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工藝詳解 污水處理工藝詳解圖
一、ubf污水處理工藝詳解?
ubf厭氧反應器控制方式,反應器的上部設置氣、固、液三相分離器,下部為污泥懸浮層區和污泥床區,廢水由反應器底部均勻泵入污泥床區,與厭氧污泥充分接觸反應,有機物被厭氧微生物分解成沼氣。
液體、氣體與固體形成混合液流上升至三相分離器,使三者很好地分離,使80﹪以上的有機物被轉化為沼氣,完成廢水處理過程。
二、a0污水處理工藝詳解?
A/O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驟組成:
步驟一:污水進水進入缺氧池;
步驟二:進入所述缺氧池的污水,由于水中有機物為復雜結構且可生化性較差,水解酸化菌利用H2O電離的H+和OH-離子將有機物分子中的C-C鍵打開,所述打開的C-C鍵一端加入H+離子,另一端加入0H-離子,所述水解酸化菌可以將長鏈水解為短鏈,支鏈水解為直鏈,環狀結構水解為直鏈或支鏈,從而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所述污水中的SS高時,水解酸化菌通過胞外粘膜將SS捕捉,用外酶水解成分子斷片,然后再進入胞內代謝,不完全的代謝可以使SS成為溶解性有機物;所述缺氧池同時具有脫氮效果;
步驟三:所述污水進入到所述好氧池內,所述好氧池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機物,處理形式至少是活性污泥池、生物接觸氧化池、SBR池、MBR池中的一種,步驟二所述溶解性有機物在好氧池內處理2-4小時后,后續出水就變清澈了;所述好氧池內的污泥回流至所述缺氧池內,所述污泥回流比為1-3;
步驟四:所述好氧池經過亞微米級膜孔的攔截,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有害微生物、顆粒雜質、懸浮物等,得到優質的中水出水。
三、mems工藝詳解?
MEMS制造工藝(Microfabrication Process)是下至納米尺度,上至毫米尺度微結構加工工藝的通稱。廣義上的MEMS制造工藝,方式十分豐富,幾乎涉及了各種現代加工技術。起源于半導體和微電子工藝,以光刻、外延、薄膜淀積、氧化、擴散、注入、濺射、蒸鍍、刻蝕、劃片和封裝等為基本工藝步驟來制造復雜三維形體的微加工技術。
四、cop工藝詳解?
COP(Chip On Pi)封裝技術可以視為專為柔性OLED屏幕定制的完美封裝方案,COP封裝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壓縮屏幕模組,但是壓縮比率越高,隨之而來的也就是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良品率。
iPhone X為了實現“無下巴”的設計,早期的良品率據說不到10%,生產10臺就會廢掉了9臺。
就時下的手機廠商而言,有魄力來對COP封裝進行無視成本的優化改良,可以說除了蘋果也就沒誰了。
未來手機發展的趨勢無疑是100%全面屏,而想要實現100%全面屏的首要條件就是COP封裝技術。
五、污水處理設備詳解?
1. 污水處理設備是用于處理城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等排放物的設備。其主要作用是將污水中的有害物質去除,達到環保要求,使其可以安全地排放或再利用。
2. 污水處理設備的設計需要考慮污水的來源、含量、性質、流量等因素。一般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方法聯合使用,以達到整體處理效果最佳。
3. 污水處理的具體步驟包括預處理、初級處理、中級處理、后級處理等多個環節。其中預處理包括格柵、沉淀池等工藝;初級處理包括調節池、活性污泥處理等工藝;中級處理包括生物膜法、MBBR等工藝;后級處理包括吸附劑、超濾、RO等工藝。
4. 在整個污水處理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處理后的污泥的處理方法。一般采用濃縮、脫水、干化等方式將污泥固化處理,以便安全地處置或后續再利用。
5. 污水處理設備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涉及到城市和部分工業生產等領域。同時,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和技術的不斷更新,污水處理設備的技術逐漸成熟,設備的性能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六、刀具涂層工藝詳解?
刀具涂層工藝主要包括熱變形、熱處理和涂層三個過程,它們是制作刀具的核心流程。
熱變形作用于刀具材料以提高其強度,熱處理采用熔點變低或熱處理工藝加固刀具材料的性能;而涂層技術可以改善刀具的耐用性和壽命。
七、鮑魚加工工藝詳解?
處理活鮑
帶殼汆水法
做法一:冷水下鍋,小火養至水冒熱氣撈出
鮑魚取肉后再烹熟收縮嚴重,也不易掌握火候和時間,采取的辦法是先把活鮑帶殼養熟再取肉,這樣可保證鮑魚肉的鮮嫩,且取肉方便,用手一摳即可。具體方法:活鮑魚帶殼刷凈,冷水下鍋(鍋中加蔥、姜),小火養5-10分鐘,發現水面開始冒熱氣、水溫燙手時撈出,此時鮑魚已斷生,撈出揭開殼,用手摳出鮑魚肉,去掉內臟即可。注:應將鮑魚養熟后再改刀,這樣再烹調也不會影響肉質的鮮嫩。
做法二:40℃下鍋 80℃撈出
方法是:鍋入清水,燒到40℃時放入帶殼鮑魚,中火繼續燒到70-80℃時,停火撈出鮑魚。鮑魚不要冷水下鍋,而是40℃時下鍋,這樣燙好的鮑魚最嫩,如果冷水下鍋,鮑魚受熱時間略長了點,肉質會老。汆后的鮑魚入菜時,加熱時間要短(比如制作燒菜,要將鮑魚最后放入,小火一起燒30秒左右即停火,如果長時間加熱仍然會影響其口感)。
做法三:冷水下鍋,中火燒至85度,再改小火汆20秒撈出
具體操作:活鮑魚帶殼冷水下鍋,中火慢慢加熱,待水溫升至85度后,換成小火煨制20秒鐘,使鮑魚殼和鮑魚肉分離,此時撈出鮑魚過涼,直接用手就能夠摳出鮑魚肉,然后撕下鮑魚黃等內臟,刷凈鮑魚側肉即可。這樣處理活鮑魚受熱均勻,不會收縮,口感鮮嫩。
直接取肉法
活著取肉不改刀
如果是做蒸菜,最好活著取肉,因為養熟后鮑魚口感最佳,再經過蒸的加熱過程,口感會變老。具體取肉方法:取肉時把小刀緊貼殼內壁,慢慢把肉撬下來,去掉鮑魚黃等雜物即可。這種方法處理的鮑魚做菜盡量不要改刀,否則口感容易老。
清湯浸泡法
清湯泡半天 鮑魚更入味
活鮑不易入味,尤其是涼拌、生吃,如何更好地入味是個問題。解決辦法是:把取下來的鮑魚肉在燒開的清湯中離火浸泡半天,既是成熟的過程也是入味的過程,效果很好。具體操作:用小刀取下鮑魚肉,去掉內臟,洗凈;清湯燒開加鹽、味精調味,關火,放入洗凈的鮑魚肉浸泡半天,待清湯晾涼后放入香菜末(如果湯太熱時放香菜末香味會很快揮發掉)即可,此時鮑魚肉已經斷生,且達到入味的效果,最適合涼拌或者生吃。
高壓法
高壓鍋壓5分鐘
具體操作:1、將鮑魚殺洗取肉,入40℃的熱水,待水溫升至70-80℃時停火撈出。2、高壓鍋內加入調好的鮑魚汁、花雕酒,然后放入活鮑魚,上汽后壓5-6分鐘,停火取出,即可烹調菜品。壓好的鮑魚口感很嫩,口味濃香,類似發好的干鮑。
高壓后再改刀
還有一種需要高壓的鮑魚即澳洲鮮鮑,澳洲鮑魚比常見的大連鮑體型要大,肉質偏厚,一般改刀后才能入菜,以便鮑魚充分入味。制作“土豆燜澳洲鮑”這道菜時,是將澳洲鮑宰殺后直接改刀成塊,然后放入高湯中燉制,結果鮑魚塊加熱后收縮幅度不一致,大小不一,賣相很不好。經過多次摸索,發現了解決方法,將澳洲鮑(帶殼)冷水下鍋,中火加熱至90℃之后,轉小火煨1分鐘,然后去殼、去內臟,宰殺制凈后放入高壓鍋中壓制2分鐘,此時澳洲鮑的肌肉組織充分舒張,不會回縮,再改刀成塊,形狀就很整齊。
汆水淋油法
鮑片用油淋一下
在處理活鮑魚時,一般只汆水不過油,用熱油燙鮑魚,這樣處理過的鮑魚顏色油亮誘人,入口脆。鮑魚肉質鮮嫩,一定要控制好油溫和油量。處理過程:1、取十多個頭的鮑魚仔,用小刀沿殼撬出肉,去掉內臟及雜質,沖洗干凈備用。2、將鮑魚切成1毫米的薄片,鍋入水燒開至80度時關火,放入鮑魚片燙水3秒鐘,撈出鮑魚片控在漏勺里,另起鍋入底油50克燒至五成熱,淋在鮑魚片上即可。此處為淋油而非潑油,油不能太多,能淋遍鮑魚片即可,否則會將鮑魚片燙老。處理整個的鮑魚也是按照同樣的方法,鮑魚汆水至裙邊剛翻花時撈出,用五成熱的油淋一下。
按摩法
按摩鮮鮑更爽脆
另類三法:蒸、燜、微波
蒸、燜、微波 不許超過4分鐘
原殼蒸:將帶殼的活鮑魚刷掉黑膜,不去內臟,直接入蒸籠旺火蒸4分鐘(因為鮑魚帶殼,所以蒸的時間略長一點),蒸到“能很容易將鮑魚的肉摳下來”為準,取出鮑魚,趁熱放入盆中,倒入自來水,此時就可以去內臟取肉了。鮑魚遇到冷自來水,其肉質會猛然一緊,鮮味就封在肉里了。這種方法的好處是能夠批量處理活鮑魚。
微波爐:將帶殼活鮑魚刷掉黑膜,入微波爐高火打3分鐘,取出入盆,加入自來水,取肉去內臟即可。這種方法簡單快捷,不占用爐灶,而且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是由內到外受熱,其鮮味不流失。但是此法不能大批量加工活鮑魚。
炒鍋燜:將帶殼活鮑魚刷掉黑膜,排入普通的炒鍋中,不要加水,蓋上蓋子,開中火燜燒4分鐘,加熱過程中鮑魚會吐出一部分海水,但是鮮味不會流失,其肉質也很鮮嫩。這種方法適合家用。
以上三種方法加工的活鮑魚口感都是鮮嫩,原汁原味。由于是帶殼加熱,鮑魚肉不會收縮。
先汆后煲法
去殼汆水再用砂鍋煲15分鐘
具體操作:1、將鮑魚宰殺,取肉洗凈,入40℃的熱水,待水溫升至70-80℃時停火撈出。2、砂鍋內放入調好的鮑魚汁、適量的花雕酒(花雕酒可去腥提鮮)燒開,下鮑魚小火煲15分鐘左右至軟(用指甲掐鮑魚,很容易掐動),撈出即可烹調入菜。用這種方法煲好的鮑魚肉軟嫩,香味足。
肉質變化三部曲:軟——硬——軟
一般去殼的活鮑魚受熱后其肉質變化分為三個階段:加熱3分鐘,口感鮮嫩;加熱4-10分鐘,變硬、變老;加熱10分鐘之后,鮑魚又變得軟嫩。另外,活鮑魚還有一個特性:加熱后的鮑魚只要已經取出放涼,它的肉質就定性了,再將其入菜加熱,它也不會收縮、變硬了。根據這個特性,鮑魚的加工方式分兩類:1、將鮑魚短時間加熱之后入菜(加熱時間在4分鐘以內),取其鮮嫩口感。2、將鮑魚長時間加熱,比如高壓、砂鍋煲等,將其加熱到香軟嫩,這樣處理后的活鮑魚口感類似發好的干鮑。
八、醬香工藝詳解?
醬香型白酒的核心工藝是回沙工藝,即每輪酒醅都潑入上輪尾酒,回窖發酵,加強產香。酒尾用量應根據上一輪產酒好壞,堆集時醅子的干濕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每窖酒醅潑酒15kg以上,隨著發酵輪次的增加,逐漸減少潑入的酒量,最后丟糟不潑尾酒。
九、高爐脫硫工藝詳解?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爐煤氣的脫硫工藝。
所述的一種高爐煤氣的脫硫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冷卻降溫:首先將含有含硫化合物的高爐煤氣冷卻降溫,所述含硫化合物包括硫化氫和羰基硫;
S2分子篩吸附:準備兩個相同的填充有分子篩樹脂的吸附塔,記為吸附塔A和吸附塔B;步驟S1冷卻后的高爐煤氣通入到吸附塔A內進行對含硫化合物的吸附,從吸附塔A出口排出吸附脫硫干凈的高爐煤氣,當吸附塔A出口高爐煤氣中的硫元素濃度達到5mg/m3時,將高爐煤氣切換通入至吸附塔B內繼續進行吸附,同時停止吸附塔A的使用;
S3分子篩再生:將經吸附塔A或吸附塔B吸附脫硫干凈的高爐煤氣分出一股分支氣流,將所述分支氣流導出加熱形成150~250℃的高溫氣流后,通入到吸附塔A內進行高溫脫附再生,吸附塔A內吸附的含硫化合物在高溫氣流的作用下脫附并隨高溫氣流從吸附塔A內流出,再生后的吸附塔A降溫備用;再生后的吸附塔A可與吸附塔B交替使用,實現高爐煤氣中的含硫化合物的連續化脫除;
S4含硫化合物回收:步驟S3從吸附塔A內流出的含有含硫化合物的高溫氣流再經含硫化合物的回收過程,得到含硫物質及脫硫干凈的高爐煤氣,即脫硫工藝完成。
所述的一種高爐煤氣的脫硫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1的具體步驟為:采用組合式冷卻塔對高爐煤氣進行降溫,其中高爐煤氣通過組合式冷卻塔的管間,冷卻水通過組合式冷卻塔的管外,將高溫煤氣冷卻至30~50℃。
所述的一種高爐煤氣的脫硫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在吸附塔A內進行含硫化合物吸附的溫度為0~80℃。
所述的一種高爐煤氣的脫硫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分支氣流在吸附塔A內的體積流量,是步驟S2中高爐煤氣在吸附塔A內的體積流量的5~10%。
所述的一種高爐煤氣的脫硫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再生后的吸附塔A降溫至0~80℃,備用。
所述的一種高爐煤氣的脫硫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從吸附塔A內流出的高溫氣流中的硫元素濃度達到30mg/m3以下時,記為吸附塔A再生完成。
所述的一種高爐煤氣的脫硫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硫化合物回收的具體過程如下:
1)水解轉化:步驟S3從吸附塔A內流出的含有含硫化合物的高溫氣流通入到高效脫硫劑溶液中進行水解轉化反應,將含硫化合物中的大部分羰基硫轉化為硫化氫,得到含有硫化氫和小部分羰基硫的混合氣;
2)吸收:脫硫貧液為堿性溶液,脫硫貧液均勻噴淋入脫硫塔的填料內;步驟1)所得混合氣冷卻至40℃以下后,通入到脫硫塔內,與脫硫貧液逆向接觸,所述混合氣中的硫化氫及小部分未轉化的羰基硫被脫硫貧液吸收,脫硫貧液變為富硫吸收液并從脫硫塔底部流出,氣體變為脫硫干凈的標準高爐煤氣并從脫硫塔頂部排出;
3)富液再生:步驟2)從脫硫塔的底部排出的富硫吸收液通過循環泵加壓后送至噴射器中,在噴射器的射流作用下帶入空氣進入富硫吸收液,帶入空氣的富硫吸收液噴射進入氧化塔中,硫化氫和小部分羰基硫與帶入富硫吸收液中的氧進行強氧化反應,得到硫泡沫和再生貧液;再生貧液可返回至步驟1)用作吸收過程,實現脫硫貧液的循環利用;
4)制備硫磺:步驟3)所得硫泡沫壓濾脫水后,干燥,然后進行熔硫,即得到硫磺產品。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針對現有技術中高爐煤氣中含硫化合物濃度不足,直接進行濕法脫硫時,含硫的高爐煤氣的通入風量較大,脫硫設備也要設計相應大的尺寸,勢必增加設備的投資成本;而且脫硫風量較大時操作時的壓力也較大,進一步提高操作成本,脫硫效率較低。但是,本發明利用分子篩樹脂對高爐煤氣中的含硫化合物進行吸附,預先得到含硫量合格的標準高爐煤氣,含硫化合物在吸附塔A內富集,當吸附塔A出口氣體含硫量達到一定程度時,記為吸附塔A需要進行再生,取另一個吸附塔B繼續對含硫化合物進行吸附,以保證生產的連續性進行。然后將含硫量合格的標準高爐煤氣分出一股較小的分支氣流,加熱,通入到吸附塔A內進行高溫再生(選取含硫量合格的標準高爐煤氣作為再生氣體可較大程度的降低生產成本,系統內不能有空氣進入,通入氮氣等惰性氣體會導致額外增加生產成本),由于高溫再生時的氣量很小,含硫化合物富集到所述分支氣流中,得到含有含硫化合物的高溫氣流,此高溫氣流中的硫濃度較高,此時再濕式氧化法脫硫工藝可大大提高脫硫效率,且所述高溫氣流的氣量較小,可大大降低濕式氧化法脫硫工藝的設備成本和操作成本,進而降低整個過程的生產成本。
(2)脫硫系統的設計脫硫效率應滿足當前環保和化工產品的要求。進行多種硫化氫、羰基硫脫除工藝論證,采用的脫硫工藝應具有技術先進、成熟,設備可靠,性價比高的特點,選擇最適合的脫硫工藝,本發明采用新型分子篩樹脂吸附+濕式氧化法脫硫工藝;本發明的方法,實現了硫資源回收利用,脫硫工程力求工藝流程布置合理、操作安全、簡便,且維護工作量小;
(3)脫硫系統應能持續穩定運行,系統的啟停和正常運行應不影響高爐系統的安全生產,對高爐的性能影響最小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此。
以下實施例中,分子篩樹脂為13x分子篩;
所述高效脫硫劑溶液為脫硫催化劑888的堿溶液,溶液pH值約為8.2,所述脫硫催化劑888購自于長春東獅科貿實業有限公司。
實施例1:
一種高爐煤氣的脫硫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冷卻降溫:首先將含有含硫化合物的高爐煤氣冷卻降溫至40℃,所述含硫化合物包括硫化氫和羰基硫,高爐煤氣中硫化氫和羰基硫的濃度分別為50mg/m3和300mg/m3;
S2分子篩吸附:準備兩個相同的填充有分子篩樹脂的吸附塔,記為吸附塔A和吸附塔B;步驟S1冷卻后的高爐煤氣通入到吸附塔A內進行含硫化合物的吸附(吸附溫度在20~40℃下),從吸附塔A出口排出吸附脫硫干凈的高爐煤氣,當吸附塔A出口高爐煤氣中的硫元素濃度達到5mg/m3時,將高爐煤氣切換通入至吸附塔B內繼續進行吸附,同時停止吸附塔A的使用;
S3分子篩再生:將一股脫硫干凈的高爐煤氣導出加熱至200℃的高溫氣流后,通入到吸附塔A內進行高溫脫附再生(所述高溫氣流在吸附塔A內的體積流量,是步驟S2中高爐煤氣在吸附塔A內體積流量的7%),吸附塔A內吸附的含硫化合物在高溫氣流的作用下脫附并隨高溫氣流從吸附塔A內流出,當吸附塔A出口氣體的含硫量降低到30mg/m3時,記為吸附塔A再生完成,再生后的吸附塔A降溫至20~40℃備用;再生后的吸附塔A可與吸附塔B交替使用,實現高爐煤氣中的含硫化合物的連續化脫除;
S4水解轉化:步驟S3從吸附塔A內流出的含有含硫化合物的高溫氣流通入到高效脫硫劑溶液中進行水解轉化反應,在所述高效脫硫劑的催化作用下,將含硫化合物中的大部分羰基硫轉化為硫化氫,得到含有硫化氫和小部分羰基硫的混合氣,所述混合氣中的羰基硫濃度在5mg/m3以下;
S5吸收:脫硫貧液為堿性溶液(所述堿性溶液pH值大約11~12),脫硫貧液均勻噴淋入脫硫塔的填料內;步驟S4所得混合氣冷卻至40℃以下后從脫硫塔的下部通入,與脫硫貧液逆向接觸(于室溫下進行吸收),硫化氫及小部分未轉化的羰基硫被脫硫貧液吸收,脫硫貧液變為富硫吸收液并從脫硫塔底部流出,氣體變為脫硫干凈的標準高爐煤氣并從脫硫塔頂部排出(從脫硫塔頂部排出的氣體含硫量在5mg/m3以下);
S6富液再生:步驟S5從脫硫塔的底部排出的富硫吸收液通過循環泵加壓后送至噴射器中(噴射器的噴射流速控制在200mL/min以上),在噴射器的射流作用下帶入空氣進入富硫吸收液,帶入空氣的富硫吸收液噴射進入氧化塔中,硫化氫和小部分羰基硫與帶入富硫吸收液中的氧進行強氧化反應,得到硫泡沫和再生貧液;所述再生貧液可返回至步驟S4用作吸收過程(所述再生貧液中的含硫量在1g/L以下),實現脫硫貧液的循環利用;
S7制備硫磺:步驟S6所得硫泡沫壓濾脫水后,干燥,然后進行熔硫,雜質被除去。熔融的硫磺放到硫錠模中成型,冷卻后作為硫磺塊產品,用于市售。
十、污水處理工藝巴顛甫工藝?
bardenpho工藝采用兩級a/o工藝組成,共有4個反應池,具有較高的脫氮效率,在國內外實際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但隨著水處理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排放標準的日益嚴格,目前實際運行過程中逐漸暴露了bardenpho工藝存在的缺點:
①該工藝的除磷功能較弱,需輔助化學除磷;
②不能充分利用原水碳源,在處理碳氮比低的廢水時,需要外加碳源,增加污水處理費用;
③能耗較大;
④缺氧區和好氧區布置死板,不能靈活增減容積。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