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在560nm波長測酵母菌的吸光度?
因為酵母菌的細胞比較大,懸浮液中濁度是比較大的,這時候就要選擇透射性比較好的黃光,560nm是屬于黃綠光的范圍。
一般來說測量光密度是用來測量濁度,通過濁度來表示菌的濃度。那么這個波長可以選擇和菌液比較相似的顏色,這就和培養基、菌本身的顏色等等都有關系。
因為560nm波長與酵母菌自身的波長相一致,故而吸光度高
標準管比色法的原理?
比色法的基本原理是朗伯(Lambert)定律,闡述為:光被透明介質吸收的比例與入射光的強度無關;在光程上每等厚層介質吸收相同比例值的光。公式為:A=lg(1/T)=Kbc。
比濁法是在濁度計或比色計上進行測定培養液中微生物的數量。某一波長的光線,通過混濁的液體后,其光強度將被減弱。入射光與透過光的強度比與樣品液的濁度和液體的厚度相關。
如果樣品液層厚度一定,則OD值與樣品的濁度相關,根據此原理,可通過測定樣品中的OD值來代表培養液中的濁度即微生物量。也可同時做平板計數法,對比一定混濁度所含活菌數制成曲線。本法測定的是微生物的總量。適用于菌體分散良好的非絲狀單細胞微生物的測定。
液相色譜儀波長干嘛的
就和紫外一樣的,根據每種物質的吸收波長選擇合適的波長,就可以測出待測物質
560nm波長的用途?
其實這個波長也不是絕對的,我們也有用過460 nm,600 nm等.一般來說測量光密度是用來測量濁度,通過濁度來表示菌的濃度.那么這個波長可以選擇和菌液比較相似的顏色,這就和培養基、菌本身的顏色等等都有關系.比如在LB培養基培養的大腸桿菌一般可以用600 nm左右,但你用560 nm也無不可.另外這和儀器也有關系,最好是選擇當前儀器能測量得比較準的那個范圍的波長.
用分光光度計測微生物的OD值為什么要把波長設為600nm
這個波長其實只是針對濁度,而分光光度計在600nm處對濁度的反應比較靈敏。測吸收峰的實際意義并不大,比如LB搖瓶培養過夜的大腸桿菌,其實在400多nm處的吸收最大,但那很可能是培養液的吸收峰,我問過某幾個微生物雜志關于菌種鑒定等方面的資深審稿人(事實上我們在一個辦公室),他說凡是文章里用測吸收峰來確定測濁度的波長,他都會退稿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