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方案制定】 校園水環境監測方案
環 境 監 測 方 案 制 定
污染源調查: 水污染源
污水排放量匯總
固體廢物污染源 (1) 生活垃圾
經調查,擬建項目區周邊地區的生活垃圾固體廢物主要來自項目規劃范圍內及周邊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
(2)固體廢棄物:主要是少量農戶生活垃圾和少量農作廢料,對環境影響不大
空氣環境:本項目的南邊是東京大道,道路揚塵和汽車尾氣是主要大氣污染源。但是公路兩側設有50~100米的綠化緩沖帶,使其對周圍環
境影響不大滾埋。
校園空氣污染物的排放源、數量、燃料種類和污染物名稱及排放方式等,為空氣環境監測項目的選擇提供依據。
表1 校園空氣污染源情況調查
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 (單位:t/a )
大氣污染物 排放量(t/a)
聲環境:東京大道及西邊金明大道的交通噪聲是評價區目前最主要的噪聲源,對局部地區有一定的影響。
電磁輻射:規劃用地范圍內有一架空高壓線通過,產生一定的電磁輻射污染。
煙塵
SO 2
NO x
CO
THC
1、地表水環境現狀監測 (1)監測斷面布設
根據該項目水體的水文、氣候、地質和地貌資料。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變化,河流的寬度、深度以及水體沿岸的資源現狀和水資源的用途,飲用水源分布和重點水源保護區等來確定監測斷面及數目。
因為水面寬 ≤50米 則設一條(中泓垂線) 而且斷面上垂線的布設應避開岸邊污染帶。水深 ≤5米則設 一點(水面下0.5米處) 。
依據該項目的水污染特性,并結合項目所在區域地表水的分布狀況,在評價區內共設置6個監測斷面。
(2)監測項目
流量、流速、水溫(℃) 、pH 值、石油類、氨氮、總氮、BOD 5、COD Cr 、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總磷、糞大腸菌群、銅、鉛、鋅、六價鉻。
(2) 采樣時間及頻率
監測時期為一期(枯水期),連續采樣三天. (3) 分析方法
采樣和監測方法根據《 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 91-2002)和《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實用分析方法》進行。 (4)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
根據檢測結果表明六個斷面均有部分指標超標,主要超標指標為BOD 5、CODcr 、TP ,另外,北沙河與京包線交界處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也出現超標, 從超標的水質指標來看,造成東沙河和北沙河水質超標的主要原因應來自生活污染源,應加強沿河的生活污水治理。
2、大氣環境質量監測方案
(1)空氣環境分析與監測因子的篩選
根據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和校園及其周邊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情況來篩選監測項目;我校無特征污染物排放,結合大氣污染源調查結果,可選TSP 、PM 10、SO 2、NO 2、CO 等作為大氣環境監測項目。
(2)采樣點的布設
根據污染物的等標排放量,結合校園各環境功能區的要求,及當地的地形、地貌、氣象條件,按功能區劃分的布點法和網格布點法相結合的方式來布置采樣點。各監測點名稱及相對校園中心點的方位和直線距離可按表4列出,各監測點具體位置應在總平面布置圖上注明。
表4 測點名稱及相對方位
(3)磨碧監測項目和分析方法的確定
根據大氣環境監瞎備舉測因子的篩選結果所確定的監測項目,按照《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所規定的采樣和分析方法執行,具體方法可參考表5。
表5 環境空氣監測項目及分析方法
(4)數據整理
監測結果的原始數據要根據有效數字的保留規則正確書寫,監測數據的運算要遵循運算規則。在數據處理中,對出現的可疑數據,首先從技術上查明原因,然后再用統計檢驗處理,經檢驗驗證屬離群數據應予剔除,以使測定結果更符合實際。 (5) 大氣監測結果及分析
樣品采集后,按照規定立即進行分析,并對分析結果進行數據處理。
(6). 對校園空氣質量評價
將校園的空氣環境質量與國家相應標準比較得出結論;分析校園空氣環境質量現狀。找出出現目前校園空氣環境質量現狀的原因;預測未來兩年內的校園空氣環境質量;提出改善校園空氣環境質量的建議及措施。
1、聲環境質量監測方案 (1)監測布點
監測點設置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的技術原則與方法進行。在評價范圍內按典型布點法布 4個點進行環境現狀監測,其中1監測點為交通噪聲監測點, 2、3、4為規劃項目邊界外一米包絡線以內的范圍內的噪聲監測點。具體監測布點情況如圖所示。
3. 校園后梨
4. 夷山大街
2. 黃河大街
1. 東京大道(交通噪聲)
(2)監測項目與頻率
監測項目:晝夜等效聲級 監測頻率:連續監測24小時 (3)采樣方法與分析標準
監測方法按《環境監測技術規范》中規定條件進行,并同步統計車流量。
(4)評價標準及使用儀器
項目區屬于以居住和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該地區屬于1類噪聲功能區,區域環境噪聲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1類標準,即晝間55dB (A ),夜間45dB (A ) (交通干道兩側執行4a 類區域標準,即晝間70dB (A ),夜間55dB (A )),噪聲監測使用的儀器為HS5618A 聲級計。
2、聲環境質量現狀評價
根據環境噪聲監測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在區域噪聲方面,晝間的聲環境質量較好,而各監測點的夜間等效連續A 聲級Leq 超標率為50%,但是超標范圍不是太大,說明目前該項目區內夜間聲環境質量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
4. 固體廢棄物環境影響評價
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包括地基平整產生的棄土和棄石、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建筑物施工的建筑垃圾在基地被填低洼地處處置,不須外用處置,但需設置適當場地臨時堆放并及時清運進行填地處置并進行綠化處理,否則會造成水土流失。
綜上所述,施工期固體廢棄物產生較少,影響范圍主要在施工區,隨著施工區的結束,施工期固體廢棄物的影響隨之消失,因此,只要
加強施工管理,并采取相應措施,施工期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是可以減緩或消除的。
1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