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14年代測定法
碳14年代測定法是根據碳14衰變程度來計算出,這一原理通常用來測定古生物化石的年代。又稱“碳14年代測定法”或“放射性碳定年法”。
原理:
放射性碳或碳14是碳元素的不穩定和弱放射性的同位素。穩定同位素是氏罩碳12和碳13。
碳14的衰變需要幾千年,正是大自然的這種神奇,形成了放射性碳定年的基本原理,使碳14分析成為揭示過去的有力工具。在放射性碳定年過程中,首先分析樣品中遺留的碳14。
主要方法:
有三種主要技術用于測量任何給定樣品的碳14含量:氣體正比計數、液殲螞鬧體閃爍計數(LSC)和加速器質譜[AMS]。
氣體正比計數是一種計算給定樣品發射的β粒子的傳統放射性定年技術。
液體閃物或爍計數是另一種放射性碳定年技術,曾經在20世紀60年代流行。
加速器質譜[AMS]是一種現代化的放射性碳定年法,被認為是衡量樣品的放射性碳含量更為有效的方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