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居環境整治的頭等大事?
一、什么是人居環境整治的頭等大事?
干凈整潔的村道,錯落有致的房舍,相互映襯的綠化帶,成為香河縣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的生動注腳。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近年來,香河縣堅持把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通過強基礎、美環境、樹產業,鄉村環境面貌有了極大改觀,有效促進了農村進步、農業升級、農民增收,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牢了基礎,探索了路徑。幾年來,全縣34個村街獲評省級“美麗鄉村”,10個村街獲評市級“美麗鄉村”,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香河縣農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明顯改善,為鄉村振興畫上最美底色。
“一把掃帚掃到底”。近日,香河經開區環保產業園全面開展“村莊清潔”活動,對轄區主要街道、綠化帶、村街衛生展開集中清理整治,對村莊及周邊、坑塘溝渠、道路兩側、房前屋后等重點區域進行全面排查,做到發現一處,整治一處,美化一處,切實改善了村街“臟亂差”的問題。同時,對清理出的場地進行合理利用,建設成小菜園、小游園、小果園等,不斷凈化美化轄區農村環境空間。共清理轄區15個村街生活垃圾及雜草10000余立方米,清理溝渠6000余米,清理畜禽養殖糞污、農作物秸稈等農業生產廢棄物500余噸。
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開展以來,香河縣堅持高位推進,通過召開專題會議、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等方式深入研究貫徹落實整治措施。
硬化村街道路1171公里、累計植樹560余萬株、累計安裝新能源照明路燈1.4萬盞;鎮村兩級累計清理垃圾雜物29.3萬立方米,拆除院外廁所、背房等違章建筑2.1萬余處;全縣村級文化廣場、村莊標識基本實現全覆蓋……該縣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的重點考核內容,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工程,按照“四先四后” 即“先拆違后建設,先地下后地上,先院外后院內,先硬件后軟件”的工作思路,大力開展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改廁是“細胞工程”,也是頭等大事。為有效促進農村廁所退街、進院、入室,香河縣對私搭亂建拆除率和廁所改造率分別達到90%以上的村街,按照人均600元標準進行以獎代補。全縣累計完成改廁5.9萬座,覆蓋率達到91%。與此同時,大力推進村民中心等公共場所的旱廁改造為無害化衛生廁所,累計改造農村公廁173個,并完成6個鄉鎮衛生院衛生和66個農村中小學的旱廁改造。
加強鄉村人居環境治理、提高文明創建水平,村村落落都是主戰場。蔣辛屯鎮、錦繡潮白生態休閑示范區在鞏固原有民宿特色的基礎上,圍繞規劃設計、區域路網、景觀建設、農業產業等方面,重點實施“四項提升”。在示范區域內實施了全長20公里的國家級“四好農村路”示范路和“美麗鄉村最美農村路”升級改造工程,現已完工投入使用,并栽植景觀樹1.3萬株、建設景觀小品9個,同時潮白河濱河綠道工程已建成通車。為強化產業提升,該縣還引進了香河菊花農旅產業園項目,以及雨潤潮白、綠野農莊、騰奧莊園等一批農業綜合體項目,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綠,為示范片區建設注入了強勁發展動力。
一村一落皆是景,鄉村環境美如畫。行走在香河縣的各個鄉間小道,看到的不僅有干凈、整潔、美麗的村容村貌,更有村民那一張張幸福、快樂的笑臉。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香河縣將繼續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各異、鄉韻濃郁的美麗鄉村,促進廣大農村面貌持續改善和提升,乘勢而上奮力書寫香河縣鄉村振興新篇章。
二、大香線進香河縣城到哪里開始限行?
根據河縣政府的相關規定,大香線在河縣城區進入市區范圍之后,從市區交通樞紐開始實行限行措施。具體來說,限行時間為早上7:00至晚上19:00,限行范圍為河縣城區內所有道路,包括主干道和支路。限行對象為機動車輛,不包括公共交通工具、緊急救援車輛和特定行業車輛。限行措施旨在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同時也有助于減少環境污染。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