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節能包括哪些方面?
1、新型節能墻體和屋面的保溫、隔熱技術與材料;
2、節能門窗的保溫隔熱和密閉技術;
3、集中供熱和熱、電、冷聯產聯供技術;
4、供熱采暖系統溫度調控和分戶熱量計量技術與裝置;
5、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及設備;
6、建筑照明節能技術與產品;
7、空調制冷節能技術與產品;
8、其他技術成熟、效果顯著的節能技術和節能管理技術。
建筑廢棄物的再生利用不是建筑節包含的。
擴展資料
建筑整體及外部環境設計是在分析建筑周圍氣候環境條件的基礎上,通過選址、規劃、外部環境和體型朝向等設計,使建筑獲得一個良好的外部微氣候環境,達到節能的目的。
合理選址:
建筑選址主要是根據當地的氣候、土質、水質、地形及周圍環境條件等因素的綜合狀況來確定。建筑設計中,既要使建筑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保持適宜的微氣候環境,為建筑節能創造條件,同時又要不破壞整體生態環境的平衡。
合理的外部環境設計:
在建筑位址確定之后,應研究其微氣候特征。根據建筑功能的需求,應通過合理的外部環境設計來改善既有的微氣候環境,創造建筑節能的有利環境,主要方法為:
①在建筑周圍布置樹木、植被,既能有效地遮擋風沙、凈化空氣,還能遮陽、降噪;
②創造人工自然環境,如在建筑附近設置水面,利用水來平衡環境溫度、降風沙及收集雨水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建筑節能
在選址、規劃、設計、建造和使用過程中,通過采用節能型的建筑材料、產品和設備,執行建筑節能標準,加強建筑物所使用的節能設備的運行管理,合理設計建筑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風、給排水和管道系統的運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保證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全面的建筑節能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由國家立法、政府主導,對建筑節能作出全面的、明確的政策規定,并由政府相關部門按照國家的節能政策,制定全面的建筑節能標準;
要真正做到全面的建筑節能,還須由設計、施工、各級監督管理部門、開發商、運行管理部門、用戶等各個環節,嚴格按照國家節能政策和節能標準的規定,全面貫徹執行各項節能措施,從而使每一位公民真正樹立起全面的建筑節能觀,將建筑節能真正落到實處。
擴展資料
理想的節能建筑應在最少的能量消耗下滿足以下三點,
1、能夠在不同季節、不同區域控制接收或阻止太陽輻射;
2、能夠在不同季節保持室內的舒適性;
3、能夠使室內實現必要的通風換氣。
建筑節能的途徑主要包括:
1、盡量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2、減少建筑圍護結構的能量損失;
3、降低建筑設施運行的能耗。
在這三個方面,高新技術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然建筑節能也采用一些傳統技術,但這些傳統技術是在先進的試驗論證和科學的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才能用于現代化的建筑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建筑節能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