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工序流程、工藝是怎么樣的?
層壓一、準備工作1. 工作時必須穿工作衣、工作鞋,戴工作帽,佩戴絕熱手套;
2. 做好工藝衛生(包括層壓機內部和高溫布的清潔);
3.確認緊急按扭處于正常狀態;
4.檢查循環水水位。二、所需材料、工具和設備1、疊層好的組件 2、層壓機 3、絕熱手套 4、四氟布(高溫布)
5、美工刀6、1cm文具膠帶 7、汗布手套 8、手術刀三、操作程序1.檢查行程開關位置;
2.開啟層壓機,并按照工藝要求設定相應的工藝參數,升溫至設定溫度;
3.走一個空循環,全程監視真空度參數變化是否正常,確認層壓機真空度達規定要求;
4.試壓,鋪好一層纖維布,注意正反面和上下布,抬一塊待層壓組件;
5.取下流轉單,檢查電流電壓值,察看組件中電池片、匯流條是否有明顯位移,是否有異物,破片等其他不良現象,如有則退回上道工序;
6.戴上手套從存放處搬運疊層完畢并檢驗合格的組件,在搬運過程中手不得擠壓電池片(防止破片),要保持平穩(防止組件內電池片位移);
7.將組件玻璃面向下、引出線向左,平穩放入層壓機中部,然后再蓋一層纖維布(注意使纖維布正面向著組件),進行層壓操作;
8.觀察層壓工作時的相關參數(溫度、真空度及上、下室狀態),尤其注意真空度是否正常,并將相關參數記錄在流轉單9.待層壓操作完成后,層壓機上蓋自動開啟,取出組件(或自動輸出);
10.冷卻后揭下纖維布,并清洗纖維布;
11.檢查組件符合工藝質量要求并冷卻到一定程度后,修邊;(玻璃面向下,刀具斜向約45°,注意保持刀具鋒利,防止拉傷背板邊沿);
12.經檢驗合格后放到指定位置,若不合格則隔離等待返工。層壓前檢查1. 組件內序列號是否與流轉單序列號一致;
2. 流轉單上電流、電壓值等是否未填或未測、有錯誤等 ;
3. 組件引出的正負極(一般左正右負);
4. 引出線長度不能過短(防止裝不入接線盒)、不能打折;
5. TPT是否有劃痕、劃傷、褶皺、凹坑、是否安全覆蓋玻璃、正反面是否正確;
6. EVA的正反面、大小、有無破裂、污物等;
7. 玻璃的正反面、氣泡、劃傷等;
8. 組件內的錫渣、焊花、破片、缺角、頭發、黑點、纖維、互連條或匯流條的殘留等;
9. 隔離TPT是否到位、匯流條與互連條是否剪齊或未剪;
10.間距(電池片與電池片、電池片與玻璃邊緣、串與串、電池片與匯流條、匯流條與匯流條、匯流條到玻璃邊緣等) 層壓中觀察打開層壓機上蓋,上室真空表為-0.1MPa、下室真空表為0.00MPa,確認溫度、參數符合工藝要求后進料;組件完全進入層壓機內部后點擊下降;上、下室真空表都要達到-0.1MPa (抽真空)(如發現異常按“急停”,改手動將組件取出,排除故障后再試壓一塊組件)等待設定時間走完后上室充氣(上室真空表顯示)0.00MPa、下室真空表仍然保持-0.1MPa開始層壓。層壓時間完成后下室放氣(下室真空表變為0.00MPa、上室真空表仍為0.00MPa)放氣時間完成后開蓋(上室真空表變為-0.1MPa、下室真空表不變)出料;接著四氟布自動返回至原點。層壓后再次檢查1. TPT是否有劃痕、劃傷,是否安全覆蓋玻璃、正反面是否正確、是否平整、有無褶皺、有無凹凸現象出現;
2. 組件內的錫渣、焊花、破片、缺角、頭發、纖維等;
3. 隔離TPT是否到位、匯流條與互連條是否剪齊;
4. 間距(電池片與電池片、電池片與玻璃邊緣、串與串、電池片與匯流條、匯流條與匯流條、匯流條到玻璃邊緣等);5. 色差、負極焊花現象是否嚴重;6. 互連條是否有發黃現象,匯流條是否移位;7. 組件內是否出現氣泡或真空泡現象; 8. 是否有導體異物搭接于兩串電池片之間造成短路;四、質量要求1.TPT是無劃痕、劃傷,正反面要正確;2.組件內無頭發、纖維等異物,無氣泡、碎片;3.組件內部電池片無明顯位移,間隙均勻,最小間距不得小于1mm;4.組件背面無明顯凸起或者凹陷;5.組件匯流條之間間距不得小于2mm;6.EVA的凝膠率不能低于75%,每批EVA測量二次。五、注意事項1.層壓機由專人操作,其他人員不得進入紅;2.修邊時注意安全;3.玻璃纖維布上無殘留EVA,雜質等;4.鋼化玻璃四角易碎,抬放時須小心保護;5.擺放組件,應平拿平放,手指不得按壓電池片;6.放入組件后,迅速層壓,開蓋后迅速取出;7.檢查冷卻水位、行程開關和真空泵是否正常;8.區別畫面狀態和控制狀態,防止誤操作;9.出現異常情況按“急停”后退出,排除故障后,首先恢復下室真空;10.下室放氣速度設定后,不可隨意改動,經設備主管同意后方可改動,并相應調整下室放氣時間,層壓參數由技術不來定,不得隨意改動;11.上室橡膠皮屬貴重易耗品,進料前應仔細檢查,避免利器、鐵器等物混入,劃傷膠皮;12.開蓋前必須檢查下箱充氣是否完成,否則不允許開蓋,以免損傷設備;13.更換參數后必須走空循環,試壓一塊組件。組件裝框一、準備工作1.工作時必穿工作衣、鞋,戴工作帽。2.做好工藝衛生,清潔整理臺面,創造清潔有序的裝框環境。二、所需材料、工具和設備1、層壓好的電池組件 2、鋁邊框 3、硅膠 4、酒精 6、擦膠紙 7、接線盒 8、氣動膠槍 9、橡膠錘 10、裝框機 11、剪刀 12、鑷子 13、抹布 14、小一字起 15、卷尺 16、角尺 17、工具臺 18、預裝臺三、操作程序1.按照圖紙選擇相對應的材料,鋁型材,并對其檢驗,篩選出不符合要求的鋁型材,將其擺放到指定位置;2.對層壓完畢的電池組件進行表面清洗,同時對上道工序進行檢查,不合格的返回上道工序返工;3.用螺絲釘(素材將長型材和短型材作直角連接,拼縫小于0.5mm)將邊型材和E型材作直角連結,并保證接縫處平整;4.在鋁合金外框的凹槽中均勻地注入適量的硅膠;5.將組件嵌入已注入硅膠的鋁邊框內,并壓實;6.將組件移至裝框機上(緊靠一邊,關閉氣動閥,將其固定);7.用螺釘(素材)將鋁邊框其余兩角固定,并調整玻璃與邊框之間的距離以及邊框對角線長度;8.用補膠槍對正面縫隙處均勻地補膠;9.除去組件表面溢出的硅膠,并進行清洗;10.打開氣動閥,翻轉組件,然后將組件固定; 11.用適當的力按壓TPT四角,使玻璃面緊貼鋁合金邊框內壁,按壓過程中注意TPT表面12.用補膠槍對組件背面縫隙處進行補膠(四周全補);13.按圖紙要求將接線盒用硅膠固定在組件背面,并檢查二極管是否接反;14.對裝框完畢的組件進行自檢(有無漏補、氣泡或縫隙);15.符合要求后在“工藝流程單”上做好紀錄,將組件放置在指定區域,流入下道工序。四、質量要求1.鋁合金框兩條對角線小于1m的誤差要求小于2mm,大于等于1m的誤差小于3mm; 2.外框安裝平整、挺直、無劃傷;3.組件內電池片與邊框間距相等;4.鋁邊框與硅膠結合出無可視縫隙;5.接線盒內引線根部必須用硅膠密封、接線盒無破裂、隱裂、配件齊全、線盒底部硅膠厚度1~2毫米,接線盒位置準確,與四邊平行; 6. 組件鋁合金邊框背面接縫處高度落差小于0.5mm;7.組件鋁合金邊框背面接縫處縫隙小于1mm;8.鋁合金邊框四個安裝孔孔間距的尺寸允許偏差±0.5mm。五、注意事項1.輕拿輕放抬未裝框組件是注意不要碰到組件的四角。2注意手要保持清潔3.將已裝入鋁框內的組件從周轉臺抬到裝框機上時應扶住四角,防止組件從框內滑落。組件清洗一、準備工作1.工作時必須穿工作衣、鞋,佩戴手套、工作帽;2.做好工藝衛生,清潔整理臺面。二、所需材料、工具和設備1、待清洗的組件 2、無水酒精 3、抹布 4、美工刀片三、操作程序1.檢查組件是否合格或異常情況(有異常及時向班組長匯報),用刀刮去組件正面殘余硅膠,注意不要劃傷型材;2.用干凈抹布沾酒精擦洗組件正面及鋁合金邊框; 3.用干凈抹布去除組件反面TPT上的殘余EVA 和多余硅膠; 4.去除鋁合金框表面貼膜; 5.對清洗好的組件作最后檢查,保證質量;6.清理工作臺面,保證工作環境清潔有序; 四、質量要求1.組件整體外觀干凈明亮; 2.TPT完好無損、光滑平整、型材無劃傷、玻璃無劃傷。五、注意事項1.輕拿輕放;2.注意不要劃傷鋁型材、玻璃;3.注意不要劃傷TPT。組件測試一、準備工作1.工作時必須穿工作衣、鞋,佩戴手套、工作帽;2.做好工藝衛生,清潔整理臺面。二、所需材料、工具和設備1、清洗好的組件 2、組件測試儀 3、標準組件 4、絕緣測試儀三、操作程序1.按順序打開總電源開關---計算機電源開關---組件測試儀電子負載電源開關---組件測試儀光源電源開關(機器預熱15分鐘,目的是讓機器穩定一下); 2.打開測試軟件,開始校正標準組件;3.把待測組件相對應的標準組件放在測試儀上,將測試儀輸入端紅色的鱷魚夾與組件的正極連接,黑色的鱷魚夾與組件的負極連接;4.觸發閃光燈(閃光燈是模擬太陽光做的),調整電子負載和光源電壓,使測試速度和光強曲線匹配;5.觸發閃光燈,調整電壓修正系數和電流修正系數使測試結果與標準組件的開路電壓、短路電流數值相一致;6.校正結束,取下標準組件;7.將待清洗的組件放上待測組件,取下流程單將測試儀輸入端紅色的鱷魚夾與組件的正極連接,黑色的鱷魚夾與負極連接;8.檢查組件外觀是否有不良;9.觸發閃光燈,使測試速度和光強曲線匹配,一般測2~3次,在右側對話框內輸入該組件的序列號,點擊保存按紐;10.取下組件進行絕緣測試,絕緣測試儀的一端將組件的輸出端短接,另一端接組件的鋁邊框,漏電流為0.5mA,以不大于500V/S的速率增加絕緣測試儀的電壓,直到等于2400V時,維持此電壓1分鐘,觀察組件有無擊穿;11.在流程單上準確填寫測試數據;12.把組件放置在指定地點;13.重復步驟7、8、9、10、11、12繼續測試;14.關機時按照步驟1逆向關機(按照機器使用說明書關機)。四、質量要求1.正確記入相關參數,按測得功率分檔;2.測試數據在設計允許范圍內;3.無絕緣擊穿或表面無破裂現象。五、注意事項1.測量不同的組件須用與之功率對應的標準組件進行校正;2.開機測量前應對標準組件重新校正;3.測試環境應在T=25±2℃,密閉環境下;4.測試儀輸入端與組件的正、負極應連接正確,接觸良好;5.測試時人眼不可直視光源,避免傷害眼睛;6.絕緣測試時,手不可觸摸組件,以防電擊;7.保持組件表面清潔,抬時注意不要劃傷型材和玻璃8不測時不可以將紅色的鱷魚夾與黑色的鱷魚夾夾在一起;組件包裝一、準備工作1.工作人員必須穿工作衣,鞋,佩戴手套;2.做好工藝衛生,保持周圍環境干凈整潔。二、所需材料、工具和設備1、包裝箱 2、包裝帶 3、瓦楞紙板 4、標簽 5、透明膠帶 6、纏繞薄膜 7、美紋紙 8、護角 9、托盤 10、手套 11、打包機 12、打印機 13、剪刀 14、美工刀三、操作程序1.將對應的標簽貼在距接線盒30cm處,抹平,不能有氣泡;2.將清洗完畢的組件裝上引出線,引出線自然彎成弧狀,距末端10cm處用美紋紙固定;3.每個包裝箱內裝入兩塊組件,組件之間用瓦楞紙板隔開,組件四個角用護角包住裝入包裝箱并用透明膠帶固定;(裝箱之前記錄所裝入組件的序列號) 4.包裝箱抬上打包機工作臺面打包;5.將裝箱完畢的組件堆放到指定托盤(按客戶要求堆放)并貼上標簽;6.取紙制護角(護角長度為從托盤頂部到最上面一層紙箱的高度)卡在堆放好紙箱的四個角;7.將PE膜綁在托盤的一個紙筒上,再用PE膜將貨物與托盤纏繞在一起,PE膜放出所繞邊長的1/2-2/3向上呈45度角均勻,用力拉伸到一個邊長,把PE膜貼在紙箱上,從貨物的低、中、高三個不同高度分別按三層、二層、三層的層數纏繞;8.繞完貨物后用力將PE膜拉斷,使PE膜自身粘接在一起;9.將纏繞好的一托放在指定地點。四、質量要求1.不允許有任何雜物帶入包裝箱內; 2.包裝箱膠帶密封整齊,打包規范;3.標簽的粘貼牢固,整齊,美觀、無氣泡;4.組件裝箱時TPT面向外,玻璃對玻璃。5纏繞膜纏好后包裝箱不可有外漏五、注意事項1.輕拿輕放;2.組件包裝箱擺放整齊;3.引出線插入到位,固定螺絲要擰緊;4.引出線正負極正確。5包裝后的組件一定要作好記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