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風險預警體系方案?
一是切實化解土壤環境污染風險。完善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嚴格實施準入管理,有效防范人居環境風險,確保污染地塊按國家要求基本實現安全利用。
二是切實化解水環境污染風險。扎實推動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專項整治、珊珀湖治理等涉水專項工作。緊盯沅水、澧水等重點流域,科學制定并嚴格落實整治方案。定期召開水環境質量會商會,及時對存在問題的區縣市進行預警、通報和約談。
三是切實化解大氣環境污染風險。扎實推進工業爐窯污染治理、重點企業無組織排放治理、VOCs末端污染治理。加強對全市大氣污染源監控,做好空氣質量和氣象條件的日常監測,科學預警并及時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響應體系。
四是切實化解生態環境破壞風險。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依法依規嚴格管控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嚴厲查處和整治一批生態破壞的突出問題。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