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環保科技行業怎么樣?有前景嗎?
從事環保科技前景廣闊并且已是世界焦點,其經濟效益的GDp是幾何倍數,可是它是一門多學科科學,要達到治標又治本的效果就必須另尋路徑,不進行徹底技術革命和創新是沒有出路的,因此,只有實踐才出真知,只有順應客觀規律才能認識矛盾,才能認識事物本質,才能達到預期目的。為地球增氧,為地球降溫,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而努力奮斗!
能耗監測的前景怎么樣?
你好,我曾經在在能耗監測的廠家做過幾年,所以對這個行業還算有一定的了解,就我所知來回答一下吧。
一、先簡要的回顧一下能耗監測系統行業的發展歷程:
1、得益于單片機技術和計算機編程技術的迅猛發展,微機型繼電保護設備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大規模應用于電力行業,發展至今我國的繼保技術已經攀上了世界最高峰。大家都看到我國的高鐵賣到了全世界,其實中國的繼電保護設備也在全球暢銷,和超高壓系統一樣成為國網的金字招牌。南瑞、南自這都是國產技術的翹楚,某老總更是光榮入選國家工程院院士,因此南京也被稱為電力自動化設備的大本營,這些單位的牛人也有很多出來創業,做的都不錯。
2、出來創業的這些牛人,因為資本背景和技術實力的緣故,在國家電網這一市場上無法與國企抗衡,所以很多轉型開始在其他行業或民用市場上發展,做10KV等級的繼電保護和400V的電力監控設備,繼電保護的大牛們開發電力監控產品簡直是灑灑水,小菜一碟。正好新世紀以后中國開始了房地產和基建狂魔的狂暴之路,所以35KV、10KV的變電站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冒了出來,著實滋潤了一大批電力監控企業,很多都已上市。
3、能耗監測系統也從這時開始萌芽,主要參與者包括兩方面:做水表電表的(把表裝上了通信芯片)和做電力監控的(把電力監控設備裝上了計量芯片),然后與通信管理機和后臺軟件組網,采集諸如照明、空調、動力等供電回路的參數(電壓、電流、功率、電度等),最后統一在計算機上用各種形式(報表、曲線、餅圖、柱狀圖等;分項的和匯總的、實時的和周期的)展現給客戶,讓他們能直接了解到建筑內部各種用電負荷的使用情況,也省去了電工跑來跑去人工抄表的麻煩,還是非常實用的。
4、國家在08年后日益建筑節能和綠色能源的使用推廣,也出臺了許多強制性條文,加上地方政府的響應,能耗監測系統完美的契合了這些政策,成為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智能化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二、再說說當前的行業現狀
1、技術不再神秘,價格日趨透明。我以前的單位,在某項目上,一臺三相能耗監測儀表賣8000塊錢,現在能賣上1000就很開心了。客戶們的手機通訊錄里,這方面的供貨商也有很多了。
2、雖有大廠,但無巨頭。競爭非常激烈,以項目型銷售為主。光我所知,南京做能耗監測的廠家就有上百家,老板的背景往上追溯,不出三代,基本上是南瑞南自系列的,可謂一脈相承。他們有自己研發產品的,也有找人貼牌的。這個行業,年營業額超過10億的屈指可數,就那么一家兩家,一年能做個兩三億就算大廠了,畢竟池子還是有點小。外國品牌比如ABB和施耐德,也沒有辦法突圍。
3、部分廠家開始專注于行業,有廠家專注于高校、還有廠家專注于醫院、還有做交通系統、商業綜合體的等等,他們一般也都做智能照明和預付費電表,還有一步跨到樓宇自控上的。畢竟這些產品在功能上和技術上是有關聯的。
4、產品趨同,靠定制化方案拉開差異。在硬件上其實大家都沒有很多區別,畢竟核心芯片都是買的。真正體現技術水平的是軟件,做的好的廠家,定制化開發能力較強,深度扎根于某個行業,對客戶需求了解較深,因此產品的體驗較好。
5、能耗監測系統能用起來,產品只是一方面,實施和運維也很重要。很多做砸了的能耗監測系統,不是因為軟硬件產品不過關,而是死在了設計和實施上。最簡單的例子,一棟建筑,共有36臺配電箱的360個回路需要進行能耗計量,可是后期業主增容,多加了幾臺配電箱幾十個回路,沒納入到能耗監測系統中,那您說這樣的系統如何能呈現給客戶準確的數據?總能耗和分項累加能耗根本就對不上!
三、最后再說說我眼里這個行業的趨勢吧
1、硬件看傳感器和芯片,軟件看平臺。這個行業肯定會出現巨頭,為什么?因為云!云管理平臺太重要了,一個行業、一個地區、一個總部型企業,最終就那么一套云平臺。誰占據了云平臺,誰就可以制訂標準和接口,玩死后來者。
2、物聯網技術對行業的影響,現在能耗監測系統組網還是以有線為主,多采用ModBus協議或者TCP/IP協議,通過通信管理機匯總終端數據,最后上傳到平臺。畢竟能耗監測占用的流量是很低的,延時要求也不高,所以后期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5G的興起,IPV6協議的使用,肯定會大規模使用無線傳輸。
3、管控更加細化,但對廠家未必是好事。現在是對某一個回路進行管控,將來直接會對某一盞燈、某一臺空調、某一個插座進行管控(現在也有單燈單空調單插座監控,但是手段太笨拙)。但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市場份額會不會被燈具廠家、空調廠家和插座廠家直接給切走?直接集成進去就完事了,我看完全有可能!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樓宇自控系統,就比如現在的VRV空調,樓控廠家可做的事就不多了。
4、托管運維大有可為。能耗監測系統畢竟專業性較強,而且能著實給客戶帶來利益,所以第三方托管運維還是很有前景的,目前已經有不少廠家在這么做了。多是采用“平臺+運維+技改”服務的模式,基于設備與能源管理服務平臺、結合專業運維服務團隊,為客戶提供能源托管、機電運維托管、節能診斷與審計、節能技改與設備更新、分布式能源站建設等多種設備與能源管理服務,實現用戶的安全可靠高效用能。
用心答題 ,原創不易,如果對您有幫助,還望不吝點贊與轉發。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