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設計的清潔機器人獲德iF設計獎,碧桂園機器人產業發展如何?
把時間往回撥兩個月,【無人化操作】的機器人可能未必會像今天這般引人注目。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無人】、【無接觸】等一切可減少人際接觸、避免病毒傳播的行為成為了熱詞。
物業清潔機器人當然也是熱詞。題主所說的機器人叫“清潔機器人Bijing C200”,由碧桂園旗下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自主設計,可實現自主避障、呼梯、補水排污、充電等功能的【無人化操作】,并根據預設的工作路徑完成清潔任務,完美契合疫情特殊時期的物業需求。Bijing C200清潔效率高而且成本還低,所以也不奇怪它可以獲得全球公認設計大賽最重要的三大獎項之一:德國iF設計獎的青睞。
當然,拋開疫情而論,未來無人化操作的機器人應用肯定越來越廣泛。工業機器人范疇不必多說,智能化流水線早已遍地都是。非工業領域,醫療方面可以有手術機器人;商業領域可以有咨詢機器人、導購機器人;服務行業可以有送餐機器人,炒菜機器人;物業方面可以有清潔機器人、安保機器人。
這些都是未來的風口。碧桂園2018年宣布入局機器人行業,主要發力建筑機器人、餐飲機器人及醫療機器人等領域。碧桂園旗下博智林成立一年多已經遞交超1300項專利、千璽餐飲集團首家機器人餐廳開業、煲仔飯機器人在抗疫中大火,說明了碧桂園在機器人領域已經走出了自己的路,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往遠里說,機器人對房地產行業也有大有助益。第一是以機器人介入建造階段,解決傳統建筑行業工作繁重、危險、重復,工人老齡化、人工短缺等痛點;第二是以機器人建立標準化產品,以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工廠等形式提高建造效率;第三是用機器人介入社區管理,在勞動力密集、重復性強的安防和清潔等工作崗位上可大大節省人力成本,還可以減少人際接觸,在疫情特殊時期發揮防疫等重要作用。
以上論之,智能制造的潮流未來將快速蔓延,尤其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快速上漲,對生活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也將大幅增長。
網紅煲仔飯機器人送上抗疫前線,這一科技版“硬操作”的抗疫援助,讓碧桂園的機器人大火,也讓大眾對這個傳統地產巨頭刮目相看。最近其自主設計的清潔機器人獲國際設計大獎,更從專業層面對碧桂園的機器人設計進行了認可。
碧桂園這次獲得iF設計獎的產品是一臺叫做“Bijing C200”的清潔機器人,能自主進行躲避障礙物、呼叫電梯、補水排污、充電等功能,提高保潔效率、降低保潔成本,主要可用于公共空間的清潔,對于其自身物業服務力提升有實際應用。
然而,碧桂園機器人公司不只有這兩樣產品,其重點是在建筑機器人,碧桂園總裁莫斌就曾表示過:“建筑機器人+裝配式”是碧桂園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也是碧桂園“全競提升”中最有效的一環,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實不僅是碧桂園,機器人蓋房對整個房地產行業都有重大的革新意義,一旦機器人蓋房大量普及在建造領域,那么對于房地產來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8年,碧桂園設立機器人公司,研發機器人核心技術,擁有博士上千名。成立一年半的時間里,已經提交專利3000項,有十幾種建造機器人已經進駐真實工地,處在試運行階段。當下,機器人產業也被認定為最有成長空間的產業,到2020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或將超500億美元。由此足以見得,進軍機器人行業,對碧桂園來說是結構優化下的新機遇。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