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污水處理技術規范 化工污水處理技術規范最新版
一、醫院污水處理技術規范?
1、醫療機構病區和非病區的污水,傳染病區和非傳染病區的污水應分流,不得將固體傳染性廢物、各種化學廢液棄置和傾倒排入下水道。
2、傳染病醫療機構和綜合醫療機構的傳染病房應設專用化糞池,收集經消毒處理后的糞便排泄物等傳染性廢物。
3、化糞池應按最高日排水量設計,停留時間為24-36h。清掏周期為180-360d。
4、醫療機構的各種特殊排水應單獨收集并進行處理后,再排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
(1)低放射性廢水應經衰變池處理。
(2)洗相室廢液應回收銀,并對廢液進行處理。
(3)口腔科含汞廢水應進行除汞處理。
(4)檢驗室廢水應根據使用化學品的性質單獨收集,單獨處理。
(5)含油廢水應設置隔油池處理。
5、傳染病醫療機構和結核病醫療機構污水處理宜采用二級處理+消毒工藝或深度處理+消毒工藝。
6、綜合醫療機構污水排放執行排放標準時,宜采用二級處理+消毒工藝或深度處理+消毒工藝;執行預處理標準時宜采用一級處理或一級強化處理+消毒工藝。
7、消毒劑應根據技術經濟分析選用,通常使用的有:二氧化氯、次氯酸鈉、液氯、紫外線和臭氧等。
(1)采用紫外線消毒,污水懸浮物濃度應小于10 mg/L,照射劑量30-40mJ/cm2,照射接觸時間應大于10s或由試驗確定。
(2)采用臭氧消毒,污水懸浮物濃度應小于20 mg/L,臭氧用量應大于10mg/L,接觸時間應大于12min或由試驗確定。
二、畜禽養殖污水處理技術規范?
排放要求
2.1指標分級
①當水產養殖廢水排入下列水域,執行一級標準:
淡水水域: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場、洄游通道、水產養殖取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
海水水域:水產養殖區、海水浴場,人體直接接觸海水的海上運動或娛樂區,以及與人類食用直接有關的工業用水區。
②當水產養殖廢水排入下列水域,執行二級標準:
海水水域:一般工業用水區,濱海風景旅游區,海洋港口水域。海洋開發作業區;
淡水水域: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③當水產養殖廢水排入①和②以外的水域時,水質必須符合待排入水域的質量要求。
三、化工設備隔冷技術規范?
國際標準分類中,低溫 深冷箱 技術涉及到閥門、分析化學、防護設備、試驗、農業和林業、公司(企業)的組織和管理、廢物、核能工程、電站綜合、熱力學和溫度測量、鋼鐵產品、食品綜合、捕撈和水產養殖、造船和海上構筑物綜合、塑料、天然氣、泵、食品工藝、采礦和挖掘、管道部件和管道、道路車輛內燃機、茶、咖啡、可可、潤滑劑、工業油及相關產品、焊接、釬焊和低溫焊、有色金屬、道路工程、流體存儲裝置、農業機械、工具和設備、家用、商用和工業用加熱器具、橡膠、紡織產品、道路車輛綜合、道路車輛裝置、有機化學、質量、醫療設備、電學、磁學、電和磁的測量、無屑加工設備、有色金屬產品、詞匯、制冷技術。
在中國標準分類中,低溫 深冷箱 技術涉及到閥門、加工工藝綜合、實驗室基礎設備、勞動防護用品、基礎標準與通用方法、標志、包裝、運輸、貯存、、、農林技術、、、植物檢疫、病蟲害防治、電站、電力系統運行檢修、環境保護設備、、、基礎標準與通用方法、鋼板、鋼帶、、、、船用閘閥與旋塞、船用閥件、天然氣、船用裝置、甲板機械、海洋交通運輸船專用設備、基礎標準與通用方法、加工專用設備、氣體分離與液化設備、勞動安全技術綜合、水產加工與制品、地質礦產勘察與開發綜合、鋼管、鑄鐵管、壓力容器、電力試驗技術、其他、經濟作物綜合、潤滑油、、換熱設備、化工設備、經濟林與副產品、鋼鐵產品綜合、石油瀝青、包裝材料與容器、漁業機械與設備、家用電熱器具、合成橡膠基礎標準與通用方法、、印染制品綜合、鞋、靴、鑄造、生鐵、航天器總體、金屬材料試驗機、橡膠制品綜合、基礎標準與通用方法、其他鋼鐵產品、一般有機化工原料、有機化工原料綜合、醫用化驗設備、醫學、電子試驗用儀器設備、石化、化工工程。
四、化工園區污水處理規范?
答:化工園區污水處理規范:GB 8978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五、化工行業排污許可技術規范?
答:化工行業排污許可技術規范是:HJ1035《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無機化學工業》。
六、云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規范?
云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情況,將規模分成5 m3/d 以下(不含5m3/d)和5 m3/d~500 m3/d 兩種類型。處理規模5 m3/d 以上(含5 m3/d),除法律法規明確要求不得設置排污口外;出水直接排入湖泊等封閉、半封閉等環境敏感區水域的,執行一級標準的A 標準;出水直接排入GB 3838 Ⅱ、Ⅲ類功能水域的,執行一級標準的B 標準。出水直接排入GB 3838 Ⅳ、Ⅴ類功能水域的,執行二級標準。出水直接排入村莊附近池塘等環境功能未明確水體的,執行三級標準,應保證受納水體不發生黑臭。處理規模5 m3/d 以下(不含5 m3/d),執行三級標準。
此外云南省鼓勵優先選擇氮磷資源化與尾水利用技術、手段或途徑,尾水利用應滿足國家或地方相應的標準或要求。其中,用于農田、林地、草地等施肥的,應符合施肥的相關標準和要求,不得造成環境污染;用于農田灌溉的,相關控制指標應滿足GB 5084 規定;用于漁業的,相關控制指標應滿足GB 11607 規定;用于景觀環境的,相關控制指標應滿足GB/T 18921 規定;用于其他用途的,執行國家或云南省相應尾水利用水質標準。
七、污水處理,用哪些化工原料?
絮凝藥劑:聚合氯化鐵、聚合氯化鋁、聚丙烯酰胺(PAM)等
脫色消毒藥劑:活性炭、次氯酸鈉、臭氧、氯氣等
重金屬捕集藥劑:DTC類、甲殼素、EDTA類等
營養源:甲醇、磷酸二氫鈉、鉀鹽、尿素等
污水處理最常用的化工原料是水處理劑,主要有以下幾種:
混凝劑:普通無機混凝劑、無機高分子混凝劑、有機高分子混凝劑和復合型混凝劑等;緩蝕劑:無機緩蝕劑及有機緩蝕劑;殺菌劑:氧化性殺菌劑和非氧化性殺菌劑;阻垢分散劑:陰離子、陽離子和非離子;除氧劑:最常用的是亞硫酸鈉和聯氨。其中最常用的應該是混凝劑,其他藥劑在處理特定廢水時才使用。
八、化工廠污水處理工藝?
五種工藝。
1.化學方法處理
化學方法是利用化學反應的作用以去除水中的有機物、無機物雜質。主要有化學混凝法、化學氧化法、電化學氧化法等。化學混凝法作用對象主要是水中微小懸浮物和膠體物質,通過投加化學藥劑產生的凝聚和絮凝作用,使膠體脫穩形成沉淀而去除。混凝法不但可以去除廢水中的粒徑為1O~10mm的細小懸浮顆粒,而且還能去除色度,微生物以及有機物等。該方法受pH值、水溫、水質、水量等變化影響大,對某些可溶性好的有機、無機物質去除率低;化學氧化法通常是以氧化劑對化工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進行氧化去除的方法。廢水經過化學氧化還原,可使廢水中所含的有機和無機的有毒物質轉變成無毒或毒性較小的物質,從而達到廢水凈化的目的。常用的有空氣氧化,氯氧化和臭氧化法。空氣氧化因其氧化能力弱,主要用于含還原性較強物質的廢水處理,Cl是普通使用的氧化劑,主要用在含酚、含氰等有機廢水的處理上,用臭氧處理廢水,氧化能力強,無二次污染。臭氧氧化法、氯氧化法,其水處理效果好,但是能耗大,成本高,不適合處理水量大和濃度相對低的化工污水;電化學氧化法是在電解槽中,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在電極上由于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去除,廢水中污染物在電解槽的陽極失去電子被氧化外,水中的Cl-,OH-等也可在陽極放電而生成Cl2和氧而間接地氧化破壞污染物。實際上,為了強化陽極的氧化作用,減少電解槽的內阻,往往在廢水電解槽中加一些氯化鈉,進行所謂的電氯化,NaCl投加后在陽極可生成氯和次氯酸根,對水中的無機物和有機物也有較強的氧化作用。近年來在電氧化和電還原方面發現了一些新型電極材料,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能耗大、成本高,及存在副反應等問題。
2.物理處理法
化工污水常用的物理法包括過濾法、重力沉淀法和氣浮法等。過濾法是以具有孔粒狀粒料層截留水中雜質,主要是降低水中的懸浮物,在化工污水的過濾處理中,常用扳框過濾機和微孔過濾機,微孔管由聚乙烯制成,孔徑大小可以進行調節,調換較方便;重力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懸浮顆粒的可沉淀性能,在重力場的作用下自然沉降作用,以達到固液分離的一種過程;氣浮法是通過生成吸附微小氣泡附裹攜帶懸浮顆粒而帶出水面的方法。這三種物理方法工藝簡單,管理方便,但不能適用于可溶性廢水成分的去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3.光催化氧化技術
光催化氧化技術利用光激發氧化將O2、H2O2等氧化劑與光輻射相結合。所用光主要為紫外光,包括uv-H2O2、uv-O2等工藝,可以用于處理污水中CHCl3、CCl4、多氯聯苯等難降解物質。另外,在有紫外光的Feton體系中,紫外光與鐵離子之間存在著協同效應,使H2O2分解產生羥基自由基的速率大大加快,促進有機物的氧化去除。
所謂光化學反應,就是只有在光的作用下才能進行的化學反應。該反應中分子吸收光能被激發到高能態,然后電子激發態分子進行化學反應。光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來源于光子的能量。在太陽能利用中,光電轉換以及光化學轉換一直是光化學研究十分活躍的領域。 80年代初,開始研究光化學應用于環境保護,其中光化學降解治理污染尤受重視,包括無催化劑和有催化劑的光化學降解。前者多采用臭氧和過氧化氫等作為氧化劑,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使污染物氧化分解;后者又稱光催化降解,一般可分為均相、多相兩種類型。均相光催化降解主要以Fe2+或Fe3+及H2O2為介質,通過光助-芬頓(photo-Fenton)反應使污染物得到降解,此類反應能直接利用可見光;多相光催化降解就是在污染體系中投加一定量的光敏半導體材料,同時結合一定能量的光輻射,使光敏半導體在光的照射下激發產生電子空穴對,吸附在半導體上的溶解氧、水分子等與電子空穴作用,產生?OH等氧化性極強的自由基,再通過與污染物之間的羥基加合、取代、電子轉移等使污染物全部或接近全部礦質化,最終生成CO2、H2O及其它離子如NO3-、PO43-、S042-、Cl-等。與無催化劑的光化學降解相比,光催化降解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應用研究更為活躍。
4.超聲波技術
超聲波技術,是通過控制超聲波的頻率和飽和氣體,降解分離有機物質。
功率超聲的空化效應為降解水中有害有機物提供了獨特的物理化學環境從而導致超聲波污水處理目的的實現。超聲空化泡的崩潰所產生的高能量足以斷裂化學鍵。在水溶液中,空化泡崩潰產生氫氧基和氫基,同有機物發生氧化反應。空化獨特的物理化學環境開辟了新的化學反應途徑,驟增化學反應速度,對有機物有很強的降解能力,經過持續超聲可以將有害有機物降解為無機離子、水、二氧化碳或有機酸等無毒或低毒的物質。
5.磁分離法
磁分離法,是通過向化工污水中投加磁種和混凝劑,利用磁種的剩磁,在混凝劑同時作用下,使顆粒相互吸引而聚結長大,加速懸浮物的分離,然后用磁分離器除去有機污染物,國外高梯度磁分離技術已從實驗室走向應用。
磁分離技術應用于廢水處理有三種方法:直接磁分離法、間接磁分離法和微生物—磁分離法。利用磁技術處理廢水主要利用污染物的凝聚性和對污染物的加種性。凝聚性是指具有鐵磁性或順磁性的污染物,在磁場作用下由于磁力作用凝聚成表面直徑增大的粒子而后除去。加種性是指借助于外加磁性種子以增強弱順磁性或非磁性污染物的磁性而便于用磁分離法除去;或借助外加微生物來吸附廢水中順磁性離子,再用磁分離法除去離子態順磁性污染物。
廢水高梯度磁分離處理法是廢水物理處理法之一種。利用磁場中磁化基質的感應磁場和高梯度磁場所產生的磁力從廢水中分離出顆粒狀污染物或提取有用物質的方法。磁分離器可分為永磁分離器和電磁分離器兩類,每類又有間歇式和連續式之分。高梯度磁分離技術用于處理廢水中磁性物質,具有工藝簡便、設備緊湊、效率高、速度快、成本低等優點。
九、污水處理需要哪些化工原料?
絮凝藥劑:聚合氯化鐵、聚合氯化鋁、聚丙烯酰胺(PAM)等脫色消毒藥劑:活性炭、次氯酸鈉、臭氧、氯氣等重金屬捕集藥劑:DTC類、甲殼素、EDTA類等營養源:甲醇、磷酸二氫鈉、鉀鹽、尿素等污水處理最常用的化工原料是水處理劑,主要有以下幾種:
混凝劑:普通無機混凝劑、無機高分子混凝劑、有機高分子混凝劑和復合型混凝劑等;
緩蝕劑:無機緩蝕劑及有機緩蝕劑;
殺菌劑:氧化性殺菌劑和非氧化性殺菌劑;
阻垢分散劑:陰離子、陽離子和非離子;
除氧劑:最常用的是亞硫酸鈉和聯氨。其中最常用的應該是混凝劑,其他藥劑在處理特定廢水時才使用。
十、污水處理用哪些化工原料?
絮凝藥劑:聚合氯化鐵、聚合氯化鋁、聚丙烯酰胺(PAM)等
脫色消毒藥劑:活性炭、次氯酸鈉、臭氧、氯氣等
重金屬捕集藥劑:DTC類、甲殼素、EDTA類等
營養源:甲醇、磷酸二氫鈉、鉀鹽、尿素等
污水處理最常用的化工原料是水處理劑,主要有以下幾種:
混凝劑:普通無機混凝劑、無機高分子混凝劑、有機高分子混凝劑和復合型混凝劑等;緩蝕劑:無機緩蝕劑及有機緩蝕劑;殺菌劑:氧化性殺菌劑和非氧化性殺菌劑;阻垢分散劑:陰離子、陽離子和非離子;除氧劑:最常用的是亞硫酸鈉和聯氨。其中最常用的應該是混凝劑,其他藥劑在處理特定廢水時才使用。
青島水天環境工程專業生產污水處理設備,你可以咨詢一下。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