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規定儀表的準確度等級(國家標準規定儀表的準確度等級為)
一、哪個儀表的準確度等級高?
電磁式儀表可直接測量交直流電,但其靈敏度和精度都不及磁電式儀表高,而功耗卻大于磁電式儀表;電磁式儀表反應的是通過它的電流的有效值。
二、國家標準規定的有功電度表準確度等級是?
常用有功電能表有0.5、1.0、2.0三個準確度等級。0.5級電能表允許誤差在±0.5%以內;1.0級電能表允許誤差在±1%以內;2.0級電能表允許誤差在±2%以內。一般居民客戶為Ⅴ類電能計量裝置,使用的有功電能表的準確度等級不低于2.0級;而月平均用電量在100萬kW/h及以上的大電力客戶為Ⅰ類電能計量裝置,使用的有功電能表的準確度等級不低于0.5級。
三、儀表的準確度等級是指什么?
"儀表的最大絕對誤差Δm與儀表量程Am比值的百分數,叫做儀表的準確度。即+-k﹪=Δm/Am x 100﹪.K表示儀表的準確度等級。我國的儀表準確度等級共分7級,即:0.1 , 0.2,0.5, 1.0, 1.5, 2.5, 5.0共7個等級。"
四、什么是電工儀表的準確度等級?
儀表的最大相對百分誤差的絕對值作為準確度等級,其中:
一級標準儀表的準確度是:0.005,0.02,0.05。
二級標準儀表的準確度是:0.1,0.2,0.35,0.5。
一般工業用儀表的準確度是:0.1,0.2,0.5,1.0,1.5,2.5,5.0
相對百分誤差=(被測參數的測量值-被測參數的標準值)÷(標尺上限值-標尺下限值)×100%
五、電工儀表的準確度等級是怎樣的?
"儀表的最大絕對誤差Δm與儀表量程Am比值的百分數,叫做儀表的準確度。即+-k﹪=Δm/Am x 100﹪.K表示儀表的準確度等級。我國的儀表準確度等級共分7級,即:0.1 , 0.2,0.5, 1.0, 1.5, 2.5, 5.0共7個等級。"
六、國家標準絕緣等級怎么規定?
絕緣材料,絕緣材料介紹
什么是絕緣材料
電工常用的絕緣材料按其化學性質不同,可分為無機絕緣材料、有機絕緣材料和混合絕緣材料。常用的無機絕緣材料有:云母、石棉、大理石、瓷器、玻璃、硫黃等,主要用作電機、電器的繞組絕緣、開關的底板和絕緣子等。有機絕緣材料有:蟲膠、樹脂、橡膠、棉紗、紙、麻、人造絲等,大多用以制造絕緣漆,繞組導線的被覆絕緣物等。混合絕緣材料為由以上兩種材料經過加工制成的各種成型絕緣材料,用作電器的底座、外殼等。
絕緣材料的應用
絕緣材料的作用是在電氣設備中把電勢不同的帶電部分隔離開來。因此絕緣材料首先應具有較高的絕緣電阻和耐壓強度,并能避免發生漏電、擊穿等事故。其次耐熱性能要好,避免因長期過熱而老化變質;此外,還應有良好的導熱性、耐潮防雷性和較高的機械強度以及工藝加工方便等特點。根據上述要求,常用絕緣材料的性能指標有絕緣強度、抗張強度、比重、膨脹系數等。
絕緣耐壓強度:絕緣體兩端所加的電壓越高,材料內電荷受到的電場力就越大,越容易發生電離碰撞,造成絕緣體擊穿。使絕緣體擊穿的最低電壓叫做這個絕緣體的擊穿電壓。使1毫米厚的絕緣材料擊穿時,需要加上的電壓千伏數叫做絕緣材料的絕緣耐壓強度,簡稱絕緣強度。由于絕緣材料都有一定的絕緣強度,各種電氣設備,各種安全用具(電工鉗、驗電筆、絕緣手套、絕緣棒等),各種電工材料,制造廠都規定一定的允許使用電壓,稱為額定電壓。使用時承受的電壓不得超過它的額定電壓值,以免發生事故。
抗張強度:絕緣材料單位截面積能承受的拉力,例如玻璃每平方厘米截面積能承受1400牛頓的拉力。
絕緣材料的絕緣性能與溫度有密切的關系。溫度越高,絕緣材料的絕緣性能越差。為保證絕緣強度,每種絕緣材料都有一個適當的最高允許工作溫度,在此溫度以下,可以長期安全地使用,超過這個溫度就會迅速老化。按照耐熱程度,把絕緣材料分為Y、A、E、B、F、H、C等級別。例如A級絕緣材料的最高允許工作溫度為105℃,一般使用的配電變壓器、電動機中的絕緣材料大多屬于A級。
絕緣材料的耐熱性評定和分級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電工產品絕緣的耐熱性分級,確定了耐熱性的評定及分級的原則和任務。
本標準適用于電工產品及其絕緣的耐熱性分級,亦適用于某特定場合下應用的絕緣材料、簡單組合和絕緣結構的耐熱性定級。
2 引用標準
GB 11026.1 確定電氣絕緣材料耐熱性的導則 第一部分:制訂熱老化試驗方法和評價試驗結果的總規程
3 總論
3.1 耐熱等級
電工產品絕緣的使用期受到多種因素(如溫度、電和機械的應力、振動、有害氣體、化學物質、潮濕、灰塵和輻照等)的影響,而溫度通常是對絕緣材料和絕緣結構老化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因此已有一種實用的、被世界公認的耐熱性分級方法,也就是將電氣絕緣的耐熱性劃分為若干耐熱等級,各耐熱等級及所對應的溫度值如下:
耐熱等級 溫度, ℃
Y 90
A 105
E 120
B 130
F 155
H 180
200 200
220 220
250 250
溫度超過250℃,則按間隔25℃相應設置耐熱等級。
也可以不用字母表示耐熱等級,但是必須遵從上述對應關系。對在特殊條件下使用的以及有特殊要求的設備(如第3.1.5條所述),上述分級方法不一定適用,可能要采用其他的鑒別分類方法。
在電工產品上標明的耐熱等級,通常表示該產品在額定負載和規定的其他條件下達到預期使用期時能承受的最高溫度。因此,在電工產品中,溫度最高處所用絕緣的溫度極應該不低于該產品耐熱等級所對應的溫度(否則見第3.1.2條)。
由于習慣上的原因,目前無論對絕緣材料、絕緣結構和電工產品均籠統地使用“耐熱等級”這一術語。但今后的趨勢是,對絕緣材料推薦采用“溫度指數”和“相對溫度指數”這兩個術語;對絕緣結構則推薦采用“鑒別標志”這個術語;絕緣結構的“鑒別標志”只和所設計的特定產品發生聯系;而對電工產品則保留采用“耐熱等級”這個術語。
3.1.1 運行條件
經驗證明:如果電工產品(如旋轉電機、變壓器等)標準是以第3.1條所列的溫度為基礎并適當考慮該產品的特有因素制訂的,那么,按這樣的標準設計、制造的電工產品在通常的運行條件下可具有滿意而經濟的使用期。
3.1.2 絕緣結構中的絕緣材料
標明某電工產品為某耐熱等級,絕不意味著該產品絕緣結構中的每一種絕緣材料都具有相同的溫度極限。
絕緣結構的溫度極限與其中各絕緣材料的溫度極限可能不直接相關。在絕緣結構中,絕緣材料的溫度極限可能因受到其他組成材料的保護而有所提高,也可能因材料間不相容而使絕緣結構的溫度極限低于各個組成材料的溫度極限。所有這些問題應該通過功能試驗來加以研究。
3.1.3 溫度和溫升
本標準中列出的溫度是指電工產品中絕緣所承受的最高溫度,不是電工產品的允許溫升。
電氣設備標準中通常規定溫升而不規定溫度。在確定這類標準中的測量方法和允許溫升時,應該考慮下列因素,如結構的特點、絕緣的導熱性和厚度、各絕緣部分的易檢測性、通風方法、負載特性等。
3.1.4 其他影響因素
絕緣保持其效用的能力除了熱因素外,還會受到某些條件(如施加在絕緣及其支撐結構上的機械應力)和某些因素(如振動和不同的熱膨脹)的影響。隨著產品尺寸的增加,振動和熱膨脹因素的影響也變得更為重要。大氣的溫度,以及灰塵、化學物質或其他污染物的存在也會產生有害的影響。在設計特定產品時,對這些因素都應加以考慮。詳見評定和鑒別電氣設備絕緣結構的指導性資料。
3.1.5 絕緣的使用期
電工產品的實際使用期取決于運行中的特定條件。這些條件可以隨環境、工作周期和產品類型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變化。此外,預期使用期還取決于產品尺寸、可靠性、有關設備的預期使用期以及經濟性等方面的要求。
對某些電工產品,由于其特定的應用目的,要求其絕緣的使用期低于或高于正常值,或由于運行條件特殊,規定其溫升高于或低于正常值,而使其絕緣的溫度極高于或低于正常值。
絕緣的使用期的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對氧氣、濕度、灰塵和化學物質的隔絕程度。在給定溫度下,受到恰當保護的絕緣的使用期會比自由暴露在大氣中的絕緣的使用期長,因而,用化學惰性氣體或液體作冷卻或保護價質,可延長絕緣的使用期。
3.1.6 工作溫度的限制
絕緣除了經受老化外,有些材料受熱超過一定溫度會軟化或發生其他劣變,但冷卻后又恢復其原來的性能。使用這類材料時要注意,務必使它們在合適的溫度范圍內工作。
3.2 絕緣的選擇和確定
電工產品的研究、設計、制造單位應根據絕緣的溫度極限選擇合適的絕緣材料和絕緣結構。確定絕緣的合理溫度極限值的基礎只能是運行經驗或合適的、可接受的試驗。運行經驗是選擇絕緣材料和絕緣結構的重要基礎。然而,在選用新材料和新結構時,合適的試驗則是這種選擇的基礎(參見第4.2條)。
4 耐熱性評定
4.1 絕緣材料的耐熱性評定
同一屬類的許多絕緣材料在耐熱性上可以很不相同。因此,根據絕緣材料屬類的化學名稱來判別它們的耐熱性是不合適的。
用于電工產品絕緣結構中的各種絕緣材料,它們各自的耐熱性可能受到其他材料的影響。此外,各種材料的耐熱性在很大的程度上還取決于它們在絕緣結構中所承擔的特定功能。
就絕緣材料在電工產品中的使用而論,材料評定有兩個目的:一是對作為電氣絕緣結構組成部分的某種材料的評價,另一是對單獨使用的或作為構成絕緣結構的簡單組合的成組成部分的某種材料的評價。
一般,評定試驗和運行經驗被公認為是絕緣材料耐熱性評定的可接受的基礎。
以運行經驗為基礎時要注意:必須保證該經驗是適用的。但是在某種情況下,將一種經驗轉用于另一種應用情況往往可能也合適的。應制訂合適的方法以確定運行經驗之間的關系。
材料評定試驗方法的研究已取得顯著的進展。在確定和表達絕緣材料的耐熱性方面已更加完善,對此可參見GB 11026.1,并且還將制訂該導則的其他部分。
對可一種材料,采用不同的性能(如電氣的、機械的等)、方法和失效標準作耐熱圖,就可能得到不同的溫度指數和半差。不同的溫度指數和半差表明耐熱性上有所不同,并由引決定了材料的使用方式和它可以承擔的功能。
用標準試樣試驗得到的結果可能與材料按其實際使用形式試驗得到的結果不同。絕緣結構更接近實際情況。因此,絕緣結構試驗的結果可以證明材料在有關應用中的適用性。
4.2 絕緣結構的耐熱性評定
估價絕緣結構的耐熱性,最好用有關的運行經驗作基礎。沒有這種運行經驗時,就應當進行合適的功能性試驗。為此目的,需要用一種被運行經驗證明了的結構作為參考絕緣結構。通過與它對比來評定新絕緣結構的耐熱性。絕緣的研究單位和電工產品的研究、設計、制造、檢測、使用單位應設計和進行合適的試驗。在設計合適的試驗和制訂耐熱性評定標準化試驗規程時,應參考評定絕緣結構的有關資料。
在選擇絕緣結構的各組成部分時,可以參考單一材料的耐熱性評定結果(見第4.1條)。
只要由合適的絕緣結構試驗或運行經驗證明其某種絕緣材料有滿意的運行特性,就可以判明該材料是否適用于某特定的絕緣結構。不用考慮材料本身的耐熱性。
對很簡單的和受單應力作用的絕緣結構,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需要進行絕緣結構的功能性試驗;還是較簡單地根據材料的耐熱性數據作出評價,就可得到滿意的結果。如果需要評價某材料是否適用于某電工產品,則應該用已被合適的運行經驗證明的材料作參考材料,進行對試驗。對此,有關單位應提供在特定應用場合下被運行經驗證明的材料的資料。同時,為了能夠對材料進行恰當的分級,還應提供關于如何評價運行經驗的準則。
應制訂適用于對比評定的標準化試驗規程。在還沒有這種標準化試驗規程時,絕緣的研究單位和電工產品的研究、設計、制造、檢測、使用單位應選擇合適的試驗規程進行試驗。
5 分級
電工產品及其絕緣的耐熱性分級見第3.1條(特別是第3.1.5條和3.1.6條)和第4.2條。
若由試驗或運行經驗表明某絕緣材料、簡單組合或絕緣結構,于某一特定的應用場合,能在特定的溫度下可靠的工作,可以按第3.1條賦予其合適的耐熱等級。
七、準確度等級的定義?
JJF 1001—1998《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7.19規定:準確度等級是指符合一定的計量要求,使誤差保持在規定極限以內的測量儀器的等別、級別。
注:準確度等級通常按約定注以數字或符號,并稱為等級指標八、米尺的準確度等級?
精度:反映測量結果與真值接近程度的量。它與誤差的大小相對應,因此可用誤差大小來表示精度的高低,誤差小則精度高,誤差大則精度低。千分尺的精度是0.01mm,米尺的精度是1mm。
毫米(millimeter),又稱公厘(或公釐),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英文縮寫mm。
10毫米相當于1厘米,100毫米相當于1分米,1000毫米相當于1米(此即為毫的字義)。
長度單位:
長度單位是指丈量空間距離上的基本單元,是人類為了規范長度而制定的基本單位。其國際單位是“米”(符號“m”),常用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納米(nm)等等。長度單位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幾何量計量又稱長度計量,是我國起步比較早,發展比較快,技術比較成熟的一項科學。我國是一個著名的文明古國,有著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計量測試技術就是這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計量學中的幾何量計量更有養悠久的發展歷史。
早在商代,我國即開始有象牙尺,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制,己有互換性產生的萌芽,這從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出土的箭族的弩機己得到證實。公元1600年前后,我國就開始發展長度和計時計量。而長度計量即幾何量計量的基本單位就是米。準確度等級的計算方法是:儀表精度=(絕對誤差的最大值/儀表量程)*100%。
在正常的使用條件下,儀表測量結果的準確程度叫儀表的準確度等級。引用誤差越小,儀表的準確度越高,而引用誤差與儀表的量程范圍有關。
在使用同一準確度的儀表時,往往采取壓縮量程范圍,以減小測量誤差。在工業測量中,為了便于表示儀表的質量,通常用準確度等級來表示儀表的準確程度。準確度等級就是最大引用誤差去掉正、負號及百分號。準確度等級是衡量儀表質量優劣的重要指標之一。
九、儀器儀表的準確度等級一般是用?
在正常的使用條件下,儀表測量結果的準確程度叫儀表的準確度.引用誤差越小,儀表的準確度越高,而引用誤差與儀表的量程范圍有關,所以在使用同一準確度的儀表時,往往采取壓縮量程范圍,以減小測量誤差.在工業測量中,為了便于表示儀表的質量,通常用準確度等級來表示儀表的準確程度.準確度等級就是最大引用誤差去掉正,負號及百分號.準確度等級是衡量儀表質量優劣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國工業儀表等級分為0.
1,0.
2,0.5,1.0,1.5,2.5,5.0七個等級,并標志在儀表刻度標尺或銘牌上.儀表準確度習慣上稱為精度,準確度等級習慣上稱為精度等級.儀表精度=(絕對誤差的最大值/儀表量程)*100%以上計算式取絕對值去掉%就是我們看到的精度等級了.儀表精度是根據國家規定的允許誤差大小分成幾個等級的.某一類儀表的允許誤差是指在規定的正常情況下允許的百分比誤差的最大值。我國過程檢測控制儀表的精度等級有0.005、0.02、0.1、0.35、0.5、1.0、1.5、2.5、4等.一般工業用表為0.5~4級.精度數字越小說明儀表精確度越高.
十、常用電工儀表的準確度等級分為幾級?
共分為七級:
準確度等級0.10.20.51.01.52.55.0基本誤差(%)±0.1±0.2±0.51.0±±1.5±2.5±5.0
電工儀表:
1.簡介:
電工儀表是實現電磁測量過程中所需技術工具的總稱。常用電工儀表的分類有:有指示儀表、比較儀器、數字儀表和巡回檢測裝置、記錄儀表和示波器、擴大量程裝置和變換器。
2.常見分類:
電工儀表按測量對象不同,分為電流表(安培表)、電壓表(伏特表)、功率表(瓦特表)、電度表(千瓦時表)、歐姆表等;按儀表工作原理的不同分為磁電式、電磁式、電動式、感應式等;按被測電量種類的不同分為交流表、直流表、交直流兩用表等;按使用性質和裝置方法的不同分為固定式(開關板式)、攜帶式;按誤差等級不同分為0.1級、0.2級、0.5級、1.0級、1.5級、2.5級和4級共七個等級。
常用電工儀表的分類有哪些?
有指示儀表、比較儀器、數字儀表和巡回檢測裝置、記錄儀表和示波器、擴大量程裝置和變換器。
3.維護:
1、安裝措施 合理選擇安裝地點:干燥、無雨雪滴漏的地方。
2、點檢措施 有條件時由專人每日對保溫材料的是否破損、蒸汽管路的是否堵塞進行技術確認與技術處置。
3、報警措施 有條件的可加裝蒸汽泄露或斷電狀態的聲光報警小裝置,以方便保溫防凍措施隱患的發現與及時整治。
4、巡檢措施 由區域儀表維護責任人按預定巡檢路線定時巡檢。巡檢中要檢查保溫管線閥門是否正常、保溫箱是否正常、疏水裝置是否正常、保溫材料包裝是否完好、電伴熱供電元器件是否正常等。對易凍裝置儀表進行重點檢查并做好巡檢記錄,進行儀表及其保溫防凍措施進行干燥、完整、潔凈的維護保養,及時解決現場發生的保溫伴熱問題。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