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氣排放濃度標準?
一、廢氣排放濃度標準?
關于廢氣處理的國家排放標準是《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在我國現有的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中,按照綜合性排放標準與行業性排放標準不交叉執行的原則,鍋爐執行GB13271-2014《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工業爐窯執行GB9078-1996《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四十條 國家促進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推廣清潔能源的生產和使用。
企業應當優先使用清潔能源,采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藝、設備以及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和污染物無害化處理技術,減少污染物的產生。
第四十二條 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采取措施,防治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醫療廢物、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噪聲、振動、光輻射、電磁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明確單位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重點排污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范安裝使用監測設備,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保存原始監測記錄。
嚴禁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
二、企業排放大氣污染物執行的標準?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于1996年4月12日經國家環境保護局批準發布,自1997 年1 月1 日起在全同實施。向該標準實施之日起,我國第一部環境保護標準,原《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準}(GJ 4-73) 和部分行業性國家排放標準(或其廢氣部分)將予以廢止,國家環境保護局科技標準司為實施本綜合排放標準,組織編寫了《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詳解》,于1997年10月印刷第一版,《詳解》中對《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做出詳細的解釋,現在重看這本書,仍覺受益良多,現有其中精彩部分辨析對應如下:
第一部分:定義部分
1、標準狀態:指溫度273K,奪力為101325Pa時的狀態。本標準中規定的各項標準值,均以標準態態下的干空氣為基準。
污染物的排放濃度是以單位體積廢氣中的污染物質量量度的。對于相同的污染物排放質量的廢氣,溫度、壓力、溫度不同,其污染物排放濃度會不同。環境監測中使用的大氣污染物濃度均統一為標準下干燥氣體的含量。本標準所稱的標準狀態是指溫度為溫度273K,奪力為101325Pa時的狀態。國外有些國家的排放標準中所稱的標準狀態是指溫度293K,壓力為101325Pa時的狀態。
當然,排放速率(Kg/h)不因壓力、溫度、濕度的變化而變化。不同在狀態下的數值是可以互比的。
2、最高允許排放濃度:是指處理設施后排氣筒中的污染物任何1小時濃度平均值不得超過的限值;或指無處理設施排氣中的污染物任何1小時濃度平均值不得超過的限值。
需要指出的是,標準對排放濃度限值規定為1小時濃度平均值,而不是一次最大值或其它的采樣值。排放濃度一般以mg/m3來表示。
3、最高允許排放速率:指一定高度的排氣筒任何1小時排放污染物的質量不得超過的限值。
排放速度(emission rate),又稱單位時間排放量,一般以Kg/h表示。排放量則指整個污染源或單位在較長時間的污染物排放數量,它為各排氣筒的排放速度之和再乘以時間。排放速度限值與排氣筒高度有關。這是由于污染物排放后,受到空氣稀釋和擴散,并對周圍的環境空氣造成一定的污染。為了使這種污染降低到合理的程度,保證環境空氣中的污染物能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和有關的衛生標準的要求而制定的排放速率限值。對于同一擴散條件的污染物排放,當排氣筒的越高時,所允許的排放速率可以大此。反之亦然。
4、無組織排放:指大氣污染物不經過排氣筒的無規則排放。
低矮排氣筒的排放屬有組織排放,但在一定條件下也可造成與無組織排放相同的后果。因此,在執行“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指標時,由低矮排氣筒造成的監控點污染物濃度增加不予以扣除。
本標準對大氣污染物的無組織排放做出了明確的定義,但對低矮排氣筒并未象有些標準那樣,絕對的規定15米或是20米以下的排氣筒為無組織排放源,而是采取“模糊”概念,這與本標準中單位周界規定控制濃度有關。有些地方標準僅僅規定15米或20米以下排氣筒為無組織排放源,而不強調它的有組織排放屬性,忽視了最高允許排放濃度和最高允許排放速度的要求,是不全面的。周界濃度主要是由無組織排放造成的,但不排除低矮排氣筒的貢獻。在監測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時,不扣除這部分貢獻。
5、無組織排放監控點:依照本標準附錄C的規定為判別無組織排放是否超過標準而設立的監測點。
監控點的設置分兩種情況:(1)背景值低的污染物,監控點設置于排氣源下風向單位周界外,取濃度最大值。(2)背景濃度高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氟化物等,在排放源上、下風向分別設置參照點和監控點,下風向監控點濃度最大值與上風向參照點(一個)濃度之差為監測結果。
簡單的指導性監控點設置原則參見本標準附錄C。
6、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指監控點的污染物濃度在任何1小時不得超過的限值。
三、最新大氣排放標準?
1、國家排放標準包括近期發布的《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國六”排放標準及其他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其中“國六”標準排放限值為國六A:一氧化碳700mg/km;非甲烷經68mg/km;氮氧化物60mg/km;PM細顆粒物4.5mg/km等。
2、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是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使空氣質量達到環境質量標準,對排入大氣中的污染物數量或濃度所規定的限制標準。
四、最新粉塵排放國家標準?
排放標準是《大氣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規定了33種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時規定了標準執行中的各種要求。于1997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本標準適用于現有污染源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設計、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及其投產后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本標準實施后再行發布的行業性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按其適用范圍規定的污染源不再執行本標準。
五、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2021?
是2021年8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標準,歸口于中國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地方標準《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 4041-2021)規定了中國江蘇省固定污染源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監測與監督管理要求。該標準適用于江蘇省現有固定污染源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工程設計、排污許可證核發及其投產后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
六、氣體排放環保標準?
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是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制定的標準。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外文名
air pollutant release standard
類型
限制標準
環境科學
詞目: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英文:air pollutant release standard
釋文: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是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使空氣質量達到環境質量標準,對排入大氣中的污染物數量或濃度所規定的限制標準。經有關部門審批和頒布,具有法律約束力。除國家頒布的標準外,各地、各部門還可根據當地的大氣環境容量、污染源的分布和地區特點,在一定經濟水平下實現排放標準的可行性,制訂適用于本地區、本部門的排放標準。從1974年開始,中國實行的《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準》中規定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氫等13種有害物質的排放標準。
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條文
最新工業生產環境保護及污染控制治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強制性條文簡介:
第一篇大氣環境保護及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
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煉焦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空氣質量氮氧化物的測定
空氣質帚惡臭的測定三點比較奧袋法
空氣質量三甲膠的測定氣相包者法
空氣質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空氣質量硫化氫、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空氣質量氨的測定次氯化鈉-水楊酸分光光度法
空氣質量二硫化碳的測定乙胺分光光度法
空氣質量氨的測定納氏試劑比色法
空氣質量氦的測定離子選擇電假法
空氣質量苯乙烯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空氣質量硝基苯類(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測定鋅還原.鹽酸荼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空氣質量苯版類的測定鹽酸萘乙二腋分光光度法
空氣質量甲雌的測定乙酰向酬分光光度法
測試方法
鍋爐煙塵測試方法
大氣污染物尢組織排放監測技術導則
固定污染源排放煙氣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辦法
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技術規范
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技術規范
固定污染源排放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酚類化合物的測定
氯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甲醇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氯乙烯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乙醛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內烯醛的測定氣相色潛法
同定污染源排氣中內烯腈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非甲烷總烴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氯苯類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苯并(a)芘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
固定污染游排氣中石棉塵的測定鏡柃法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氮氧化物的測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氮氧化物的測定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一氧化碳的測定非色散紅外吸收法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瀝青煙的測定重量法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二氧化硫的測定碘量法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二氧化硫的測定定電位電解法
固體廢物
污染排放控制標準
固體廢物鑒別導則(試行)
禽多氯聯苯廢物污染控制標準
危險廢物旋燒污染控制標準
危險廢物曠行污染控制杯準
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
一收上業吲體廢物爐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
壞境鎘污染健康危害區判定標準
工業固體峻物采樣制樣技術規范
化學測試導則
新化學物質危害計估導則
化學品測試臺格實驗室導則
危險廢物集中焚燒處置工程建設技術規范
廢卉機電產品集中拆解利用處置區環境保護技術艦范(試行)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惰蝕性鑒別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急性毒性初篩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浸出毒性鑒別
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一骨廢料
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一冶煉渣
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一木、木制品廢料
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一廢紙或紙板
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一廢纖維
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同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廢有色金屬
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廢電機
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廢電線電纜
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同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一廢五金電器
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一供拆卸的船舶及其他浮動結構體
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一廢塑料
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一廢汽車壓件
水污染
排放控制標準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工業廢水總硝基化合物的測定分光光度法
工業廢水總硝基化合物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監測技術規范
高氯廢水化學需氧量的測定碘化鉀堿性高錳酸鉀法
高氯廢水化學需氧量的測定氯氣校正法
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合成氦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航天推進劑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兵器上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火炸藥
兵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火工藥劑
兵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彈藥裝藥
污水海洋處置工程污染控制標準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檸檬酸丁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味精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啤酒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皂素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第四篇 環境噪聲排放控制標準
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
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測量方法
汽車加速行駛車外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定置噪聲排放限值,測量方法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加速行駛噪聲限值,測量方法
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加速行駛車外噪聲值及測量方法(中國I、II階段)
清潔標準
清潔生產標準石油煉制業
清潔生產標準煉焦行業
清潔生產標準制革行業(豬輕革)
清潔生產標準啤酒制造業
清潔生產標準食用植物油工業(豆油和豆粕)
清潔生產標準紡織業(棉印染)
清潔生產標準甘蔗制糖業
清潔生產標準電解鋁業
清潔生產標準氮肥制造業
清潔生產標準鋼鐵行業
清潔生產標準基本化學原料制造業(環氧乙烷/乙二醇)
清潔生產標準汽車制造業(涂裝)
清潔生產標準鐵礦采選業
清潔生產標準電鍍行業
HJ/T315-2006清潔生產標準人造板行業(中密度纖維板)
其他標準
火電廠煙氣脫硫工程技術規范煙氣循環化床法
火電廠煙氣脫硫工程技術規范石灰石/石灰一石膏法
污染源在線白動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標準
行業類牛態工業同區標準(試行)
綜合類生態工業園區標準(試行)
靜脈產業類生態工業園區標準(試行)
危險廢物安全填埋處置工程建設技術要求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