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測量儀器有幾種(建筑測量儀器有哪幾種)
一、試述測量撓度有哪幾種儀器?
目前常用的撓度測量方法主要有懸錘法、水準儀直接測量法和水準儀逐點測量法。主要使用的測量儀器有高精度水準儀、傾斜儀、擾度檢測儀。
撓度儀用于測量撓度的儀器。撓度儀可以在任意角度測量上方物體垂直距離的變化量,主要用于橋梁靜態、動態撓曲度的測量,橋梁竣工驗收、鑒定;軍用浮橋、吊橋等特殊橋梁檢測;大壩、碼頭的變形及震動位移監測;或大跨度結構的梁、柱、高層建筑、起重機械、鉆井平臺、現有橋梁動靜載實驗 、起重機械臂、吊桿荷載位移檢測等的變形、振動的位移。
二、gps測量儀器有幾種燈?
燈閃表示設備正常定位中,正常GPS會有3個燈,一個電源紅燈,一個GPS信號藍燈,一個GSM信號黃燈
三、測量儀器有哪幾種?
全站儀、經緯儀、水準儀、測距儀、垂測儀、測量編程儀器、RTK
四、建筑測量所用的所有儀器?
建筑工地需要用到的測量儀器有:
1、水準儀:水準儀(英文:level)是建立水平視線測定地面兩點間高差的儀器。原理為根據水準測量原理測量地面點間高差。主要部件有望遠鏡、管水準器(或補償器)、垂直軸、基座、腳螺旋。按結構分為微傾水準儀、自動安平水準儀、激光水準儀和數字水準儀(又稱電子水準儀)。按精度分為精密水準儀和普通水準儀。
2、經緯儀:經緯儀是測量任務中用于測量角度的精密測量儀器,可以用于測量角度、工程放樣以及粗略的距離測取。整套儀器由儀器、腳架部兩部分組成。
3、全站儀:全站儀,是一種集光、機、電為一體的高技術測量儀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功能于一體的測繪儀器系統。因其一次安置儀器就可完成該測站上全部測量工作,所以稱之為全站儀。廣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測量或變形監測領域。
4、鉛錘:鉛錘,也叫線墜,就是上面一根很輕的線,下面掛一根較重的的鉛塊,鉛塊成倒圓錐體,利用重力作用,鉛垂懸掛后,鉛垂豎直向下指向地心,旁邊的物體通過與鉛垂線比較后,確定其是否豎直,多用于建筑測量。
5、測距儀:測距儀是一種測量長度或者距離的工具,同時可以和測角設備或模塊結合測量出角度,面積等參數。測距儀的形式很多,通常是一個長形圓筒,由物鏡、目鏡、顯示裝置(可內置)、電池等部分組成。激光測距儀的精度主要取決于儀器計算激光發出到接收之間時間的計算準確度,根據所采用的技術和應用場合激光測距儀可以分為精度是1米左右的常規激光測距儀(主要用于戶外運動,狩獵等)和用于測繪、土地丈量、建筑、工程應用、軍事等對精度要求較高場合的高精度型激光測距儀。
五、工程測量儀器有哪幾種?
工程測量儀器有以下幾種:
1.工程水準儀。
2.工程經緯儀。
3.工程全站儀。
4.工程用GPS--RTk技術。
六、建筑測量儀器的介紹有哪些呢?
建筑測量儀器是測量員考察工程標準的法寶。工程建設的規劃設計、供水設備施工及恒壓供水經營管理階段進行測量工作所需用的各種定向、測距、測角、測高、測圖及攝影測量等方面的儀器。下面三種常見建筑測量儀器使用方法您知道嗎。
▲測量工具科普篇:什么是水準儀
水準測量的原理是利用水準儀提供的水平視線,讀取豎立于兩個點上的水準尺上的讀數,來測定兩點間的高差,再根據已知點工程計算待定點高程。大量的工程、建筑施工利用水準儀進行水準測量是精密測量高程的主要方法。水準儀的使用包括:水準儀的安置、粗平、瞄準、精平、讀數五個步驟。
▲測量工具科普篇:水準儀的使用方法
【安置】安置是將儀器安裝在可以伸縮的三腳架上并置于兩觀測點之間。首先打開三腳架并使高度適中,用目估法使架頭大致水平并檢查腳架是否牢固,然后打開儀器箱,用連接螺旋將水準儀器連接在三腳架上。
【粗平】粗平是使儀器的視線粗略水平,利用腳螺旋置園水準氣泡居于園指標圈之中。具體方法用儀器練習。在整平過程中,氣泡移動的方向與大拇指運動的方向一致。
【瞄準】瞄準是用望遠鏡準確地瞄準目標。首先是把望遠鏡對向遠處明亮的背景,轉動目鏡調焦螺旋,使十字絲最清晰。再松開固定螺旋,旋轉望遠鏡,使照門和準星的連接對準水準尺,擰緊固定螺旋。最后轉動物鏡對光螺旋,使水準尺的清晰地落在十字絲平面上,再轉動微動螺旋,使水準尺的像靠于十字豎絲的一側。
【精平】精平是使望遠鏡的視線精確水平。微傾水準儀,在水準管上部裝有一組棱鏡,可將水準管氣泡兩端,折射到鏡管旁的符合水準觀察窗內,若氣泡居中時,氣泡兩端的象將符合成一拋物線型,說明視線水平。若氣泡兩端的象不相符合,說明視線不水平。這時可用右手轉動微傾螺旋使氣泡兩端的象完全符合,儀器便可提供一條水平視線,以滿足水準測量基本原理的要求。注意:氣泡左半部份的移動方向,總與右手大拇指的方向不一致。
【讀數】用十字絲,解讀水準尺上的讀數。現在的水準儀多是倒象望遠鏡,讀數時應由上而下進行。先估讀毫米級讀數,后報出全部讀數。注意:水準儀使用步驟一定要按上面順序進行,不能顛倒,特別是讀數前的符合水泡調整,一定要在讀數前進行。
▲測量工具科普篇:什么是經緯儀
經緯儀是一種廣泛使用在地形測量、工程及礦山測量中的光學測角儀器。主要由水平度盤、照準部和基座三大部分組成。測量時,將經緯儀安置在三腳架上,用垂球或光學對點器將儀器中心對準地面測站點上,用水準器將儀器定平,用望遠鏡瞄準測量目標,用水平度盤和豎直度盤測定水平角和豎直角。
▲測量工具科普篇:經緯儀的使用方法
【安置方法】三腳架調成等長并適合操作者身高,將儀器固定在三腳架上,使儀器基座面與三腳架上頂面平行;將儀器舞擺放在測站上,目估大致對中后,踩穩一條架腳,調好光學對中器目鏡(看清十字絲)與物鏡(看清測站點),用雙手各提一條架腳前后、左右擺動,眼觀對中器使十字絲交點與測站點重合,放穩并踩實架腳。
伸縮三腳架腿長整平圓水準器;將水準管平行兩定平螺旋,整平水準管;平轉照準部90度,用第三個螺旋整平水準管;檢查光學對中,若有少量偏差,可打開連接螺旋平移基座,使其精確對中,旋緊連接螺旋,再檢查水準氣泡居中。
【度盤讀數方法】光學經緯儀的讀數系統包括水平和垂直度盤、測微裝置、讀數顯微鏡等幾個部分。水平度盤和垂直度盤上的度盤刻劃的最小格值一般為1°或30′,在讀取不足一個格值的角值時,必須借助測微裝置,DJ6級光學經緯儀的讀數測微器裝置有測微尺和平行玻璃測微器兩種。
▲測量工具科普篇:什么是全站儀
全站儀,即全站型電子速測儀(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種集光、機、電為一體的高技術測量儀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功能于一體的測繪儀器系統。因其一次安置儀器就可完成該測站上全部測量工作,所以稱之為全站儀。廣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測量或變形監測領域。
▲測量工具科普篇:全站儀的使用方法
全站儀具有角度測量、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三維坐標測量、導線測量、交會定點測量和放樣測量等多種用途。內置專用軟件后,功能還可進一步拓展。
【水平角測量】按角度測量鍵,使全站儀處于角度測量模式,找準第一個目標A;設置A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0°00′00〃;找準第二個目標B,此時顯示的水平度盤讀數即為兩方向間的水平夾角。
【距離測量】測距前須將棱鏡常數輸入儀器中,儀器會自動對所測距離進行改正;光在大氣中的傳播速度會隨大氣的溫度和氣壓而變化,15℃和760mmHg是儀器設置的一個標準值,此時的大氣改正為0ppm。實測時,可輸入溫度和氣壓值,全站儀會自動計算大氣改正值(也可直接輸入大氣改正值)。
【坐標測量】設定測站點的三維坐標;設定后視點的坐標或設定后視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當設定后視點的坐標時,全站儀會自動計算后視方向的方位角,并設定后視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
設置棱鏡常數;設置大氣改正值或氣溫、氣壓值;量儀器高、棱鏡高并輸入全站儀;照準目標棱鏡,按坐標測量鍵,全站儀開始測距并計算顯示測點的三維坐標。
七、試述測量撓度有哪幾種儀器與方法?
先說結論,試述測量撓度有以下幾種儀器與方法。
試述測量撓度有固定類儀器,非固定類儀器,水平儀儀器儀器。
試述測量撓度的方法主要由等量替換法,非常數法,常數替換法,阿伏加德羅常數數據法。測量撓度的精度和固定度對實驗結果影響很大。
八、建筑施工測量放線有幾種方法?
1、一般情況下是在預先選好的內控點位置上預埋鋼板,用經緯儀在鋼板上找出交點,刻痕,做為豎向投測軸線的基點,然后用大線錘怎樣往上吊比較方便。用線錘尖對準軸線的基點;當線錘對準基準點時,用對講機通知樓層上人員定位。在對準下方吊錘時,對點人員要從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觀測吊錘尖部與鋼板的點位差值,并通知樓上人員及時調鋼絲線中的位置,當從兩側方向錘尖與十字中都重合時,可通知上層定點。至于鋼絲線的彈力問題確實是存在的,關鍵是在于樓層上的放鋼絲線的絞線輪要經過特制,可以進行微小高度調整,并能可靠的鎖定,這樣放線時就比較方便了。
2、高層因層高高及有外腳手架,故線錘法及外控法均不適宜,可采用內窺法.即在每個樓層的同一位置留兩個預留孔,通過這兩個孔將下面樓層的軸線引上來,如留3個孔的話,經緯儀都可不用,僅線錘和鋼尺就可完成放線。
3、+-0.000以下采用外空法,即打好控制樁,用經緯儀投測軸線.+-0.000以上采用內控法,即用經緯儀將控制軸線投測到首層平面上,首層平面在可通視的位置上預埋鋼板,用經緯儀在鋼板上找出交點,刻痕,做為豎向投測軸線的基點,然后用鉛垂儀以此點向上可引測軸線n層.高層放線普遍用的就是內控法.
九、建筑儀器有哪些?
首先是gps,主要是定點用。全站儀,一般修路,綠化找坐標點用,房建用的少。
經緯儀,房建用的多,主要是找直線用。
在就是水平儀,工程測量標高,找平,測高低差用,垂準儀一般就是房建高層,向上投控制點。
紅外線水平儀,適應各工種測平,。基本就這些。
十、角度測量儀器分為哪幾種?
長度: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角度:量角器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