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環境量化標準? 公報的種類?
一、大氣環境量化標準?
大氣環境標準,是進行大氣質量管理和評價,制定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和污染排放標準的依據,同時也是環境部門的工作指標和監督依據。
基本信息
分類
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行業標準
作用
大氣環境管理的科學依據和手段
學科
環境評價
大氣環境標準:
它是進行大氣質量管理和評價,制定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和污染排放標準的依據,同時也是環境部門的工作指標和監督依據。為消除日趨嚴重的大氣污染,除抓緊對大氣污染源治理,盡量減少以致消除某些大氣污染物的排放之外,還應通過其他一系列措施做好對大氣質量的管理工作,包括制訂和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方針政策,通過立法手段建立健全環境保護法規,加強環境保護管理等。制訂大氣環境標準是執行環境保護法規,實施大氣環境管理的科學依據和手段。
二、公報的種類?
答公報可分為:
1.會議公報。用以報道重要會議或會談的決定和內容的公報。這種公報一般用于黨中央、國務院以及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的會議。
2.事件公報。黨和政府高級領導機關用以發布重大情況、重要事件的文件。高層行政機關、部門向人民群眾公布重大決策、重要事項或重大措施時有時也用此類公報。
3.聯合公報。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政府、政黨、團體的代表就會談、訪問等事宜發表的聯合公報,比如《中美聯合公報》。
需要指出的是,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編印并公開發行的,專門登載法律、法令、決議、命令、條約、協定和其他文件的刊物,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公報》等,其中的“公報”并不是公文(文種)。
三、什么是公報?
?公報也稱新聞公報,是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公開發布重大事件或重要決定事項的報道性公文,是黨和國家經常使用的重要文種。 公報是應用寫作的重要文體之一。公報具有權威性、指導性和新聞性。公報的意思是指是國家或者大的團體發出來的公告。聲明的意思是通過報紙或者別的媒體,發出的個人聲明。
四、公報公文標題?
公文標題應當準確簡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內容并標明公文種類,一般應當標明發文機關。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 公文標題是個名詞性偏正詞組,而不是句子。其一般構成形式可表示為:發文機關+ “關于”+ 事由+ “的”+文種。介詞 “關于”聯結發文機關和事由;助詞 “的”聯結事由和文種。如 《國務院關于制止濫發各種獎券的通知》,文種 “通知”是中心詞,“國務院”和 “制止濫發各種獎券”共同充當文種 “通知”的限制成分。?
五、江西氣候公報?
江西處于北回歸線附近,春季回暖較早,但天氣易變,乍暖乍寒,雨量偏多,直至夏初;盛夏至中秋前晴熱干燥;冬季陰冷但霜凍期短,尤其是近年,暖冬氣候明顯。
由于江西地勢狹長,南北氣候差異較大,但總體來看是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長。
全省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為亞熱帶濕潤氣候,十分有利于農作物生長。
江西省年平均氣溫 18℃ 左右。
贛東北、贛西北和長江沿岸年均氣溫略低,約在 16℃ 到 27℃ 之間;濱湖、贛江中下游、撫河、袁水區域和贛西南山區約在 17℃ 到 18℃ 之間;撫州、吉安地區南部和信江中游約在 18℃ 到 19℃ 之間;贛南盆地氣溫最高,約為 19℃ 到 20℃ 之間。
全年全省極端最高溫度南北差異不大, 甚或略呈北高南低現象, 但幾乎都接近或超過 40℃,個別縣區日最高氣溫曾經達到過 44.9℃。
極端最低氣溫則南北差異較大: 九江大部分地區在 -12℃ 到 -14℃ 之間, 個別縣區還出現過日最低氣溫 -18.9℃ 的極端最低值;贛南則在 -5℃ 左右,全省其他地區一般在 -7℃ 到 -12℃ 之間。
江西年均日照總輻射量為每平方厘米97千卡到114.5千卡;都昌縣最多,銅鼓縣最少。
年均日照時數為 1473.3 小時到 2077.5 小時;都昌縣最多,崇義縣最少。
江西多雨。
年均降水量 1341 毫米到 1940 毫米,一般表現為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山區多盆地少。
武夷山、懷玉山和九嶺山一帶年均降水量多達 1800 毫米到 2000 毫米,長江沿岸到鄱陽湖以北以及吉泰盆地年均降水量則約為 1350 毫米到 1400 毫米,其他地區多在 1500 毫米到 1700 毫米之間。
全年降水季節差別很大。
秋冬季一般晴朗少雨,1977 年大部分地區整個秋冬季以陰雨天氣為主的現象較為少見。
春季時暖時寒,陰雨連綿,一般在四月份后全省先后進入梅雨期。
五、六月份為全年降水最多時期,平均月降水量在 200 毫米到 350 毫米以上,最高可達700 毫米以上。
這一時期多大雨或暴雨,暴雨強度為日降水量50 毫米到 100 毫米, 最大甚至可達 300 毫米到 500 毫米以上。
7 月雨帶北移,雨季結束,氣溫急劇上升,全省進入晴熱時期,伏旱秋旱相連, 而從東南海域登陸的臺風將給江西帶來陣雨,緩解旱情,消減炎熱。
降水量除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外,年際變化也相當懸殊,最多年份可達最少年份一倍以上。
除廬山外,全省年均風速為每秒 1 米到每 秒3.8 米,最小為德興市,最大為星子縣。
年均大風日 0.5 天到 28.5 天,最少為宜黃縣,最多為星子縣。
鄱陽湖濱,贛江、撫河下游和高山頂及峽谷區風能資源較為豐富,年均風速在每秒3米到每秒5米。
全省主要自然災害有寒害、洪澇、干旱和凍害以及持續時間較為短暫的高溫危害
六、大氣環境達標判定依據?
1、采用手工監測時,按照監測規范要求測得的監測數據等于或者低于排放限值的,即屬于達標排放。
2、采用自動監測時,按照監測規范要求測得的任意 1 h 平均濃度值等于或者低于本標準規定的限值,即屬于達標排排放。
3、若同一時段的現場手工監測數據與有效自動監測數據不一致,優先使用符合法定監測標準和監測方法的現場手工監測數據。
4、啟動、停機等非正常情況下,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自動監測數據可不作為達標判定依據。
七、關于大氣環境的名言?
保護自生環境,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
2、保護自然界,關愛家園。
3、與綠色重建和諧,與健康重修舊好。
4、保護綠化,愛護公物,從我做起!
5、鳥語花香的家園,需要我們共同去創造。
6、地球的命運掌握在人們的股掌之間,稍不留神,將會被毀滅。
7、地球是我們的媽媽,我們是媽媽的孩子,熱愛媽媽吧!
八、voc對大氣環境影響?
VOC的主要成份按化合物種類至少包括:烷烴、醇、醚、烯、醛、酮、酯、胺、芳香烴、鹵代烴等,可以說涵蓋的化合物種類非常廣泛。常見的VOC包括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丁烷、正己烷、甲乙酮、丁酮、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十一烷、丙二醇甲醚、苯乙醇等,不包括甲醛。
TVOC能夠參與大氣中的光化學反應,是誘發光化學煙霧、霧霾等的重要物質之一,對人體健康和社會環境影響極大,對人體的呼吸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有著較強的毒害作用。
九、2020外貿統計公報?
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2月28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0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21557億元,比上年增長1.9%。其中,出口179326億元,增長4.0%;進口142231億元,下降0.7%。貨物進出口順差37096億元,比上年增加7976億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93696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出口54263億元,增長3.2%;進口39433億元,下降1.8%。
十、2020 揚州統計公報?
據《揚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揚州現轄邗江、廣陵、江都三個區,高郵、儀征2個縣級市和寶應縣,在6個區(市)縣縣常住人口中,人口超過70萬的有3個區縣,依次是江都區、邗江區、高郵市,常住人口分別是92.66萬人、72.69萬人、70.96萬人,江都區是揚州人口最多的區縣;人口在50萬到70萬之間有3個,寶應縣、廣陵區、儀征市。
其中,揚州市區常住人口達到263.54萬人,占全市人口57.8%。儀征市常住人口53.26萬人,是揚州人口最少的區縣。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