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的組成和分類?
1.工業機器人的組成
工業機器人一般由執行機構、控制系統、驅動機構及位置檢測機構的等部分組成。
1.執行機構
執行機構是一種具有和人手腳相似動作功能的機械裝置,又稱操作機,有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手部 稱抓取機構或夾持器,用于直接抓取工件或工具。若在手部安裝專用工具,如焊槍、電鉆、電動螺釘擰緊器等,就構成了專用的特殊手部。工業機器人手部有機械夾持式、真空吸附式、磁性吸附式等不同的結構形式。
2)腕部 接手部和手臂的部件,用以調整手部的姿態和方位。
3)臂部 撐手腕和手部的部件,由動力關節和連桿組成,用以承受工件或工具負荷。
4)機座與立柱 是支撐整個機器人的基礎件,起到連結和支承的作用,控制機器人的活動范圍和改變機器人的位置。
2.控制系統
控制系統是機器人的大腦,控制與支配機器人按給定的程序動作,并記憶人們示教的指令信息,如動作順序、運動軌跡、運動速度等,可再現控制所存儲的示教信息。
3.驅動系統
是機器人執行作業的動力源,按照控制系統發來的控制指令驅動執行機構完成規定的作業。常用的驅動系統有機械式、液壓式、氣動式以及驅動等不同的驅動形式。
(4)位置檢測裝置 通過附設的力、位移、觸覺、視覺等不同的,檢測機器人的運動位置和工作狀態,并隨時反饋給控制系統,以便執行機構以一定的精度和速度達到設定的位置。
2.工業機器人的分類
機器人分類方法很多,這里僅按機器人的系統功能、驅動方式以及機器人的結構形式進行分類。
(1)按系統功能分類
1)專用機器人:在固定地點以固定程序工作的機器人,其結構簡單、工作對象單一、無獨立控制系統、造價低廉,如附設在機床上的自動換刀機械手。
2)通用機器人:具有獨立控制系統,通過改變控制程序能完成多種作業的機器人。其結構復雜,工作范圍大,定位精度高,通用性強,適用于不斷變換生產品種的柔性制造系統。
3)示教再現式機器人:具有記憶功能,在操作者的示教操作后,能按示教的順序、位置、條件與其他信息反復重現示教作業。
4)智能機器人:采用,具有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覺功能和識別功能的機器人,通過比較和識別,自主作出決策和規劃,自動進行信息反饋,完成預定的動作。
(2)按驅動方式分類
1)氣壓傳動機器人:以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驅動執行機構運動的機器人,具有動作迅速、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的特點,適用于高速輕載、高溫和粉塵大的環境作業。
2)液壓傳動機器人:采用液壓驅動,具有負載能力強、傳動平穩、結構緊湊、動作靈敏的特點,適用于重載、低速驅動場合。
3)電氣傳動機器人:用交流或直流伺服驅動的機器人,不需要中間轉換機構,機械結構簡單、響應速度快、控制精度高,是近年來常用的機器人傳動結構。
(3)按結構形式分
1)直角坐標型機器人:這類機器人的手部在空間由三個相互垂直的方向x、y、z上作移動運動,運動是獨立的。其控制簡單,運動直觀性強,易達到高精度,定位精度高,但操作靈活性差,運動的速度較低,操作范圍較小而占據的空間相對較大。
2)圓柱坐標型機器人:這類機器人在水平轉臺上裝有立柱,其立柱安裝在回轉機座上,水平臂可以自由伸縮,并可沿立柱上下移動。其工作范圍較大,運動速度較高,但隨著水平臂沿水平方向伸長,其線位移分辨精度越來越低。
3)球坐標型機器人:也稱極坐標型機器人,由回轉機座、俯仰鉸鏈和伸縮臂組成,具有兩個旋轉軸和一個平移軸。工作臂不僅可繞垂直軸旋轉,還可繞水平軸作俯仰運動,且能沿手臂軸線作伸縮運動。其操作比圓柱坐標型更為靈活,并能擴大機器人的工作空間,但旋轉關節反映在未端執行器上的線位移分辨率是一個變量。
4)關節型機器人: 這類機器人由多個關節聯接的機座、大臂、小臂和手腕等構成,大小臂之間用鉸鏈聯接形成肘關節,大臂和立柱聯接形成肩關節,大小臂既可在垂直于機座的平面內運動,也可實現繞垂直軸的轉動。其操作靈活性最好,運動速度較高,操作范圍大,但精度受手臂位姿的影響,實現高精度運動較困難。它能抓取靠近機座的物件,也能繞過機體和目標間的障礙物去抓取物件,具有較高的運動速度和極好的靈活性,成為最通用的機器人。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