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制作過程 儀器儀表制作過程怎么寫
一、制作掃帚過程?
1、準備一些竹支。
2、接著將這些竹子上面的竹葉都進行清理干凈或者等它自然掉落。
3、等待上面的竹葉都掉了時,我們就將這些竹子都放成一塊,并將下部分的小竹除掉。
4、然后我們就用鐵絲將這個掃把都紛紛的扎起來,用老虎鉗扎成一節一節的。
5、最后用鐵絲將它扎緊,一個又美掃起來又快的竹掃把就出來了。
二、紅糖制作冰糖制作過程?
首先選取新鮮的甘蔗,把甘蔗榨橙汁。
第二過濾,把甘蔗渣過濾掉。
第三,把甘蔗汁燒開,撈出氣泡,一直用小火熬5、6小時。在熬的過程中不停的攪拌。讓紅糖水變粘稠,凝漿。
第四,把凝漿的紅糖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不停的攪拌凝固即可
三、moment制作過程?
moment 和制作過程沒關系, 中文:1.一轉眼功夫,片刻,瞬息,剎那;時刻。2.時機,機會;場合;危機;當前。
Wait a moment , let me give you a demonstration .
四、小麥制作過程?
1,整地施肥,2,播種,3,澆水,除草。
4,撒藥除蟲,5,追肥中耕。
6,成熟收獲。
五、制作粉托過程?
1、粉坨在制作的時候要準備紅薯淀粉200克清水適量,還要準備一個干凈的不粘鍋,把準備好的紅薯淀粉放到干凈的大碗中,加入準備好的清水,正常情況下,100克紅薯淀粉需要放入500克清水。
2、把調好以后的紅薯淀粉水放在平板的地方靜置半小時,再去掉它表面的雜質,然后把它倒入到不粘鍋中開火,把火力調小,用小火慢慢煮,在煮的過程中要不斷攪拌,直到鍋中的淀粉水全部煮成透明狀。
3、準備一個干凈的方形盒子,在它的內壁上涂抹少量食用油,然后把煮好的淀粉水取出直接倒入到盒子中,然后再用硅膠鏟蘸取適量涼水,把它的表面壓平,在它降溫以后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幾小時以后它會自然凝固,取出以后脫模,然后再把它切成塊兒或者片兒狀,按自己的需要去食用就可以。
4、粉坨在做好以后切成自己需要的樣子,可以做成涼拌菜,再做的時候準備四適量的黃瓜絲,再準備適量麻將和生抽蠔油,香醋以及蒜,你就把所有調味料放在一起制成料汁直接澆在粉坨和黃瓜中,用干凈筷子調勻,喜歡吃辣的,還可以放適量的辣椒油,調好以后特別好吃。
上面詳細為大家介紹了粉坨的做法,不總能讓大家輕松學會粉坨怎么做,以后再想吃粉坨時就可以自己動手制作,再也不用擔心它的食用安全,不過大家在自己動手制作粉坨時,一定要掌握好淀粉和水之間的比例,不然要做粉坨時容易失敗,而且會影響它做好以后的口感。
六、風箱制作過程?
風箱箱體是用厚約三分的六塊木板,前后左右擋板與底板榫鉚相套裝,頂板為活動蓋板,縫隙黏糊密封,長約二尺五寸、寬不足一尺、高約一尺五寸的長立方體;前后兩塊擋板的下部各有一邊長約一寸多的方口,稱為進風口;兩個進風口的上部貼內壁各用一小木條作架,懸掛一邊長約二寸,上邊兩端自帶木轉軸的活動木板,稱為風舌;后擋板的中部上下距沿各約五寸,有徑約不足一寸的圓透孔,稱為推拉桿孔;左側擋板的中下部緊接底板處,另制一寸多見方的方形風道,前后各留進風口,在中間位置裝置活動舌板,活動于外壁的凸嘴中部。以使推拉皆有風出,嘴內有邊長各約一寸的方透孔,前接灶底風道,后通風箱內部,稱為出風嘴口。組合在一起就是風箱。
七、冰糖制作過程?
1.概述:冰糖以白砂糖為原料,經過再溶,清凈,重結晶而制成。
(1)品種:冰糖分為單晶冰糖和多晶冰糖兩種,前者又稱顆粒狀冰糖,60年代由天津市新華食品廠首先研制成功,開拓了國際市場,成為國內首家出口廠家。后者又稱盒冰糖,是由多顆晶體并聚而成的蔗糖晶體,是我國傳統產品。冰糖從品種上又分為白冰糖和黃冰糖兩種,出口以白冰糖為主,黃冰糖出口數量甚少。
(2)用途:冰糖品質純正,不易變質,除可作糖果食用外,還可用于高級食品甜味劑,配制藥品浸漬酒類和滋補佐藥等。
2.加工:
(1)單晶冰糖:將白砂糖放入適量水加熱溶解,過濾后輸入結晶罐,使糖液達到過飽和,投入晶種進行養晶,待晶粒養大后取出進行脫蜜及離心甩干,經通風干燥,過篩,分檔后包裝出廠。
(2)多晶冰糖:將白砂糖放入適量水加熱溶解,進行煮糖,達到一定濃度后輸入結晶盆,在結晶室內養晶一周后,取出將母液控盡,去掉砂底敲碎干燥后,混檔包裝出廠。
冰糖土法制作技術
冰糖既可食用,又可以入藥,治療多種病癥,現在介紹一種土法制冰糖的方法。
(一)糖液的配制
選擇白砂糖50kg,加清潔水1攪勻,使糖充分溶解于水。
(二)熬制方法
熬制前在夾層鍋中夾層內,加入植物油,然后將配制好的糖液倒入上層鍋內,用火熬制,當糖液煮開5—6分仲時,再加入常溫下的飽和白礬溶液0.5kg邊加邊攪拌使其充分混合,用溫度計測量,當糖液內溫度升高到150℃停火降溫出鍋。出鍋時,溫度以115-120℃為最好。
(三)結晶方法
將出鍋的糖液,盛入盤內放在土坑上用干凈棉被蓋實,當天盤內溫度保持在90℃左右,以后每天降溫10℃,降到第七天為止。如溫度不夠,可加火升高坑溫,一般情況下,糖液在結晶過程中,怕冷不怕熱。
八、烏棗制作過程?
1、選除棗中的枯枝、泥團、石塊等雜物。
2、將水在催煮沸,倒入鮮棗加熱5到10分鐘,煮至果肉稍軟后,取出晾干,準備熏制。
3、在地下挖坑,距坑沿50厘米附近,用竹片和高梁稈搭一棚,即可在棚面上堆放棗果。
4、在棚面攤放棗果,一般以13到16百米厚為宜,過厚不能干燥,過薄浪費柴草棗果上面用蘆席覆蓋,坑底燒柴草、棗層濕度在60到70℃左右,注意調節火力大小。約經12小時的熏制后,將棗上下翻動一遍,再繼續熏12小時即可完成熏制階段,準備出坑。
5、為使棗果內外水分含量趨向均勻,熏制后的棗果須堆放在比較干燥通風的倉庫內,其高度一般不超過1米。經7到10天,即可出庫包裝。
九、乳豬制作過程?
1、將光豬劈開后,用五香鹽涂勻乳豬內腔,腌約20分鐘,再用乳豬醬腌10分鐘。
2、用豬叉插入乳豬臀部,跨穿到扇關節,最后穿至腮部。上叉后,先用清水洗凈豬皮上的油污,再用沸水淋遍豬皮至硬,最后用排筆掃糖醋水,晾干。
3、將腌好的乳豬置于長形的木炭爐上,先烤內膛至半熟時,將前后腿的內膛以木條橫向撐開,并扎牢其前后肘爪再烤。其順序是先烤頭、臂,烤至嫣紅色時,以鐵針扎小孔排氣,不使外皮起泡,并薄涂花生油。燒時握叉的手轉動要流利快速,使火候均勻,慢慢烤至皮為大紅色,光潔如鏡至熟便成。
十、白酒制作過程?
一、選料。糧為酒之肉,一般是將高梁、玉米、小麥、大米、糯米、大麥、蕎麥、青稞等糧食和豆類等(不包括薯類與果蔬類)作為原料,要求作物的顆粒均勻飽滿、新鮮、無蟲蛀、無霉變、干燥適宜、無泥沙、無異雜味、無其它雜物。 當然,原料中還包括一些輔料,除此之外水也是重要的原料之一,所謂“水為酒之血”“好水釀好酒”,說的就是水源對釀酒的重要意義。
二、制曲。曲為酒之骨,制曲是釀酒過程中重要的環節,縱觀世界各國用谷物原料釀酒的歷史,可發現有兩大類, 一類是以谷物發芽的方式,利用谷物發芽時產生的酶將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將糖份轉變成酒精(比如啤酒);另一類是用發霉的谷物,制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制劑將谷物原料糖化發酵成酒。白酒釀造采用的就是第二種方式,這個過程主要是將淀粉糖化(轉化成葡萄糖)。
三、發酵。從配料、蒸糧、糖化、發酵、蒸酒等生產過程中都采用固體狀態流轉而釀制的白酒,才能稱為固態發酵白酒。發酵的過程其實就是將上一個階段生成的糖發酵轉化成酒精的過程。
四、蒸餾。靠發酵產生的酒精度數其實是很低的,為了提高酒精含量(度數),一般還要進行蒸餾提純,主要采用甑桶作容器(半固態法出外)進行緩慢蒸餾,還可采取將黃水、酒尾倒入鍋底進行蒸餾等措施。經過蒸餾操作后,得到的原酒度數一般比較高,不同批次的原酒其質量、風格都不相同,需要分批存放。
五、陳釀。陳釀也叫老熟,我們說的“酒是陳的香”,就是指經過“陳釀”過程的酒。經過蒸餾的高度原酒只能算半成品,辛辣,不醇和,只有在特定環境中貯存一段時間使其自然老熟,才能使酒體綿軟適口,醇厚香濃。貯酒容器好是在放在陶壇中,更大的貯存容器可用不銹鋼等作材質,盡量不采用金屬鋁質容器。貯酒應采用自然老熟,禁止用催化劑等化學方法催陳。
六、勾兌。允許用不同輪次和不同等級的酒及各種調味酒進行勾調,不允許配加混合香酯和非白酒發酵的香味物質。
從酒甑(俗稱蒸鍋)中蒸餾出的是原酒(也叫基酒),酒精含量一般在70度至85度之間。這種原酒或基酒,由于生產批次和蒸餾批次不同,酒的味道、風格并不統一,是無法直接飲用的,為了統一口味,去除雜質,協調香味,降低度數,便于消費者飲用,的做法就是“勾兌”,白酒廠家也叫勾調。
七、灌裝。經過勾兌后的成品酒經過檢驗合格后,方可灌瓶貼標。然后就可以進入市場和消費者見面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