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緊迫,請告訴我哪里能找到中國居民生存狀況的資料,還有中國環境污染的資料?
國家環保局,有調查報告, 全國環境統計公報(2008年) 2008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緊緊圍繞節能減排、抗擊自然災害和北京奧運會環境質量保障,全面加強環境監管,各項環境保護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展。地方各級政府進一步轉變觀念,變被動減排為主動減排,紛紛采取多種責任追究手段,有力推動了污染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與2005年相比,2008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6.61%和8.95%,不僅繼續保持了雙下降的良好態勢,而且首次實現了任務完成進度趕上時間進度。 2008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571.7億噸,比上年增加2.7%。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241.7億噸,占廢水排放總量的42.3%,比上年減少2.0%;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330.0億噸,占廢水排放總量的57.7%,比上年增加6.4%。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1320.7萬噸,比上年減少4.4%。其中,工業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457.6萬噸,占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的34.6%,比上年減少10.5%;城鎮生活污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863.1萬噸,占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的65.4%,比上年減少0.9%。廢水中氨氮排放量127.0萬噸,比上年減少4.0%。其中,工業氨氮排放量29.7萬噸,占氨氮排放量的23.4%,比上年減少12.9%;生活氨氮排放量97.3萬噸,占氨氮排放量的76.6%,比上年減少1.0%。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92.4%,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83.8%,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2008年,全國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321.2萬噸,比上年減少5.9%。其中,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1991.3萬噸,占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85.8%,比上年減少6.9%;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9.9萬噸,占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14.2%,比上年增加0.5%。煙塵排放量901.6萬噸,比上年減少8.6%。其中,工業煙塵排放量670.7萬噸,占煙塵排放總量的74.4%,比上年減少13.0%;生活煙塵排放量230.9萬噸,占煙塵排放總量的25.6%,比上年增加7.1%。工業粉塵排放量584.9萬噸,比上年減少16.3%。工業燃料燃燒二氧化硫排放達標率和工業生產工藝二氧化硫排放達標率分別為89.3%和86.5%,分別比上年提高1.9和4.7個百分點。 2008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19.0億噸,比上年增加8.3%;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為64.3%,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 截至2008年底,已建各種類型、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區 2538個,總面積14894萬公頃。 2008年,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為4490.3億元,比上年增加32.6%,占當年GDP的1.49%。其中,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801.0億元,比上年增加22.7%;工業污染源治理投資542.6億元,比上年減少1.2%;建設項目“三同時”環保投資2146.7億元,比上年增加57.0%。 一.廢水排放及治理 其中: 工業污染治理項目投資額 542.6 1.廢水排放總量(億噸) 571.7 “三同時”項目環保工程投資額 2146.7 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 241.7 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 1801.0 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 330.0 2.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占當年GDP(%) 1.49 2.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萬噸) 1320.7 五.工業污染治理 其中:工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 457.6 1.當年施工污染治理項目數(個) 12434 城鎮生活化學需氧量排放量 863.1 2.污染治理項目當年完成投資額(億元) 542.6 3.氨氮排放總量(萬噸) 127.0 其中:治理廢水 194.6 其中:工業氨氮排放量 29.7 治理廢氣 265.7 城鎮生活氨氮排放量 97.3 治理固體廢物 19.7 4.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 92.4 六.自然生態保護 5.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 83.8 1. 自然保護區個數(個) 2538 6.城市污水處理率(%) 70.2 其中:國家級 303 7.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 57.4 省級 806 二.廢氣排放及其治理 2.自然保護區面積(萬公頃) 14894 1.二氧化硫排放總量(萬噸) 2321.2 3.保護區面積占國土面積比(%) 15.13 其中: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 1991.3 4.已批準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個數(個) 387 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 329.9 5.已批準國家級生態市縣(區)個數(個) 11 2.煙塵排放總量(萬噸) 901.6 6.已批準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個數(個) 629 其中:工業煙塵排放量 670.7 七.環境管理 生活煙塵排放量 230.9 (一)環境法制 3.工業粉塵排放量(萬噸) 584.9 1.當年頒布環境保護部門規章數(件) 5 4.工業燃料燃燒SO2排放達標率(%) 89.3 2.當年頒布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數(件) 21 5.工業生產工藝SO2排放達標率(%) 86.5 3.當年頒布環境保護地方性政府規章數(件) 29 三.工業固體廢物 4.當年做出環境行政處罰決定的案件數(起) 89820 1.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億噸) 19.0 5.當年受理的環境行政復議案件數(起) 528 2.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萬噸) 123481.9 6.當年做出判決的環境犯罪案件數(起) 2 3.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 64.3 (二)排污申報核定 4.工業固體廢物貯存量(萬噸) 21882.8 1.一般工業企業排污單位申報核定戶數(戶) 516963 5.工業固體廢物處置量(萬噸) 48291.0 2.污水處理廠(場)申報核定戶數(戶) 1314 6.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萬噸) 781.8 (三)排污費征收 7.“三廢”綜合利用產品產值(億元) 1621.4 1.排污費解繳入庫戶數(戶) 496506 四.環境污染治理投資 2.排污費征收金額(億元) 185.2368 1.污染治理項目投資總額(億元) 4490.3 (四)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1. 1.當年開工建設的建設項目數(個) 268325 (十)環境宣教 2.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執行率 (%) 99.9 1.召開新聞發布會(次) 435 (五)“三同時”執行 2.發布新聞通稿(篇) 55035 1.當年建成投運項目數(個) 94412 3. 組織宣傳活動(次) 9269 2.“三同時”執行率(%) 98.0 4.創建綠色學校(所) 12455 3.化學需氧量增減量(噸/年) -293052.9 5. 創建綠色社區(個) 5236 4.二氧化硫增減量(噸/年) -608039.0 (十一)人大建議、政協提案辦理 (六)環境污染控制與管理 1.各級人大、政協環保議案、提案數 13271 1.當年完成限期治理項目數(項) 25899 2.已辦理人大、政協環保議案、提案數 12718 2.當年完成限期治理項目投資額(億元) 399.8163 (十二)突發環境事件 3.關停并轉遷企業數(個) 22488 1.突發環境事件次數(次) 474 4.已發放排污許可證數(個) 166628 其中:水污染 198 5.已發放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數(個) 1267 大氣污染 141 6.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當年完成數(個) 1816 海洋污染 3 7.機動車環保檢測車輛數(萬輛) 4517.202 固體廢物污染 45 (七)環境監測 2.污染與破壞事故直接經濟損失(萬元) 18185.6 1.環境監測儀器數量(臺(套)) 131000 八.環保系統能力建設 2.環境空氣監測點位數(個) 3793 1.各級環保系統機構數(個)及人數(人) 12215/183555 3.地表水水質監測斷面數(個) 9635 其中:國家級 42/2367 4.近岸海域監測點位(個) 1203 省級 351/11506 5.開展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的城市數(個) 1021 地市級 1865/40928 6.開展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的重點企業數(個) 49391 縣級 8432/123383 (八) 污染源自動監控 鄉鎮 1525/5371 已實施自動監控企業總數(個) 8405 2.各級環境監測站數(個)及人數(人) 2492/51753 已實施自動監控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數 4218 其中:國家級 1/132 其中:COD監控設備與環保部門穩定聯網數 2972 省級 38/3042 SO2監控設備與環保部門穩定聯網數 2049 地市級 337/15281 (九) 環境科技 縣級 2116/33298 1.當年設立的科研課題數(項) 1503 3.各級環境監察機構數(個)及人數(人) 3037/59477 2. 科研課題經費數(億元) 4.2 其中: 國家級 1/41 3.當年獲科學技術獎勵數(項) 67 省級 34/929 其中: 國家級 8 地市級 344/8773 省(部)級一等 12 縣級 2658/49734 4.當年頒布地方環境保護標準數(項) 13 4.各級環境科研所數(個) 244 其中:國家級 3 省級 28 地市級 213 說明:各項統計數據未包括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臺灣省。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