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專用設備分類(環境保護專用設備分類有哪些)
一、環境保護分類規定?
一、環境保護活動分類目的和作用
為完善我國環境統計工作,規范環境保護活動和支出統計,實現我國環境統計標準與國際標準銜接,特制定本分類。
二、環境保護活動分類范圍
環境保護活動是指那些以保護環境為主要目的開展的活動。本分類的范圍主要包括:(一)水環境保護;(二)大氣環境保護;(三)固體廢物防治;(四)噪聲和振動防治;(五)輻射污染防治;(六)土壤保護;(七)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景觀保護;(八)其他環境保護活動。
三、環境保護活動分類原則
(一)借鑒國際規范,保持國際可比。
本分類參考了歐盟《環境保護活動和支出分類(cepa2000)》以及國際環保支出統計的經驗和做法,在統計口徑和分類標準上與國際規范相銜接,以滿足國際比較的需要。
(二)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和《統計用產品分類目錄》相銜接。
本分類根據我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和《統計用產品分類目錄》,將涉及環境保護的行業以及相關活動進行了歸類,以便進行資料收集整理。
(三)適應宏觀管理需要,兼顧部門統計實際。
本分類在滿足相關管理需要的同時,充分考慮了各部門環境統計的現狀,以提高可操作性。
四、環境保護活動分類方法
本分類是一個通用的環境保護功能分類,它不僅可用作環境保護活動分類,還可用于相關產品分類。可以按保護對象(大氣、水等)和措施(預防、治理)類型,將活動歸入相應環境領域。
本分類依據相關分類原則,將環境保護活動劃分為三層:
第一層根據環境領域的特點,將環境保護活動分為8個大類。前7類分別對應7個環境領域(水、大氣、固體廢物、噪聲和振動、輻射、土壤、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景觀),最后一類(其他環境保護活動)除歸集研發活動和各種一般性環境管理活動外,還用于歸集那些無法確定具體服務領域但又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活動。上述大類分別用阿拉伯數字1、2、3……表示。
第二層和第三層根據管理需要,并依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和《統計用產品分類目錄》,將環境保護活動大類劃分為中類和小類,分別用阿拉伯數字1.1、1.2…和1.1.1、1.1.2…表示。
五、環境保護活動分類表
類別名稱
國民經濟行業代碼
1.水環境保護
1.1污水與廢水防治
1.1.1排水管網建設與管理
1.1.2污水與廢水處理
1.2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污染防治
1.3海水污染防治
1.4水環境監測
1.5其他水環境保護活動
2.大氣環境保護
2.1大氣污染防治
2.2大氣環境監測
2.3其他大氣環境保護活動
3.固體廢物防治
3.1非危險固體廢物處理和處置
3.2危險固體廢物處理和處置
3.3固體廢物監測
3.4其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活動
4.噪聲和振動防治
4.1噪聲和振動源治理
4.2防噪聲和振動設施建設
4.3噪聲和振動監測
4.4其他噪聲和振動防治活動
5.輻射污染防治
5.1輻射防護
5.2放射性廢物處理和處置
5.3輻射監測
5.4其他輻射污染防治活動
6.土壤保護
6.1土壤侵蝕及其他物理退化防治
6.2土壤鹽堿化防治
6.3土壤污染防治
6.4土壤監測
6.5其他土壤保護活動
7.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景觀保護
7.1自然保護區管理
7.2野生動植物保護
7.3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景觀監測
7.4其他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景觀保護活動
8.其他環境保護活動
8.1環境保護研發
8.2一般環境管理
8.3環境應急管理
8.4其他未分類活動
7810
4620*
7721
7430
7461
7721、7430
7722
7410、7461
7722
7723、7820*
7724*
7461
7723
7729
4890、4990
7461
7729
4890、4990
7725
7461
7725
0220、7690
0512、0519
0519、7729
7461、7462
0519、7690
7711*
7712*、7713*
7462
7719*
7310、7320
7239、7450、7461、7519、8291、9124、9125、9126
7430、9124、9125
7729
注:國民經濟行業代碼欄帶“*”的代碼,表示與該行業全部對應,其他為部分對應。
六、環境保護活動分類注釋
1.水環境保護
指預防、限制或消除排入水體和水域的污染物,使江、河、湖泊、水庫、海洋等水體和水域維持其應有的正常功能的活動和措施。不包括那些以節約水資源為目的的活動和措施。
1.1污水與廢水防治
指減少排入內陸地表水和海水等水體的污染物,從而預防水體污染的活動和措施,包括污水與廢水的收集和處理活動。
1.1.1排水管網建設與管理
指對匯集和排放污水、廢水的管道網絡系統的建設、運行、維護等活動。
1.1.2污水與廢水處理
指采取各種處理方法降低污水、廢水中污染物,使其達到排放標準的活動和措施。
1.2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污染防治
指對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等地表和地下水體的污染綜合防治活動。
1.3海水污染防治
指對海水的污染綜合防治活動。
1.4水環境監測
指對污水和廢水中污染物濃度的監測活動,以及對地表水、地下水、海水水體水質狀況的監測活動。
1.5其他水環境保護活動
上述未包括的所有旨在保護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等水體和水域的活動和措施。
2.大氣環境保護
指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或降低大氣環境中污染物濃度的措施和活動,以及旨在控制溫室氣體和對臭氧層產生不利影響的氣體排放的措施和活動。不包括那些以節約成本為目的的措施(如節能)。
2.1大氣污染防治
指去除和減少燃料燃燒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氣顆粒物或其他空氣污染物質的措施和活動,還包括增加氣體擴散以減少空氣污染物濃度的活動。
2.2大氣環境監測
指對大氣污染源排放和大氣環境質量的監測活動。
大氣污染源排放監測包括各類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的監測活動。
大氣環境質量監測包括對不同區域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活動以及與大氣臭氧層、溫室氣體和氣候變化相關的監測活動。
2.3其他大氣環境保護活動
上述未包括的所有旨在保護大氣環境的活動和措施。
3.固體廢物防治
指減少固體廢物產生量、充分合理利用固體廢物、無害化處置固體廢物、防止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活動和措施,包括收集、貯存、運輸、處理和處置固體廢物以及對固體廢物的監測和管理活動。
3.1非危險固體廢物處理和處置
指生活垃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等非危險固體廢物的收集、貯存、運輸、處理和處置活動。
3.2危險固體廢物處理和處置
指對各種危險固體廢物進行收集、貯存、運輸、處理和處置的活動。
3.3固體廢物監測
指監測和計量固體廢物產生、存儲及其毒性的活動和措施。
3.4其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活動
上述未包括的所有旨在固體廢物防治的活動和措施。
4.噪聲和振動防治
指控制、降低和消除交通、建筑、工業和社會生活中產生的噪聲和振動的活動和措施。
4.1噪聲和振動源治理
指通過對噪聲和振動產生源頭的治理來預防和降低噪聲的活動和措施。
4.2防噪聲和振動設施建設
指建設、安裝和管理防噪聲和振動設施的活動和措施。防噪聲和振動設施包括公路和鐵路旁的隔聲屏障、綠化帶、機器和管道隔聲罩和吸聲系統、隔聲建筑、隔聲窗戶等。
4.3噪聲和振動監測
指監測和計量有關噪聲和振動的活動和措施,包括城市噪聲總體水平監測、噪聲源監督管理監測、噪聲事件監測、振動監測等。
4.4其他噪聲和振動防治活動
上述未包括的所有旨在控制、降低和消除噪聲和振動的活動和措施。
5.輻射污染防治
指確保核與輻射安全、防止輻射危害和放射性污染的活動和措施,包括輻射的防護,放射性廢物的管理、運輸、處理和處置,輻射監測等。不包括技術性危險的防護和工作場所內部采取的保護措施。
5.1輻射防護
指為了保護周圍環境媒介免受輻射危害的活動和措施,包括屏蔽、建造緩沖帶等。
5.2放射性廢物處理和處置
指對放射性廢物的收集、運輸、減容、固化、貯存、轉運、分離回收、排放、填埋處置等活動。
5.3輻射監測
指使用專門的設備、工具和裝置等計量和監測輻射水平的活動。
5.4其他輻射污染防治活動
上述未包括的所有旨在保護環境媒介免受輻射污染的活動和措施。
6.土壤保護
指保持或恢復土壤原有性質,維持土壤功能,預防和治理土壤污染的活動和措施。
6.1土壤侵蝕及其他物理退化防治
指防治土壤侵蝕和其他物理性退化的活動和措施,包括水土保持、荒漠化和沙化防治等活動和措施。
6.2土壤鹽堿化防治
指防治土壤鹽堿化的活動和措施,包括水利改良、農業改良、土地整理等活動和措施。
6.3土壤污染防治
指對受到污染的各類土壤(包括污染場地)進行改良、治理、修復和風險控制的活動和措施。
6.4土壤監測
指遵照有關技術規范測量土壤中各種污染物含量水平的活動以及監測土壤侵蝕和鹽堿化程度等的活動。
6.5其他土壤保護活動
上述未包括的所有旨在土壤保護和恢復的活動和措施。
7.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景觀保護
指保護和恢復動植物物種、生態系統和棲息地以及自然景觀的活動和措施。
7.1自然保護區管理
指對國家批準建立的自然保護區內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和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活動。不包括自然保護區以外的動物、植物保護。
7.2野生動植物保護
指對野生及瀕危動物的飼養和繁殖、野生及瀕危植物的培育、物種和棲息地的保護、恢復和管理等活動。
7.3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景觀監測
指對野生動植物物種、生態系統和自然景觀的監測活動。
7.4其他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景觀保護活動
上述未包括的所有旨在保護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景觀的活動和措施。
8.其他環境保護活動
指環境保護研發活動、環境管理以及不能歸入其他類別的環境保護活動。
8.1環境保護研發
指以保護環境為目的的研究與試驗發展(r&d)活動,包括預防和消除所有形式污染的r&d活動;消除污染的工藝設備和工具、藥劑的研制活動;污染監測計量分析設備和工具的研制活動等。
8.2一般環境管理
指各種以環境保護為目的,且無法明確歸入其他類別的一般管理和經營活動,包括環境行政監督與管理、環境認證、環境咨詢、環境評價、環境宣傳教育和培訓、環境信息管理等活動。
8.3環境應急管理
指為預防和減少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控制、減輕和消除突發環境事件危害的活動,包括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后恢復與重建等活動。
8.4其他未分類活動
指所有不能歸入前述類別的環境保護活動
二、環境保護法的調整對象及分類?
環境法的調整對象是因環境問題產生的社會關系,而因環境問題產生的社會關系很多。但環境法主要調整四種具有共同宗旨、性質相似、相互關聯的社會關系,即:開發、利用、保護、改善環境資源所產生的社會關系。這四種社會關系包括保護和改善環境資源、防止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合理開發利用環境資源、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關系。
現代環境法的產生主要是人與自然矛盾的激化、人與環境關系不協調的結果。然而,人類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環境法雖然調整開發、利用、保護、改善環境資源而發生的社會關系,將環境與社會、人與自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且這里的社會關系本身就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因為離開的環境資源這一媒介就不可能有環境法的社會關系。但環境終究只是一種媒介,環境法的調整對象終究還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
三、機場專用設備目錄?
民航機場需要的地勤設施很多,包括牽引車、廊橋、油料車、機庫、供電車,消防車、掃雪車、除冰車等等,理論上說“圍欄”也算在內。如果要賣票運人,那就還得有辦票、安檢和候機廳,以及經過培訓的相關服務人員。
1.機場空中交通管理設施,包括指揮塔臺、空中交通管制、航行情報、通信導航監視、航空氣象等設施。
2.應急消防救援設施。
3.機場保安設施。
四、專用設備入賬標準?
1.儀器設備及家具:
凡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在人民幣1000元及以上(其中: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及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儀器設備及家具均列入固定資產管理范圍。
一次性購置10件以上(含)且單位價值500元以上(含)或一次性購置10萬元以上(含),并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使用期限超過一年的同規格、同型號設備類固定資產也須列入固定資產管理范圍。
同時停止執行原固定資產“設備單價人民幣800元以上、家具單價人民幣200元以上”的入賬標準。
2.低值耐用品:
凡單位價值達到人民幣500元及以上,但未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儀器設備及家具,均列入低值耐用品管理范圍。
同時停止執行原“低值耐用品800元以下200(含)以上”的入賬標準。
??
說明:專用設備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4885-2010):固定資產分類與代碼》中專用設備分類所含固定資產類別,我校涉及的專用設備主要包含工程機械、食品加工專用設備、醫療設備、文藝設備、體育設備等。
五、專用設備招標規則?
國產設備單筆合同200萬元以上,進口設備單筆合同100萬元以上,必須公開委托招標。
六、專用設備報廢年限?
十年。嚴格的說是折舊年限是十年。固定資產中機器設備的折舊年限是十年,制造用專用設備就屬于固定資產類別中的機器設備,雖然折舊年限是十年,但不代表著到十年設備就不能用了,只是說不用再提取折舊費了。但設備還能使用就繼續使用,直到報廢為止。
七、吸噪音專用設備?
噪音消除器 、噪音隔離器,可以“吃掉”噪音的黑科技。在京東、淘寶可購買。
還有立體高架橋吸隔聲屏障、 道路隔聲板 高架聲屏障、 快速路噪音擋板等。
八、垃圾分類有什么好處?對環境保護有什么影響?
1、提高了廢品回收利用的比例,能源再生,減少了原材料的需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將易腐有機成分為主的廚房垃圾單獨分類,為垃圾堆肥提供優質原料,生產出優質的有機肥,這樣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減少化肥施用量。
3、普及環保與垃圾的知識,提升全社會對環衛行業的認知,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難度,形成尊重、關心環衛工人的氛圍。
4、把有害垃圾分類出來,減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屬、有機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無害化處理,減少了垃圾處理的水、土壤、大氣污染風險。
九、專用設備購置包括哪些?
我的答案專用設備購置包括哪些?
專業設備購置費指有關單位購置屬于固定資產范疇的各類專業設備、裝備、工具、器具的費用。它包括與這種購置活動相關的各種開支,如運雜費、保險費、手續費、采購費、資料費、保管費等。其費用支出渠道劃分,與一般設備購置費相同。
十、專用設備嚴禁使用標語?
1、機器設備,登記造冊;常做維護,正確使用
2、按章操作機械設備,避免發生工傷事故
3、操作設備要培訓,特殊工位要有證
4、設備狀態,標識清晰;故障設備,嚴禁使用
5、設備操作說明書,印記腦海永不誤
6、精神狀態保持好,工傷事故不會找
7、快刀不磨會生銹,安全不抓出紕漏
8、驕傲源于淺薄,魯莽出自無知
9、防護加警惕保安全,無知加大意必危險
10、事故教訓是鏡子,安全經驗是明燈
11、麻痹是最大的隱患,失職是最大的禍根
12、眼睛容不下一粒砂土,安全來不得半點馬虎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