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防治歷程包括階段?
一、大氣污染防治歷程包括階段?
大氣污染防治歷程包括一下幾個階段:
1.?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實現高質量發展;
2.?清潔高效,低碳少污,進一步調整能源結構,提升清潔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給能力;
3.?問題導向、目標引領,弄清大氣污染來源成因,為科學治污提供堅實基礎;
4.?清潔生產,全程控制,顯著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量和排放量;
5.?屬地責任,聯防聯控,改善局地質量,降低區域間相互影響;
6.?智慧監控,數據歸真,強化污染源監管。
二、我國就業制度改革的歷程分為幾個階段?
一、我國就業制度的改革發展歷程。主要分為五個階段:
(一)1949年—1978年:這一階段主要特點是,與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實施由政府“統包統配”、高度計劃與集中的勞動就業體制。
(二)1979年—1985年:這一階段主要特點是,實施勞動部門介紹就業、自愿組織起來就業和自謀職業相結合的就業方針,改革統包統配就業制度。
(三)1986年—1994年:這一階段主要特點是,結合國有企業改革,有步驟地推行勞動合同制度,初步確立勞動者與用工單位的市場主體地位和雙向選擇機制。
(四)1995年—2001年:這一階段主要特點是,在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配合國企改革的深化,實施再就業工程,實現國有企業富余勞動力的平穩轉移,進一步推進我國就業制度改革。
(五)2002年—現在:這一階段主要特點是,制定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全面落實《就業促進法》,在解決好國有企業改革遺留的下崗失業問題的同時,建立起面向城鄉所有勞動者的促進就業體制機制。
三、我國會計準則制度變遷歷程分為什么階段?
我國會計準則制度變遷是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開始的。在改革開放以前,我國企業是單一所有制形式,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采用的是統收統支體制下的資金平衡會計模式。這一時期的會計制度沒有太多的變化,也沒有改變會計報告的體系和會計制度的框架,會計理念更沒有什么突破和變化,不存在會計準則制度的原則性變遷問題,因此,本文論述的會計準則制度變遷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會計準則、會計制度方面的變化。不同學者對我國改革開放以后的會計準則制度變遷過程的劃分有不同的觀點,有“三階段說”、“四階段說”,即使同是分為三階段或者四階段,其起止時點劃分也不盡相同。本文認為,無論劃分幾個階段,關鍵是不同階段除了準則制度有顯著變化外,還要有明確的起止標志以利于區分。因此,可把我國會計準則制度變遷歷程分為國際會計慣例引入學習、國際會計準則學習借鑒、會計制度統一完善、國際會計準則全面趨同四個階段。 (一)國際會計慣例引入學習階段(1979—1992年) 這一階段的起點標志是1979年頒布的《關于中外合資工業企業財務會計問題的若干規定》,終點標志是1992年11月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財務通則》,以及13項行業會計制度和10項行業財務制度(簡稱“兩則”、“兩制”)。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1979年頒布的《關于中外合資工業企業財務會計問題的若干規定》和1985年的《中外合資企業會計制度》第一次參照國際慣例設計了會計制度,其規定的會計核算一般要求、會計核算原則和會計處理方法、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等內容均學習、借鑒了市場經濟條件下通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 (二)國際會計準則學習借鑒階段(1993—2000年) 這一階段的起點標志是1993年7月1日正式實施1992年頒布的“兩則”、“兩制”,終點標志是財政部于2000年12月根據《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的要求發布的《企業會計制度》。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學習借鑒國際會計準則,開始采用會計準則,并結合國情,采取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并存的辦法實施“兩則”、“兩制”。針對“瓊民源”等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案,我國于1997年發布了第一項具體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從1998年起開始實施),到2001年底我國已頒布了16項具體準則,標志著與國際慣例相適應的中國會計準則體系逐步建立。 (三)會計制度統一完善階段(2001—2006年) 這一階段的起點標志是自2001年1月1日起《企業會計制度》的正式施行(暫在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并鼓勵國有企業和其他企業執行),終點標志是2006年2月財政部正式發布39項新會計準則和48項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企業會計制度》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慣例的充分協調,實現了不同所有制、不同行業企業的會計制度的統一。2001年頒布《金融企業會計制度》、2004年頒布《小企業會計制度》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進一步完善了會計制度體系。 (四)國際會計準則全面趨同階段(2007年以后) 這一階段的起點標志是從2007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39項新會計準則和48項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這一階段以會計準則全面取代會計制度(除少數準則保持中國特色外),與國際會計準則實現了全面趨同,進一步縮小了我國企業會計標準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差異,是中國會計國際化趨同的顯著標志。
四、在我國現階段,人民的構成包括哪些?
1、人民是區別于敵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定義。
2、在現階段,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期,一切贊成、擁護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于人民的范圍。
3、與人民相對應的是,一切反抗社會主義革命和敵視、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勢力和社會集團,都是人民的敵人。
五、大氣污染防治計劃什么時候提出的?
2013年9月10日,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自2013年9月10日起實施。具體目標為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六、我國的基本建設程序包括哪些階段?
基本建設程序是指基本建設項目從決策、設計、施工到竣工驗收整個過程中各個階段及其先后順序。
基本建設工作不論從技術方面還是從組織管理方面來看都是非常復雜的,而且建設的時間比較長。
從可行性研究開始,經過一系列的工作,到竣工投產,在這個過程中的各個階段,相互銜接,環環緊扣,任何一個階段出差錯,勢必影響全局,甚至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所以基本建設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
基本建設程序是基本建設工作各階段內在聯系的經驗總結,它反映了基本建設工作的特點和要求,是基本建設經濟規律的表現。
嚴格按基本建設程序辦事,也就是要求按經濟規律辦事。
只有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建設,才有可能加快工程進度,收到預期效果。
學校基建項目,從計劃建設到竣工驗收交付使用,一般要經過以下五個階段、二十一個步驟。
五個階段是:(1)以確定項目建設條件為中心的項目前期階段;(2)以確定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為中心的工程招投標階段;(3)以建筑安裝施工為中心的投資實施階段;(4)以交付使用為中心的工程驗收階段;(5)以資金考核為中心的竣工決算編制和審核階段。
二十一個步驟是:(1)項目前期方案招投標(根據國家標準和學校發展規劃,學校提出建設意見,報市教跡處管肺攮鍍歸僧害吉育局備案后,學校編制設計文件,邀請不少于四家設計單位,進行項目前期方案設計,經專家組全面審核通過后,進入教育局擬建項目庫,作為儲備項目);(2)擬建項目的立項審批(項目建議書);(3)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與審核;(4)市規劃局《建設項目規劃設計要求或設計范圍》審批(第一階段);(5)建筑工程消防設計審核(第一階段);(6)建設工程初步設計審查;(7)施工圖設計;(8)施工圖紙審查;(9)辦理市規劃局《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第二階段申請施工圖審查);(10)建筑工程消防設計審核(第二階段審核);(11)申請領取建筑工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第三階段,申請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副本);(12)工程招投標;(13)施工單位進場和簽訂施工合同;(14)建筑安全備案;(15)工程質量監督備案;(16)繳納墻改基金費用;(17)報送蘭州市建設工程檔案責任書;(18)辦理《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19)建設項目施工和驗收管理程序;(20)質量事故處理程序;(21)工程決算!
七、我國現階段的學位論文一般包括?
本科畢業論文,碩士畢業論文,博士畢業論文。
八、我國特色小鎮經歷的發展階段包括?
你好,我國特色小鎮經歷的發展階段包括:
1.起步階段:2003年至2013年,我國特色小鎮概念開始形成,政府出臺相關政策,一些地方開始進行試點建設。
2.快速發展階段:2014年至2016年,特色小鎮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期,全國范圍內建設特色小鎮的熱潮迅速興起。
3.規范發展階段:2017年至2018年,國家出臺了《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強調特色小鎮建設要遵循規劃和法律法規,促進特色小鎮健康發展。
4.轉型升級階段:2019年至今,特色小鎮建設進入轉型升級階段,強調特色小鎮要在保持特色的同時,注重功能性和可持續性,推動特色小鎮向高質量發展。
九、青海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規定防治大氣污染應當遵循什么損害擔責的原則?
青海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規定,防治大氣污染應當遵循“誰污染、誰治理;誰收益、誰承擔損害”原則,即污染者應當承擔相應的治理責任和損害賠償責任,同時受益者也應當承擔相應的環境保護責任和損害賠償責任。
這一原則旨在強化環境保護的主體責任,促進企業和個人的環境保護意識和責任感,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建共享的生態文明建設格局。
十、什么規模的項目能申報大氣污染防治資金?
大型熱電廠或者供暖公司鍋爐改造上脫硫脫硝,除塵等項目可以申請大氣污染防治療資金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