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業儀器儀表(核工業儀器儀表圖)
一、核工業之父?
中國能夠有今天輝煌的成就,離不開無數仁人志士的貢獻,革命者挽救了奄奄一息的中國,實業家通過實業救國的方式發展國力,而科學家則讓新生的中國站了起來,每一個行業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是靠各行各業支撐起來的,中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錢三強1913年出生于浙江省紹興市,作為一名核物理學家,他在核物理研究方面貢獻突出,在他早些年間從事核研究期間,曾提出過許多著名的理論,并且膝下學子無數,培養了許多莘莘學子。
推動了中國原子能的發展,并且他還曾參加過兩彈一星工程,是中國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
二、核工業精神?
新時代核工業精神是強核報國、創新奉獻。
強核是事業
核工業是高科技戰略產業,是國家安全重要基石。新時代,核工業迎來了“兩彈一艇”以來又一個重要發展機遇期。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擔國任,敢于開拓,奮力實現“強核強國、造福人類”的歷史使命和“三位一體”奮斗目標。
報國是承諾
筑牢國家安全基石、建成世界一流核工業強國是我們的莊嚴承諾。我們要胸懷大局,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核工業建設的偉大事業之中,忠于事業,堅守承諾,出色完成國家戰略任務,服務于建設現代化強國、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續寫我國核工業新的輝煌篇章。
創新是法寶
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企業制勝的法寶。我們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搶占科技創新的制高點,尋找重大突破,不畏挫折,敢為人先,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在解決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頸問題上強化擔當作為,著力攻克事關國家安全的基礎前沿難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建設先進的核科技工業體系,成為國際核科技發展的引領者。
奉獻是境界
無私奉獻是核工業的光榮傳統。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需要有一種為國家為人民真誠奉獻的精神。我們要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繼承和發揚核工業人“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優秀品質,以建設核工業強國為己任,淡泊名利,勤奮鉆研,奮力攻關,不求回報,甘做強核事業的付出者,要不慕虛榮,不計名利,甘做致力提攜后學的“鋪路石”和領路人。
三、什么是核工業?
核工業是核能開發、利用的綜合性新興工業部門。包括放射性地質勘探、鈾礦開采、水法冶金、鈾精制、鈾同位素分離、核燃料元件制造、各種類型反應堆、核電站、乏燃料后處理、放射性廢物的處理與處置、鋰同位素分離、放射性同位素生產、核武器生產等生產企業和科研、設計單位。
核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核能使之轉變為電能、熱能和機械動力,可獲得安全、清潔、熱值高的能源;提供多種放射性同位素產品、同位素儀器儀表及輻射技術,在輻射加工、食品保鮮、醫療診斷等方面發揮特殊效能;極大地促進冶金、化工、機械制造、電子、輻射化學、核醫學、核電子學等領域發展。
四、核工業重要性?
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是當前我國能源建設和核工業發展的一項重要政策。發展核電對保障能源供應與安全,保護環境,實現電力工業結構優化和可持續發展,提升我國綜合經濟實力、工業技術水平和國際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它有利于緩解中國能源供需矛盾。據估計,中國的剩馀煤炭存量為900億噸,可開采不到一百年;23億噸剩馀石油儲備只能開采十四年;剩馀的天然氣量為6 310億立方米,只能開采32年。有利于中國能源結構的優化。中國是一個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貧乏的國家能源結構不合理,煤太大例如,2009年,中國的一次能源總產量為28億噸標準煤,其中77.5%為煤炭,9.4%為石油,3.8%為天然氣,9.3%為其他能源。這種能源消耗結構的缺點是能源利用率低,會造成環境的嚴重污染。 2.有利于緩解我國的環境壓力 除了消費過程產生的污染物排放外,石油化學能源還在開采、提煉和供應過程中產生許多有害氣體,嚴重影響到大氣環境的質量。中國是世界開發銀行報告中列出的世界20個污染最嚴重城市中的16個。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酸雨居世界首位。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伴隨著高昂的環境代價在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前,許多能源貧乏國家加快了核電建設。福島核事故再次引起了人們對核能的恐慌,給世界核能發展前景蒙上了陰影。在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后,世界對核能的使用采取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但我國有自己的國情,應該堅持積極發展核能的能源戰略。
五、世界核工業公司排名?
布魯斯核電站(加拿大)、秦山核電站、韓光核電站(韓國)、蔚珍核電站(韓國)、扎波羅熱核電站(烏克蘭)、格拉夫林核電站(法國)、帕呂埃爾核電站(法國)、卡特農核電站(法國)、帕洛弗迪核電站(美國)、嶺澳核電站
六、北京核工業醫院,代碼?
北京核工業醫院飯,代碼是(02111003)
七、核工業發展史?
中國的核工業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創建和發展起來的。
⑴1950年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開始從事核科學技術研究工作。⑵1954年,中國地質工作者在綜合找礦中,在廣西發現了鈾礦資源。毛澤東在聽取地質部門匯報后指出,我們有豐富的礦物資源,我們國家也要發展原子能。
發展初期
⑶1955年7月,國務院決定,在國家建設委員會設立建筑技術局,負責原蘇聯援助的實驗性重水反應堆和回旋加速器的籌建工作。
⑷1956年11月16日,國家建立了第三機械工業部(1958年改為第二機械工業部,1982年改為核工業部) ,在蘇聯援助下建設核工業。1958年,中國第一座重水型實驗用反應堆和回旋加速器建成并投入運行。
⑸1960年,蘇聯政府單方面撕毀協定,停止了援助,撤走在核工業系統工作的233名蘇聯專家和重要資料。然而,中國核科技研究和核工業建設并未就此止步,在黨中央的領導下,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繼續發展。1962年11月成立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央15人專門委員會,直接領導研制生產原子彈的工作。
⑹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
⑺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又爆炸試驗成功;
⑻1971年9月,中國第一艘核潛艇試航成功,表明中國的核工業已有較快的發展,建成了比較完整的核工業體系。70年代末,隨著國家工作重點轉向經濟建設,核工業由主要為軍用服務,轉向軍民結合,以核為主,多種經營,主要從事核能、核技術的和平利用,民用產品的開發。
⑼1983年6月,在浙江海鹽縣秦山,開始了中國自行設計的電功率為30萬千瓦的秦山核電站的建設;
⑽1984年4月,引進技術設備,在廣東深圳開始建設大亞灣核電站。
⑾1988年4月,核工業部撤銷,其政府職能劃入新建的能源部;同時組建了中國核工業總公司,負責對核工業企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
⑿90年代以來,核工業繼續貫徹“軍民結合,以核為主,多種經營,搞活經濟”的方針,得到了更快的發展。
八、有關核工業的大學有哪些?學核工業有出路么?
國內搞核工業和核科學理論的大學不多,清華、北大、中科大、上海交大等這幾所大學有,原來核工業部的老牌直屬高校東華理工大學(南昌)有全面的核工業學科,是中國第一核工業大學,50年代創校就開始辦核工業學科,現在已經明確提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核工業大學,在省會城市發展速度很快;南華大學(衡陽)也有核技術方面學科,實力也不錯。
在以上幾個老牌核工業大學里學核技術方面的專業,比較容易進入中核集團等核工業單位。
中國最早為“兩彈一艇”事業服務開設核專業的大學是清華、北大、成都理工、東華理工。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啟爆器就在東華理工大學校史博物館珍藏。
九、有關核工業的大學有哪些?學核工業有出路么?
國內搞核工業和核科學理論的大學不多,清華、北大、中科大、上海交大等這幾所大學有,原來核工業部的老牌直屬高校東華理工大學(南昌)有全面的核工業學科,是中國第一核工業大學,50年代創校就開始辦核工業學科,現在已經明確提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核工業大學,在省會城市發展速度很快;南華大學(衡陽)也有核技術方面學科,實力也不錯。
在以上幾個老牌核工業大學里學核技術方面的專業,比較容易進入中核集團等核工業單位。
中國最早為“兩彈一艇”事業服務開設核專業的大學是清華、北大、成都理工、東華理工。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啟爆器就在東華理工大學校史博物館珍藏。
十、什么叫儀器儀表?
儀器儀表是用以檢出、測量、觀察、計算各種物理量、物質成分、物性參數等的器具或設備。壓力表、測長儀、顯微鏡、乘法器等均屬于儀器儀表。廣義來說,儀器儀表也可具有自動控制、報警、信號傳遞和數據處理等功能,例如用于工業生產過程自動控制中的氣動調節儀表,和電動調節儀表,以及集散型儀表控制系統也皆屬于儀器儀表。 雷達屬于儀器儀表。雷達,原意是無線電探測和測距。雷達具有發現目標距離遠,測定目標坐標速度快,能全天候使用等特點。因此在警戒、引導、武器控制、偵察、航行保障、氣象觀測、敵我識別等方面獲得廣泛應用,成為現代戰爭中一種重要的電子技術裝備。 用于武器控制的雷達有:
①炮瞄雷達。用于連續測定目標坐標的實時數據,通過射擊指揮儀控制火炮瞄準射擊。有地面型和艦載型。
②導彈制導雷達。用于引導和控制各種戰術導彈的飛行。有地面型和艦載型。
③魚雷攻擊雷達。安裝在魚雷艇和潛艇上,用于測定目標的坐標,通過指揮儀控制魚雷攻擊。
④機載轟炸雷達。安裝在轟炸機上,用于搜索和識別地面或海面目標,并確定投彈位置。
⑤機載截擊雷達。安裝在殲擊機上,用于搜索、截獲和跟蹤空中目標,并控制航炮、火箭和導彈瞄準射擊。
⑥末制導雷達。安裝在導彈上,在導彈飛行的末段,自動控制導彈飛向目標。
⑦彈道導彈跟蹤雷達。在反導武器系統和導彈靶場測量中,用于連續測定飛行中的彈道導彈的坐標、速度,并精確預測其未來位置。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