急應對六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不斷推進改善我市環境空氣質量。我們應當看到,隨著我市經濟和社會的飛速發展,生態環境面臨更多壓力,特別是明年將實施的新《環境保護法》特別強調,各級政府對環境質量負責,企業承擔主體責任,公民進行違法舉報,社會組織依法參與,新聞媒體進行輿論監督。因此,要實現《方案》的目標,我市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還任重道遠。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