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沒有污水處理廠,生活工廠的污水和生活污水怎么處理?
一、周圍沒有污水處理廠,生活工廠的污水和生活污水怎么處理?
方法一:如果是一個工程的話,主要外排的也就是生活污水,生產污水基本都蒸發掉了,生活污水中的COD,BOD,磷、有機物等有害物質的含量都比較高不能直接排放,你可以挖一個大的坑作為臨時排放池,水在里面可以一邊排水一邊蒸發掉,最后等工程要結束時再用車把坑內的廢物雜物清走,以免污染環境,最后回填就可以了。因為沒有污水處理廠只能這樣了。
方法二:如果污水處理廠離得不遠的話可以接一條臨時污水管線,用泵直接打到污水處理廠去處理,當然費用都需要你們來出,如果五公里以外的污水處理廠就不是很劃算了。
二、生活污水處理廠的利弊?
1、對生態的影響
由于污水處理廠通常建在郊區,從城區收集的污水需要通過輸送的管道及污水提升泵站方可送到污水處理廠,輸送管道的建設會破壞土地、河流等生態系統。在城區的污水管網建設和改造中,施工過程的噪聲、粉塵、施工廢水對城區居民產生影響,產生的棄土對占用土地生態系統產生影響。
2、惡臭的影響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惡臭主要來源于格柵、泵房、沉砂池、反應池、污泥池等,由于廢水中含有氮、硫、氯、磷等污染物,隨著廢水的腐殖發酵形成惡臭。
3、噪聲的影響
污水處理過程中,風機、水泵等設備都會產生噪音。雖然污水處理廠選址離居民區比較遠,對周圍居民沒什么影響,但對于設備的操作人員傷害很大。長期處于強噪聲的工作環境中可能導致耳聾,并對人體的中樞神經、植物神經產生損害。
4、污泥的影響
污水處理過程中會產生污泥,污泥中不僅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微生物、寄生蟲、病菌及有機物,還含有汞、鉻、鎘、鉛等重金屬,處理不當將對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產生影響。
三、污水處理廠設備的工藝流程講解?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講解:
該工程采用生物膜法:缺氧----好氧(A/O)處理工藝。A/O即缺氧+好氧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成熟的生物處理工藝,具有容積負荷高、生物降解速度快、占地面積小、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低等優點,可替代原有城市污水處理采用的普通活性污泥法,特別適用于中、高濃度工業廢水的處理,且投資省、占地少、處理效率高。該工藝采用生物接觸氧化和沉淀相結合的方法,工藝成熟、可靠。設備中沉淀污泥,一部分污泥中由于溶解氧的作用進一步得到氧化分解,一部分氣提至沉砂沉淀池內,系統污泥只需定期在沉砂沉淀池中抽吸。系統中風機、潛污泵等主要控制設備的工作程序輸進PLC機,達到自動工作,以減少操作工作量,并可減少不必要的人為損壞。
四、生活污水處理廠的運營成本?
不同的處理方式處理成本是有很大區別的,從全國來看,生活污水處理廠的成本一般在每噸0.5到1.5元之間。
處理成本主要包括:水電費、材料費(包括化學試劑、玻璃儀器、化學藥劑、日用消耗材料、辦公材料等等)、設備維護費、工人工資等。各部分的成本與價格及用量有關,不好給具體數據。五、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入門到精通?
1、生活污水首先通過的是格柵,一般有粗細兩道。粗格柵在10-30毫米的間隙,細格柵在3毫米的間隙左右。污水中漂浮物和懸浮物在通過這里時被攔截,被螺旋輸送機或皮帶輸送機運輸至堆渣點,外運垃圾填埋場填埋。細格柵和旋流沉砂池(污水經粗格柵后提升,這里也就是污水廠最高點)。
2、如果所在城市有工業廢水混入市政管網(國內一般或多或少都有混入),生活污水處理廠就需要水解酸化池進行進一步分解處理。這種水池主要就是形成厭氧環境,讓厭氧細菌把污水中的大分子鏈打斷,順便吃掉一些,同時,使污水中的泥沙等無機物沉淀一部分。
3、經過水解酸化處理后的污水進入到生化處理段,這里就是生活污水處理廠的核心部分。根據水流推進方式和構造不同,生化段有不同的形式,如氧化溝、A2O、SBR等。
4、通過生化段后,這時候污水基本就被處理干凈了。生化反應后的污水進入沉淀池(一般叫二沉池),通過重力作用使水中的顆粒物、細菌團和細菌尸體(老死的,實際看到的就是絮狀膠體)沉淀下來變成污泥,脫水處理后外運至垃圾填埋場填埋,沉淀池的上清液通過翻水堰溢流,進入消毒設備(一般是進行紫外線照射)消毒后,達標外排,即生活污水一級B排放標準。
5、沿海地區由于工業較發達,導致水體污染較重,排放指標要求更高,后續還要設置更精細的過濾設備或構筑物,和格柵原理類似,把更小的顆粒物去除,讓水更清澈。目前內陸尤其是水源地如四川、青海等省也啟動了這類改造工作,使排放水體達到更高標準,即生活污水一級A排放標準
六、生活污水處理廠進水cod的范圍?
國標里沒有規定進水水質指標,但一般生活污水處理進水水質都有一個大致的范圍,如COD一般在200-400mg/L。
七、深度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污水深度處理是指城市污水或工業廢水經一級、二級處理后,為了達到一定的回用水標準使污水作為水資源回用于生產或生活的進一步水處理過程。
針對污水(廢水)的原水水質和處理后的水質要求可進一步采用三級處理或多級處理工藝。常用于去除水中的微量COD和BOD有機污染物質,SS及氮、磷高濃度營養物質及鹽類。深度處理的方法有:絮凝沉淀法、砂濾法、活性炭法、臭氧氧化法、膜分離法、離子交換法、電解處理、濕式氧化法、催化氧化法、蒸發濃縮法等物理化學方法與生物脫氮、脫磷法等。深度處理方法費用昂貴,管理較復雜,處理每噸水的費用約為一級處理費用的4-5倍以上。
八、污水處理廠里的污水有細菌么?
有
污水處理有大腸桿菌是很正常的,因為污水處理廠的來水主要是生活污水,特別是化糞池來水含大腸桿菌較多。大腸桿菌為人體及動物腸道內常見寄生菌,屬兼性厭氧菌。因此一般污水處理廠的氧化池不太適合其生長,污水經好氧池后可去除一部分,但是要使出水達到大腸桿菌的排放標準則必須有消毒措施。目前常用的有加藥劑消毒(如:次氯酸鈉、鈣等),臭氧消毒、紫外消毒等。
九、污水處理廠處理過的污水有香味?
運用除臭技術、惡臭治理、廢氣處理、煙氣凈化等的環保科技。
由于污水處理的特殊性,一般污水處理廠室外,都種植著一些帶有香味的植物,如丁香樹。污水處理車間內不可能有香味,如果有也是人工添加的除味劑,只是掩蓋了污水處理后的氣味,混合香味對人體是有害的,不建議使用。
十、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出水COD高的什么原因造成的?
原因:
1、進水水質、水量是否發生變化(進水指標等)
2、水溫是否發生變化;
3、污泥狀態,可以做鏡檢做下觀察(各菌種比例、活性等)
4、是否排泥過多、或者少(污泥膨脹或底泥不足)
5、曝氣量是否發生變化(DO指標) 措施:
1、延長排泥動作,一天24小時連續排泥,先穩定污泥指標。
2、二沉池部分加絮凝劑,加速污泥沉降速度。
3、在系統恢復期間使用cod降解劑,穩定cod指標達標排放。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