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O是什么?(n2檢測儀)
一、N2O是什么?
一氧化二氮,無色有甜味氣體,又稱笑氣,是一種氧化劑,化學式N2O,在一定條件下能支持燃燒,但在室溫下穩(wěn)定,有輕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發(fā)笑,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及濃硫酸。
其麻醉作用于1799年由英國化學家漢弗萊·戴維發(fā)現(xiàn)。該氣體早期被用于牙科手術的麻醉。需要注意的是,一氧化二氮是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它的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96倍。 注意不要將一氧化二氮和其他的氮氧化物混淆,比如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氮NO。
將一氧化二氮與沸騰汽化的堿金屬反應可以生成一系列的亞硝酸鹽,在高溫下,一氧化二氮也可以氧化有機物。 一氧化二氮的CAS號是10024-97-2。[編輯本段]俗名 笑氣
二、N2O可燃嗎?
不可燃
n2o屬于氮氧化物,在室溫下,一氧化二氮為無色不可燃氣體。
1、n2o屬于氮氧化物,在室溫下,一氧化二氮為無色不可燃氣體。一氧化二氫是酸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會促進泥土流失,對溫室效應有推動作用;它還污染了全世界幾乎100%的河流和大海。
2、一氧化二氮還廣泛用作增強發(fā)動機輸出功率的火箭推進劑和賽車中的氧化劑。一氧化二氮對人體健康有許多公認的不良影響,無論是通過吸入液體,還是通過與皮膚或眼睛接觸,都可能給人帶來不良影響。
3、一氧化二氮在大氣中含量很少,它是平流層臭氧的主要清除劑。大多數(shù)自然和人為排放到大氣中的一氧化二亞氮是由土壤和海洋中的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產(chǎn)生的。自然植被下的土壤是一氧化二氮的重要來源,占所有自然排放的60%。其他自然資源包括海洋(35%)和大氣化學反應(5%)。
三、n2o是什么?
一氧化二氮,無色有甜味氣體,又稱笑氣,是一種氧化劑,化學式N2O,在一定條件下能支持燃燒,但在室溫下穩(wěn)定,有輕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發(fā)笑,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及濃硫酸。
其麻醉作用于1799年由英國化學家漢弗萊·戴維發(fā)現(xiàn)。該氣體早期被用于牙科手術的麻醉。需要注意的是,一氧化二氮是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它的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96倍。 注意不要將一氧化二氮和其他的氮氧化物混淆,比如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氮NO。
將一氧化二氮與沸騰汽化的堿金屬反應可以生成一系列的亞硝酸鹽,在高溫下,一氧化二氮也可以氧化有機物。 一氧化二氮的CAS號是10024-97-2。 [編輯本段]俗名 笑氣
四、n2o什么氣體?
一種無色的氣體,學名叫一氧化二氮(N2O),因為這種氣體能使人發(fā)笑,因而人們常稱它為“笑氣”。
五、n2o氣體來源?
N2O的主要天然源為土壤排放。土壤中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均可產(chǎn)生N2O。硝化是好氧的微生物將氨氧化為硝酸鹽的過程,而反硝化是厭氧微生物將硝酸鹽還原為N2的過程
六、n2o符號意義?
n2o符號表示一氧化二氮。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又稱笑氣,是一種無機物,化學式N2O,是一種危險化學品,呈無色有甜味氣體,是一種氧化劑,在一定條件下能支持燃燒。使用氮氧加速系統(tǒng)的改裝車輛將一氧化二氮送入引擎,遇熱分解成氮氣和氧氣,提高引擎燃燒率,增加速度。氧氣有助燃作用,加快燃料燃燒。
七、N2O怎么讀?
NO:一氧化氮。存在。一氧化二氮,俗稱笑氣。他們的區(qū)別是:1.氮的化合價不同2.NO極易被氧化成NO2,N2O則相對穩(wěn)定3.NO是環(huán)境污染物,也是神經(jīng)傳遞的一種介質(zhì);N2O是一種讓人聞到就想笑的氣體
八、n2o燃燒生成什么?
比如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氮NO。 將一氧化二氮與沸騰汽化的堿金屬反應可以生成一系列的亞硝酸鹽,在高溫下,一氧化二氮也可以氧化有機物。
一氧化二氮,無色有甜味氣體,又稱笑氣,是一種氧化劑,化學式N2O,在一定條件下能支持燃燒,其麻醉作用于1799年由英國化學家漢弗萊·戴維發(fā)現(xiàn)。該氣體早期被用于牙科手術的麻醉。需要注意的是,一氧化二氮是一種強大的溫室氣體,它的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96倍。
九、n2o是什么物質(zhì)?
n2o是一氧化二氮,其是一種無機物,N2O又稱笑氣,無色有甜味氣體,是一種氧化劑,在一定條件下能支持燃燒(同氧氣,因為笑氣在高溫下能分解成氮氣和氧氣),但在室溫下穩(wěn)定,有輕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發(fā)笑。其麻醉作用于1799年由英國化學家漢弗萊·戴維發(fā)現(xiàn)。有關理論認為N2O與CO2分子具有相似的結(jié)構(gòu)(包括電子式),則其空間構(gòu)型是直線型,N2O為極性分子。
現(xiàn)在主要用于表演,也可以用來做賽車加速器中的助燃劑。
十、n2o是什么氣體?
N2O,即氧化氮,是一種會使人發(fā)笑的氣體。它也具有強氧化性。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