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懷集景點?
懷集的旅游景點有:
1、文昌書院
文昌書院始建于明朝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八月,天啟元年竣工,由當時縣令謝君惠倡建。平面布局前有書院后有文塔。五層六角塔體直插云天,似文星拱照之巨筆,如鎮守河道之大將。
建閣宗旨以鎮鎖一縣河流傾瀉;為興人才而聚財氣,寓懷集人才輩出,繁榮昌盛之意。建成時總稱文昌書院,因院內有塔,也稱文昌閣。歷三百七十余載滄桑,是祖先留下的一件珍貴歷史遺產。一九八七年九月,懷集縣人民政府將文昌閣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修復后的文昌閣,魏巍屹立在綏江河畔,重展古閣雄姿,物證著我們祖先的勞動智慧和歷史文明,有著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2、燕巖省級風景名勝區
燕巖省級風景名勝區位于懷集縣西南部橋頭鎮境內,距廣州180公里。1999年3月29日,獲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該區總面積40.36平方公里,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以燕巖為中心的綠野平疇上擁有可與桂林山水相比美的380多座拔地而起的秀麗山峰和170多個奇特溶洞,有九條小河潺潺匯聚一起,構成一幅美麗的人間仙境。已向游客開放的景點主要有燕巖和世外桃源。
3、六祖禪宗文化旅游區
六祖禪宗文化旅游區由六祖巖、六祖嶺和六祖禪院三部分構成,位于懷集縣冷坑鎮境內。六祖巖是唐代名僧六祖惠能于龍朔年間(662年前后)到懷集避難時曾在此巖洞中棲住10年,故得名。
六祖巖洞,是由3塊天然花崗巖石組成,上面一塊自西向東伸出3米多,仰望坦蕩如砥,側似一巨獅之首,近觀如一幅遮檐;兩側各有一塊天然花崗巖石作壁。洞高6.7米,寬9.7米,洞口腳下是一片平地,周圍用半天然人工壘成的花崗巖護巖壁。洞口左壁上鐫刻著“六祖巖”3個楷體大字。洞口左壁有一幅長1.40米、高0.62米的摩巖石刻,是清朝東莞舉人蔣航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出任懷集縣令時,于次年登六祖巖探勝寫下的即興詩句。其中一詩云:“踴壁懸崖叩上宮,慈悲救世釋儒同,如何十載修身地,一任囂塵歷劫紅”。
洞內還保留有當年的石柱、石凳、石臺和石香爐。巖頂有一涓涓云水,不斷地一滴一滴的滴入石香爐之中,水質清澈,冷如冰霜,更奇者,石香爐之水與爐口始終保持1厘米距離,永不滿溢。巖前種有桃樹,不知是哪一個年代種的,年年開花結果,但是結出的桃果都沒有核,不能夠移種到別的地方,當地人稱這些桃樹為“仙桃”。
4、紅霞灣景區
紅霞灣景區位于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下帥鄉境內黃翰村,景區內景色優美,峽谷幽深,棧道險峻,瀑布飛泉,是壯瑤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民族風情。景區東接中洲鎮,西界連山上帥鎮,東北與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筆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為鄰,西及西北連接陽山,北與連山縣接壤,四面環山,森林廣布。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