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霧霾項目
1、城鎮化過程需要多種植被,注重綠化。2、高能耗工廠要趕緊升級,3、限制機動車數量,4、分散人口,不能都集中在大城市,急需發展地方城市經濟。
這些短期內不可能達到,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出門戴口罩喝匚霾茶吧
大氣10條 的頒布有何重要意義
2013年6月14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肯定了大氣污染防治10條措施,包括減少污染物排放;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耗能;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加快調劑能源結構;強化節能環保指標束縛;推行鼓勵與束縛并舉的節能減排新機制,加大排污費征收力度,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信貸支持等。大氣污染防治既是重大民生問題,也是經濟升級的重要抓手。中國日趨突出的區域性復合型大氣污染問題是長時間積累構成的。治理好大氣污染是1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付出長時間艱苦不懈的努力。貫徹大氣10條,把調劑優化結構、強化創新驅動和保護環境生態結合起來,對確保防治工作早見成效,增進改良民生,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
民生實事包括哪些內容
2018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8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上,國家郵政局作出2018年工作安排,并公布2018年郵政業更貼近民生的七件實事。這七件民生實事包括:推進建制村直接通郵,2018年新增直接通郵建制村1萬個以上,全國建制村直接通郵率提高到98%;改善末端投遞服務,繼續深入推動“快遞入區”“快遞下鄉”,進一步規范快遞三輪車使用管理;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打造一批年業務量超千萬的“快遞+”金牌工程,進一步提升行業服務“三農”能力。實施“放心消費工程”,繼續組織“不著地、不拋件、不擺地攤”專項治理;打造“安全用郵”環境,年底基本實現實名收寄信息化全覆蓋,同時加大消費者信息安全保護力度;提高行業綠色發展水平,大力促進包裝減量化、綠色化和可循環,著力推進行業節能減排;加強快遞員(投遞員)權益保護,推進快遞員關愛工程,遏制“以罰代管”行為。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如何針對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補齊民生短板,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十九大報告透露的民生新舉措,引發代表和百姓關注。【拓展資料】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十九大報告提出,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近幾年,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的速度超過了GDP增長速度,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持續擴大。“擴中”是形成“橄欖型”分配結構的關鍵,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表示,要切實保證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夯實“擴中”的經濟基礎。要以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行業結構、職業崗位結構調整優化為重要依托,以人力資源素質結構的改善提升為重要途徑,以相關收入財產分配制度完善為直接手段,多管齊下,帶動越來越多的低收入群體進入中等收入群體。促進農民工多渠道就業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十九大報告提出促進農民工多渠道就業創業。近幾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形勢平穩增長,全國農民工總量從2012年末的2.63億人增加到2016年末的2.82億人。新生代農民工占到了近五成。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工程師巨曉林代表表示,對農民工群體就業問題的關注,體現了促進共同富裕的指向。目前,農民工對就業的關注焦點不僅僅要“找工作”,還有如何在城市扎根,享有更好的教育、醫療條件,甚至一些有文化、有技術的農民工走上了創業之路。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22億,約占總人口的16.1%。“銀發潮”襲來,對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平衡影響很大。十九大報告提出,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說,實行全國統籌以后,可以在全國范圍內調劑余缺、分散風險。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實現基金統籌、制度規范、管理健全,技術規范的統一。全面取消以藥養醫十九大報告提出,全面取消以藥養醫,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目前,實行60多年的藥品加成政策已經取消,居民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下降到30%以下。在湖北洪湖漁場行醫20多年的醫生謝愛娥代表說,現在,她所在的漁場600多名漁民都已全部參加新農合,加上基本藥物的普及,基層醫生收入不再依靠賣藥了。過去基層看病難、看病貴的情況正在改變。同時,多位醫療專家表示,在取消藥品加成后,有的醫院可能會從試劑、耗材等方面牟取利益。取消以藥養醫政策真正落到實處,還有多道坎要邁。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十九大報告提出,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目前,我國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超過13.3年,相當于大學一年級水平,但全國發展水平不平衡,特別是中西部貧困地區因教育資源短缺,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程度低。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儲朝暉等專家認為,十九大報告對城鄉新增勞動力教育問題的關注,體現黨中央進一步推進教育公平的決心。建設學習型社會、提高國民素質需要補上短板、抓住重點,這也表明要繼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讓更多人享受更優質的教育。確保2020年貧困人口和地區脫真貧、真脫貧十九大報告提出,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二_二_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3年時間,深度貧困地區的脫貧任務還十分艱巨。蘭考縣委書記蔡松濤代表說,一個地區的貧困除了自然條件、社會因素制約外,還和當地發展內生動力不足等有關。脫貧不能停留在指標上,滿足于“摘帽子”,更要防止“假脫貧”和“數字脫貧”,激發出干部群眾脫貧致富、奔向更加美好生活的動力。著力解決空氣、水、土壤等突出環境問題十九大報告提出,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包括“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加快水污染防治”“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從2013年起,我國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據統計,2016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區域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與2013年相比都下降了30%以上。地表水國控斷面Ⅰ-Ⅲ類水體比例增加到67.8%。與此同時,一些地方秋冬季空氣質量改善效果不明顯,完成水質目標難度大。“解決環保問題需要持之以恒。”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大氣室主任李云婷代表表示,十九大報告提出“提高污染排放標準”“強化排污者責任”“嚴懲重罰”等措施,讓老百姓深切感受到打贏環境治理攻堅戰的決心和希望。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目前,房地產調控因城施策,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從需求和供給兩端采取措施控制房價過快上漲,三四線城市去庫存成效明顯。多地開展住房租賃試點。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認為,“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從供應體系、保障體系、租賃市場三個方面對住房制度進行了完整的表述,使“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標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和實現路徑。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舌尖上的安全直接關系13億多人的民生。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近兩年的抽檢結果顯示,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樣品抽檢合格率穩中有升。與此同時,在一些領域仍然存在食品安全風險隱患,農獸藥殘留超標、非法添加濫用食品添加劑等問題不容忽視。一直關注食品安全的河南科技學院教授茹振鋼代表說,目前,群眾的訴求已從吃得飽轉向吃得好、吃得放心。確保食品安全,一方面要嚴管,制定最嚴格的標準,強化最嚴厲的監管,啟動最嚴格的問責,建立起一套科學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另一方面,要加強農業生產的源頭把控,盡最大可能降低污染。健全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的關愛服務體系農村“三留守”群體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十九大報告提出,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河南省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代表說,這些年,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加快,農村留守兒童、婦女和老人明顯增多,他們致富、創業、甚至自我保護的能力比較弱。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關愛留守兒童、婦女和老人等特殊群體,應加大投入,確保他們基本生活得到照料、公共服務得到保障,實現“幼有所育”“弱有所扶”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