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儲袋青儲好不? 儲青袋怎么儲?
一、青儲袋青儲好不?
可以,袋裝青儲方便喂養,
二、儲青袋怎么儲?
1、用青儲飼草喂羊,是發展養羊業切實可行的一個有效措施。通常都是建設青儲窖,用來儲存飼草,但這僅適合大型養殖戶,而家里只有十幾頭羊的就不實用了。不過沒關系,有一個更好的方法,就是塑料袋青儲飼草喂羊技術,非常適合這樣的養殖戶。
2、養殖羊儲存飼草有很多方法,其中塑料袋青儲是一種,非常簡單,容易學會還很適用。
3、要了解一下用塑料袋青儲飼草的一些好處。塑料袋價格非常低廉,購買一次可以多年使用,只要我們在操作過程中,小心謹慎一些,不要把塑料袋弄破,就可以一直使用。用塑料袋青儲飼草,不需要多少文化知識,普通農民都能操作,制作方法非常簡單,看一次就能學會。用塑料袋青儲的飼草,可以有效的保存新鮮飼草所有營養成分,羊不僅非常喜歡吃,對羊的生長發育有顯著提高。用塑料袋青儲飼草,喂羊的時候很方便,可以隨取隨用,不用的時候把塑料袋口扎緊,不用擔心飼草變質。
4、選擇青儲飼草的塑料袋規格:用長1.8米、寬1米的桶裝型塑料布來制作,裝進去的飼草重量適中,大概有200公斤左右,適合操作。選擇適當厚度的塑料袋,因為太厚會增加成本,太薄了不耐用,容易被扎破,選擇哪種無毒的塑料袋制作,我們不懂可以先用手摸一下,感覺很滑不發粘,就是好塑料袋。如果依舊感到不放心,可以剪下一塊塑料,用火點燃,燃燒后的塑料像蠟燭一樣往下滴落,還能聞到一股石蠟的味道,這就是無毒的塑料袋了。
5、要準備塑料袋青儲的原料了,在農村喂羊的原料可以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只要是青綠多汁的雜草,都可以收集來進行青儲。在制作青儲飼草過程中,青儲飼草要做到清潔,必須選擇新鮮優質飼草進行制作,決不能讓污染甚至發霉變質的雜草摻雜在里面,這點很重要。制作青儲的飼草要控制好水分,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做好是填裝水分在70%左右的飼草。制作青儲的飼草要控制好長度,最好是1厘米左右,俗語說的好:“碎草切三刀,強過喂精料”。
6、最后的一步就是把原料填裝到塑料袋,進行青儲了。那么下面就把這個過程,詳細的分享給大家:第一,我們要把塑料袋一頭扎緊,在另一端開口處向外卷一下,陸續把原料裝到袋子里面,我們一邊填裝一邊壓實,不要留下空隙可以減少塑料袋內的空氣。第二,我們隨著填裝,一點點擼起卷著的袋口,一直裝到可以扎上袋口的位置。我們存放的時候,最好袋口向上,等待三四十天以后,就可以打開袋口用來喂羊了,使用完馬上再扎緊袋口,不要讓大量空氣進入袋子中。
三、青儲袋做法?
塑料袋選擇。要用無毒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制袋,薄膜應厚實一些為好。塑料袋的規格一般長160~170厘米,寬100厘米,一端燙粘壓實(可用電烙鐵或鋼鋸條),不能漏氣。這樣規格的塑料袋每個可裝青貯料120公斤左右。
四、用青儲袋做青儲怎樣存放?
青貯袋應整齊擺放在地面平坦光潔的地方,或分層存放在棚架上,最上層袋的封口處用重物壓上。在常溫條件下,青貯1個月左右,低溫2個月左右,即青貯完熟,可飼喂家畜,在較好環境條件下,存放一年以上仍保持較好質量。
青貯塑料袋只能用聚乙稀塑料袋,嚴禁用裝化肥和農藥的塑料袋,也不能用聚苯乙稀等有毒的塑料袋。
五、青儲機和青儲打包機一樣嗎?
不一樣,一般來說青貯機非分為2種:
1.青貯切碎機(俗稱鍘草機)
2.揉搓機 (效果優于鍘草機,是鍘草機的理想替代產品)青貯打包機:是隨著新式貯藏方式而誕生,新式的貯藏方式是把原料經過揉搓后,用打包機壓成塊狀,裝入裝用塑料袋中密封貯藏。比傳統窖藏的優勢在于:有效了解和控制牲畜的進食量,避免浪費,同時避免也避免了由于窖藏方式所經常出現的飼料霉爛等情況.
六、青儲袋怎么封閉?
青儲袋現在都是用封口機封閉的。
七、青儲打包機好制作嗎?
一般小型工廠是制作不了的:因為是視頻連接:電腦監控:一般技術不達標
八、青儲袋的標準尺寸?
特厚的青儲袋是22絲的,也有加厚的19絲的,這兩種進行青儲或者黃儲都是不錯的。
只要沒有破損的都是可以反復使用;100條青儲袋70*120的,
益加益秸稈發酵袋具有密封性能好,阻隔空氣性能強,防氧化,防水,防潮機械性能強、抗爆破性能高,抗穿刺撕裂性能強,耐高溫(120℃左右),耐低溫(零下50℃左右)等特點。
九、南方如何使用青儲袋?
一選二剪三扎:即選用聚乙烯塑料薄膜,直徑100厘米,厚度0.8-1毫米;每個塑料袋剪成長300厘米,長了不易管理,短了裝料太少;
塑料袋一端用繩扎緊、扎牢,以不漏氣為準,把扎頭置于塑料袋內部。塑料袋裝料高度200厘米左右,做到既經濟又不浪費,而且便于管理和取喂。
十、青儲呼吸袋好用嗎?
青儲呼吸袋好用
藍色青貯袋有遮光的作用,而且這種袋子是普通的塑料袋,成本較低,再搭配一條編織袋保護藍色內膜袋,這樣的遮光效果更好,況且這樣的搭配方式更能保護藍色內袋不被外界環境的小石頭刺破或者戳破,這樣就避免了飼料質量被空氣氧化發霉變質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