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最宜居的城市是哪一個?
提起湖北,大家都知道是千湖之省,省內水資源豐富,并且省會武漢在歷史上以及當今知名度都非常高,武漢的黃鶴樓更是被很多詩人傳頌比賦,很多人都認為武漢是湖北最宜居的城市,畢竟武漢在湖北絕對是龍頭城市的存在,也是華中地區的中心城市,武漢的高校、風景、經濟、交通都非常宜居,很多湖北人都在武漢工作定居。但是武漢因為城市人數的聚集,工業生產的污染,以及夏季城市的炎熱,使得武漢的氣候并不是那么的宜居。在湖北省內,因為武漢的光環太過耀眼,所以導致其他城市知名度不是特別高,但是有幾座城市也是比較宜居的。首先是宜昌市,宜昌這座城市擁有上千年的歷史,也是一座沿長江而建城市,并且宜昌處在湖北的中西部,是武陵山脈秦巴山脈與江漢平原的相交城市,更是是川蜀聯通湖北的節點城市,從江漢平原進入川蜀盆地,宜昌是必經之路。并且宜昌依托三峽、葛洲壩等國家重大基建項目所在地,知名度也是扶搖而上。宜昌除了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以外,在城市建設以及城市氣候上也都非常有建樹,宜昌是國家衛生城市,也是國家森林城市,最重要的是宜昌還是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很多人去三峽旅游會經過宜昌,沒有來過宜昌之前對這座城市并不了解,但是當進入宜昌,就會發現宜昌這座城市真的非常干凈,路面非常整潔。宜昌唯一不宜居的地方是空氣質量,宜昌三面環山雖然山脈植物可以對空氣起到凈化作用,但是環山環抱的地貌使得污染空氣不易擴散。宜昌目前在湖北省內的經濟排名由第二變成了第三,雖然經濟總量只是武漢的一個零頭,但是比之省內其他城市要好很多,與省內第二的襄陽相差也不是很大,況且襄陽經濟也是近兩年才超過宜昌,而宜昌為何近兩年會被襄陽超越呢,還是為了生態環境。宜昌為了保護長江沿的生態環境,也為了治理空氣污染,關停了大量的建材、化工等污染高的企業,促使這些產業轉型升級,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勢必會有一段時間的陣痛期,當過了陣痛期以后,宜昌的發展肯定又會趕上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利川最宜居的最大資本,作為山區,卻似乎與城靠不上邊,這不,今年一不小心又雙叒叕被中國氣象學會評為“中國涼爽之城”,擺明其白地坐實了湖北最宜居城市這個稱號。
首先認可這一稱號的是重慶人,在人間桑拿天的時候,去他“涼”的利川,結果讓一個名不經傳的蘇馬蕩眨眼變成人見人愛的避暑家園。同樣桑拿天下的武漢人眼紅了,乘4個多小時的動車來到利川,涼爽撲面而來,心徹底被宜居環境撫慰得妥妥的,暑期的利川城鄉,隨時都能聽到大咧咧氣抽抽的武漢腔。于是乎,成都、上海、北京、廣州,能來的來了,沒來的在路上。僅僅的涼爽不是魅力的全部。東北的一位女孩冬天來轉了一圈,在利川電視里說利川的雪有溫度。利川今夏召開“候鳥”座談會,來自全國的500多名候鳥人才巴心巴腸地把智慧和愛留在第二故鄉。
很多時候介紹家鄉,利川人都有一種“誰不說俺家鄉好”的熱愛,還有一種土家人特有的熱情好容,總不免牛皮哄哄地耍小泡(小炫耀),反正有良好的生態和涼爽的氣候作底色,倒也放心大膽,因為這種適可而止吹牛對上天不會造成實質性傷害。
在宜居的問題上,天藍、山青、水綠人都能想辦法改變,適宜的氣候條件是不能為所欲為的。在寒來暑往的季節變化中,人們對付寒冷有許許多多的辦法,如今對付酷暑也有一個好辦法一一去他“涼”的利川。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