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將污染的途徑分為哪幾種?
一、一般將污染的途徑分為哪幾種?
按環境要素分: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類活動分: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海洋污染.
按造成環境污染的性質、來源分: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聲污染、放射性、 電磁波)、固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
從大氣污染的發生過程分祈,防治大氣污染的根本方法,是從污染源著手,通過削減污染物的排放量,促進污染物擴散稀釋等措施來保證大氣環境質量.但目前現有的經濟技術條件還不能徹底根治污染源,因此,大氣環境的保護就需要通過運用各種措施,進行綜合防治.
目前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尋求大氣污染的控制途徑.
(一)采取各種措施,減少污染物的產生
1、區域采暖和集中供熱
2、改善燃料構成
3、進行技術更新,改善燃燒過程
4、改革生產工藝,綜合利用“廢氣”
5、開發新能源,開發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生物能和核聚變能等清潔能源,以減少煤碳、石油的用量.以上新能源多為可再生性能源,在利用過程中不會產生化石能源開采使用的環境問題,是比較清潔的燃料.
(二)采用各種技術,控制污染物排放
1、煙塵治理技術
2、二氧化硫治理技術
3、光化學煙霧的治理技術
(三)合理利用環境自凈能力,保護大氣環境
1、搞好總體規劃,合理工業布局
(1)搞好城市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2)調整工業結構、合理工業布局
2、做好大氣環境規劃,科學利用大氣環境容量
3、選擇有利污染物擴散的排放方式
4、發展綠色植物,增強自凈能力
(四)加強大氣管理 大氣環境管理就是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教育等手段,通過全面規劃,從宏觀上、戰略上、總體上研究解決大氣污染問題.法律是環境管理中的一種重要手段,是以規范性、強制性、穩定性和指導性的方式來管理環境.為了實現大氣環境管理科學化、定量化,我國先后頒布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工業鍋爐煙塵排放標準》 、《汽車尾氣排放標準》等一系列大氣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為大氣環境管理提供了依據.
二、企業要遵守什么的原則控制污染物產生與排放?
一、2022企業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我廠環境保護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堅持推行清潔生產、實行生產全過程污染控制的原則;實行污染物達標排放和污染物總量控制的原則;堅持環境保護工作作為評選先進的必要條件,實行一票否定制。
第二條 環境保護工作的主要負責人,應對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行政一把手是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
第三條 配備與開展工作相適應的環保管理人員,掌握生產工藝技術及生產運行狀況。
三、全球性大氣污染問題的成因及應對措施?
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等是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的成因因為環境惡化造成經濟損失、生存危機都是不可回避的事實。現在都提供環保,低碳生活,需要每個人去努力。
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等是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的成因因為環境惡化造成經濟損失、生存危機都是不可回避的事實。現在都提供環保,低碳生活,需要每個人去努力。
四、大氣污染防治法歸哪個行政部門執行?
具體執行的部門需要看具體情況,但是根據法律第三條至第五條,可以看出各自的權限。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財政投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大氣環境質量負責,制定規劃,采取措施,控制或者逐步削減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大氣環境質量達到規定標準并逐步改善。第四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對省、自治區、直轄市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考核辦法,對本行政區域內地方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實施考核。考核結果應當向社會公開。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