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攻克了我國哪些核心技術?為什么5G是華為而非中科院?
不要總用這種帶節奏的提問意圖達到挑起某種意識形態分裂的目的,各自側重不同,都是國家重要貢獻者,都值得尊重!這樣回答,你,滿意了不?
看這問題似乎對我國中科院不滿啊,既然這樣我就挑芯片產業來聊聊中科院攻克了哪些核心技術。
大家都知道制造芯片需要光刻機,而目前高端光刻機只有ASML能制造,我國當前在這方面也比較落后。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當前光刻機的一些核心子系統我們已經搞定,這個核心系統放眼全球基本也都是排名第二第三的這種,而這些都是在中科院的統一規劃下實現的。
中科院02專項計劃:這一計劃全稱為《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技術及成套工藝》,為中科院于2008年啟動規劃和全面管理,并成立了02專項項目組,目標是打破西方國家在光刻機領域的壟斷。
之后中科院組織旗下的各職能單位,如長春光機所、光電所(成都)、上海光機所等科研機構,以及聯合高等學院(清華、浙大等)的科研團隊一起進行技術攻關。
目前光刻機的核心子系統雙工件臺(清華研發,全球第二)、準分子激光系統(光電研究所)、浸液系統(浙大,全球第三)、物鏡系統(上海光機、長春光機,全球第三)都已經被相關的科研團隊攻克。這些子系統當前就已經進入了商業化階段,由對應的廠商(華卓精科、浙江啟爾機電、科益虹源等)進行最后的產業化。
目前中科院旗下的長春關機還在研發EUV極紫外光源,如果這塊能搞定,那么我們未來就可以擁有當今世界最高端的EUV光刻機,早前的規劃目標是2030年,不過按照現在的形勢這個時間點有點遠,需要進行提速了。
華為5G基于他人的技術理論:華為的確在5G技術上領先,這和其每年砸入巨額的研發費用相關,對技術的執著讓華為一直很關注各個領域的技術發展和探索。同時也和華為是國際化公司相關,和全球各大技術標準組織有合作,也參與各種標準的建設,并且也非常會借鑒使用較為成熟的理論。
華為現有的5G技術源自10多年前土耳其教授Arikan(下圖右)發明的新型編碼(極化碼)的論文,因此你真要說華為5G是誰的,完全得歸功于這位外國教授,否則說不一定華為5G會落伍。
此外,還得明白一點,華為是通信領域的專業廠商,在這個領域侵涇了20多年,對于通信這塊完全有著自己的認識,這遠比其他機構可能要更清楚未來這個領域的發展。綜觀全球,一線的專業廠商引領對應的技術發展完全是正常的現象,只有具有應用價值的技術才可能獲得成功。
完全象牙塔里研發出來的技術可能和社會現實完全脫節,可應用性和推廣性會很差,這種技術即便問世意義也不大。
Lscssh科技官觀點:綜上所述,華為在自己的領域內研發出先進的5G網絡一點都不奇怪,一來人家本身是這個領域的專業人士,有這塊的技術累積和獨到的眼光,其次利用自己的商業手段可以快速實現新技術的應用和產業化,也是廠商研發和推進新技術的動力。
同樣,中科院在彌補我國核心科技缺失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普通企業研發能力再強也無法完全替代中科院的技術,類似光刻機這樣的核心技術就只能靠中科院協調全國資源來舉國攻克。
感謝閱讀,給點個贊鼓勵下唄,歡迎關注【Lscssh科技官】,謝謝~~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