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氣候變化峰會內容?
一、2021氣候變化峰會內容?
2020年9月22日,中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
為積極推動國家碳中和愿景和全球控溫目標實現,鳳凰衛視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于2021年9月22日-24日主辦2021零碳使命國際氣候峰會,主題為“全球碳中和與中國擔當”。聯合主辦本次峰會的有鳳凰網、鳳凰都市傳媒、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SEE)、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C Team)、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英國以COP26聯合國氣候大會主席國身份參與。
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徳、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代表處代表涂瑞和、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賈峰、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干事馬可·蘭博蒂尼等七十多位嘉賓參與峰會,就全球碳中和、企業氣候雄心、綠色金融、能源轉型、綠色建筑以及低碳交通等話題進行分享和討論,旨在集聚各方資源,充分調動企業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性,為地方政府、企業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過程中,提供戰略規劃、技術應用、成果展示、知識分享及國際交流等多樣化的指導和服務。
開幕致辭環節中,鳳凰衛視執行副總裁、首席創新官何大光首先表明,鳳凰衛視將碳中和的理念在國際傳播視為己任,未來,鳳凰衛視將聯合各個合作機構繼續搭建更大的零碳使命交流平臺。
隨后,世界自然基金會總干事馬可·蘭博蒂尼指出,今天的峰會標志著氣候行動的轉變,未來要轉向關注低碳發展的規模和速度。人們應轉變思維,珍視自然。全球各國都應行動起來,同時也要充分利用大自然資源來幫助應對氣候變化。
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賈峰則表示,“十年種樹,百年育人”,應借鑒中國智慧應對氣候變化。全球需同舟共濟,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來面對危機,用生態文明的理念共同打造人類命運的共同體。
隨后聯合國系統駐華協調員常啟徳也為2021零碳使命國際氣候峰會致辭,常啟徳指出,中國的表態和中國的承諾是完全一致的,這些目標已經和中國十四五計劃密切結合在一起。中國展現的強大政治意愿會對世界其他國家的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等帶來新的啟發。
英國駐華貿易使節吳僑文關注到了商業在氣候行動中的核心作用,主張各國采取行動,加速綠色彈性經濟體轉型。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特使約翰·默頓在開幕致辭中指出,中國企業已成為“奔向零碳”聯盟的重要成員,但是要實現氣候行動目標,全球經濟經濟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變,應鼓勵更多企業加入“奔向零碳”聯盟,為格拉斯哥談判及全球經濟助力。
隨后,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也為峰會致賀辭。他就如何在近期內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提出三點:第一,政府和商界領袖需要制定大膽的溫室氣體減排計劃。第二,必須促進從煤炭和天然氣到清潔能源的公平轉型。第三,必須確保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快速平等的財政支持,以便其能夠向清潔能源經濟轉型。
接下來,論壇進入“以‘雙碳’目標下的國際合作路線探索”為主題的圓桌討論。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徐華清指出,面對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狀況,中國借鑒了歐盟的某些做法,要求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要率先實現碳達峰,騰出排放空間給中西部欠發達地區。
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盧倫燕認為,轉換煤電在一次能源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能也是能源轉型中一個關鍵的議題。同時,她還指出,世界自然基金會等非政府組織以及鳳凰衛視這樣的媒體可以在呼吁公眾一起加入到氣候行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代表涂瑞和認為,聯合國機構報告的全球環境治理的氣候危機、生態系統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危機、污染和廢物這三大危機,是相互關聯的,需要統籌、協同、推進三大危機的應對。他還指出解決的關鍵在于轉變人類與自然的關系,需要改變以往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方式。
英國駐華大使館氣候變化與環境政策主管韓杰提出,英國做了很多的努力降低對煤炭的依賴,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并且愿意分享經驗、提供技術支持,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能源轉型。她還指出,政府和企業、公眾等都需做出努力來促進老百姓改變生活方式。
歐盟駐華代表團處長兼氣候行動和環境參贊帥俊偉指出,歐盟的經濟增長已和碳排放脫鉤。他還認為中國也需要做出包括政策和政治意愿方面在內的選擇,這樣才能把這些政策應用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墨爾本大學教授、氣候現實項目國際董事會成員唐·亨利建議,整個亞太地區需要采取共同行動,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應對氣候變化。
接下來,峰會進入“探路中和——企業氣候雄心CEO圓桌論壇”。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孫莉莉首先指出,氣候變化會對各行業產生負面影響,這些影響也可能會產生關聯。阿拉善SEE生態協會作為企業家組成的環保組織,在應對氣候變化和企業綠色轉型方面,一定會積極參與,努力做出企業應該做的貢獻。
隨后,德勤中國氣候變化服務主管合伙人謝安指出,德勤通過重構企業的運轉方式做到逐步向低碳轉型,在2020財年運營中實現了碳中和,計劃2030年實現凈零排放。在未來,德勤還將和更多的研究機構合作,實現服務上的整合,最終實現對客戶和產業的智慧賦能、專業報國。
伊利集團副總裁張軼鵬也表示,氣候變化對伊利集團的影響非常重要,要做具體實實在在的工作才能越來越綠色、越來越增長。11年里伊利累計節約107億度電,推進18.55萬畝可持續森林,未來將同戰略伙伴兼濟天下。
平安銀行綠色金融事業部總裁朱育強在論壇中表示,平安銀行根據研究和判斷,決定在碳中和階段整個金融領域投入的投融資規模要達100萬億人民幣以上。平安將綠色金融當作產業發展,形成了整體一把手和自上而下的整體定調,將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和全牌照兩大特色優勢,輔以國際經驗,積極發展碳金融市場,爭取實現綠色金融的彎道超車。
遠景能源全球副總裁徐剛則表示,面對這樣一個系統性的危機,最可怕的就是忽視和拖延,如果中國或者世界能夠更早地向零碳堅定地轉型,就會更早地在綠色這個產業中占據引領潮流。
接下來,朗詩控股集團董事長田明指出,全球氣候變化要求中國房地產業走節能低碳道路,節能跟健康、舒適是一致的。節能就是低碳,中國化石能源占的比重還是非常高的。中國的房地產和建筑業低碳減排的任務非常重,道路還很遠,任重道遠。
隨后,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主任馬軍發布了《企業氣候行動CATI指數》。
馬軍指出《企業氣候行動CATI指數》使得大家第一次可以在地圖上用可視化的方式了解每個省重點的城市碳排放的相關數據。同時,基于這些數據,也在開展省一級、市一級等的相關的指數評價,特別是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的指數評價。
隨后,鳳凰衛視與世界自然基金會舉行戰略簽約儀式。
晚上,2021零碳使命國際氣候峰會頒布“碳中和行動者”大獎,12個企業獲獎。名單如下:
碳中和行動者——年度卓越氣候雄心大獎(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相關):德勤中國、遠景能源有限公司。
碳中和行動者——年度氣候創行者獎:北京華航盛世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天火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北方大賢風電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杭州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碳中和行動者——年度行動突破獎: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朗詩控股集團、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二、2018年幾月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2月2日—3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2018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和2017年工作進展,謀劃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安排部署2018年重點工作。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三、五個嚴防三個不發生內容?
五個嚴防:堅決防止發生危害國家政治安全的重大敏感事件、堅決防止發生暴恐襲擊案件、堅決防止發生影響惡劣的個人極端暴力犯罪案件、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進京集訪事件、堅決防止發生重特大公共安全事件。
三個確保:確保一系列重大活動安全順利進行,確保一系列敏感節點、重要節點平穩度過,確保社會大局持續安全穩定。
擴展資料
十八大以來,科技部黨組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領會中央對干部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堅持把講政治擺在首位,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
人事司堅決貫徹部黨組決策部署,堅持“干事謀發展”導向,堅持“開門辦人事”理念,深入推進科技部干部隊伍建設,堅持五個從嚴,嚴防“帶病提拔”,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