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污水處理規劃(城鎮污水處理規劃方案)
一、城鎮污水處理標準?
根據污染物的來源及性質,將污染物控制項目分為基本控制項目和選擇控制項目兩類。基本控制項目主要包括影響水環境和城鎮污水處理廠一般處理工藝可以去除的常規污染物,以及部分一類污染物,共19項。選擇控制項目包括對環境有較長期影響或毒性較大的污染物,共計43項。
4.1.1.2基本控制項目必須執行。選擇控制項目,由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污水處理廠接納的工業污染物的類別和水環境質量要求選擇控制。
4.1.2標準分級
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排入地表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以及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將基本控制項目的常規污染物標準值分為一級標準、二級標準、三級標準。一級標準分為A標準和B標準。部分一類污染物和選擇控制項目不分級。
4.1.2.1一級標準的A標準是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作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當污水處理廠出水引入稀釋能力較小的河湖作為城鎮景觀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時,執行一級標準的A標準。
4.1.2.2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Ⅲ類功能水域(劃定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
、GB3097海水二類功能水域和湖、庫等封閉或半封閉水域時,執行一級標準的B標準。
4.1.2.3
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Ⅳ、Ⅴ類功能水域或GB3097海水三、四類功能海域,執行二級標準。
4.1.2.4非重點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護區的建制鎮的污水處理廠,根據當地經濟條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級強化處理工藝時,執行三級標準。但必須預留二級處理設施的位置,分期達到二級標準。
4.1.3標準值
4.1.3.1
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基本控制項目,執行表1和表2的規定。
4.1.3.2選擇控制項目按表3的規定執行。
4.1.4取樣與監測
4.1.4.1水質取樣在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末端排放口。在排放口應設污水水量自動計量裝置、自動比例采樣裝置,PH、水溫、COD等主要水質指標應安裝在線監測裝置。
4.1.4.2取樣頻率為至少每兩小時一次,取24h混合樣,以日均值計。
4.1.4.3監測分析方法按表4或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認定的替代方法、等效方法執行。
4.2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4.2.1標準分級
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所在地區的大氣環境質量要求和大氣污染物治理技術和設施條件,將標準分為三級。
4.2.1.1位于GB3095一類區的所有(包括現有和新建、改建、擴建)城鎮污水處理廠,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執行一級標準。
二、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管理,保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運行,防治城鎮水污染和內澇災害,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保護環境,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規劃,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維護與保護,向城鎮排水設施排水與污水處理,以及城鎮內澇防治,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工作的領導,并將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第四條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應當遵循尊重自然、統籌規劃、配套建設、保障安全、綜合利用的原則。
第五條 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指導監督全國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主管部門(以下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監督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六條 國家鼓勵采取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鼓勵、支持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的技術、工藝、設備和材料,促進污水的再生利用和污泥、雨水的資源化利用,提高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 能力。
第二章 規劃與建設
第七條 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編制全國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明確全國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中長期發展目標、發展戰略、布局、任務以及保障措施等 。 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以及地理、氣候特征,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明確排水與污水處理目標與標準,排水量與排水模式,污水 處理與再生利用、污泥處理處置要求,排澇措施,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的規模、布局、建設時序和建設用地以及保障措施等;易發生內澇的城市、鎮,還應當編制城鎮內澇防治專項規劃 ,并納入本行政區域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
第八條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的編制,應當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水污染防治規劃和防洪規劃,并與城鎮開發建設、道路、綠地、水系等專項規 劃相銜接。 城鎮內澇防治專項規劃的編制,應當根據城鎮人口與規模、降雨規律、暴雨內澇風險等因素,合理確定內澇防治目標和要求,充分利用自然生態系統,提高雨水滯滲、調蓄和排放能力。
第九條 城鎮排水主管部門應當將編制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備案。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一經批準公布,應當嚴格執行;因經濟社會發展確需修改的,應當按照原審批程序報送審批。
第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的要求,加大對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維護的投入。
第十一條 城鄉規劃和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確定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用地,不得擅自改變用途。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依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合理確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標準,統籌安排管網、泵站、污水處理廠以及污泥處 理處置、再生水利用、雨水調蓄和排放等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 城鎮新區的開發和建設,應當按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確定的建設時序,優先安排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未建或者已建但未達到國家有關標準的,應當按照 年度改造計劃進行改造,提高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能力。
第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城鎮排澇要求,結合城鎮用地性質和條件,加強雨水管網、泵站以及雨水調蓄、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等設施建設和改造。 新建、改建、擴建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應當配套建設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增加綠地、砂石地面、可滲透路面和自然地面對雨水的滯滲能力,利用建筑物、停車場、廣場、道路等建設雨水收集利 用設施,削減雨水徑流,提高城鎮內澇防治能力。 新區建設與舊城區改建,應當按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確定的雨水徑流控制要求建設相關設施。
三、城鎮建設規劃用地是什么?
城市用地是城市規劃區范圍內賦以一定用途和功能的土地的統稱。是用于城市建設和滿足城市機能運轉所需要的土地。城市建設用地是指城市用地分類中的居住用地、公共設施用地、工業用地、倉儲用地、對外交通用地、道路廣場用地、市政公共設施用地、綠地和特殊用地的總稱,不包括水域和其他用地。城市用地包括城市建設用地和非建設用地。
四、蘭州新型城鎮化規劃
主要內容包括發展基礎和發展環境、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城鎮化布局體系、發展重點和保障措施等五個方面。
規劃提出到2020年,把蘭州建設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區域性特大城市,把榆中縣、永登縣、紅古區、皋蘭縣建成功能完善、發展強勁的小城市,把鄉鎮建成各具特色的產業和人口集聚中心。建成10個省級名鎮、200個左右的美麗鄉村示范村。
五、城鎮規劃的課程有哪些?
1、專業基礎課簡介
(1)測量學:了解測量儀器的使用、測量誤差、地形圖及應用、園林道路測量基本知識;會小范圍的測繪、地形圖的應用;掌握羅盤儀、水準儀、經緯儀的操作技能及與本專業有關的工程測量技術。
(2)園林制圖:主要掌握制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畫法幾何、投影圖、軸測圖、陰影和透視投影。
(3)植物學及生理生化:學習植物學基本知識,識別常見植物,弄清植物生長的規律,主要生化過程及其與外界環境條件的關系。
(4)土壤營養診斷與配方施肥:學習土壤結構、士壤營養構成及診斷方法,掌握配方施肥方法。
(5)計算機輔助設計:在城鎮規劃中CAD PHOTOSHOP 3D軟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及在效果圖制圖中的作用。
(10)園林生態學:學習生態學的基本知識,園林生態系統的組成類型,結構功能,植物與環境相互關系。掌握園林植物的生態配置與造景,園林生態系統的管理、規劃設計及其評價。
2、專業(技能)課簡介
(1)城市規劃初步:城市、城市規劃、城市性質、人口、用地、組成要素等基本理論知識、城市規劃的編制過程、內容、方法和程序以及相關政策法規。
(2)建筑設計:建筑的基本知識、中國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單體建筑的設計及平面圖、立面圖、透視圖的設計和畫法。
城鎮體系規劃:區域規劃的基本知識、綜合分析體系中的城市相關問題、協調解決城市問題。
(3)城鎮總體規劃:城鎮中各種用地的安排、解決城鎮發展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4)城鎮景觀設計:城市景觀的構成、中外優秀城市景觀設計的事例介紹、城市景觀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技法。
(5)城市園林生態學:群落與各生態因子間的相互作用規律、生態系統的結構特征及要素間的物質、能量循環和轉化功能、發生、發展規律及調控原理。
(6)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城市規劃法規及相關法規的學習、城市規劃管理的方法、途徑、步驟、程序及相關法規。
(7)觀賞樹木學:學習觀賞樹木分類、習性、繁殖、觀賞特性。掌握觀賞樹木在園林中的應用。
(8)花卉栽培與應用:學習花木繁殖、育苗、養護技術,溫棚花木的管理等,掌握花卉栽培方法,插花技術、花藝設計。
(9)盆景與插花:了解盆景造型藝術的基本理論和手法,盆景材料 選配、制作、陳列和管護;掌握插花技術、花藝設計。
(10)城市及居住區規劃:主要講述城鎮居民點與區域規劃的關系,城鎮規劃基礎資料的調查分析與城鎮用地適用性評定,居住區與城鎮中心的詳細規劃,園林綠地規劃以及舊居住區改建規劃等
3、實踐(環節)課簡介
(1)實驗與教學實習:要求學生掌握園林植物識別及花卉應用配置,園林風景寫生,測量學、繪畫教學實習城鎮園林風景寫生;
(2)專業綜合能力實習:城鎮綠化的規劃設計、施工、養護的技能 ,盆景制作與插花技術,應用計算機畫出城鎮綠地設計圖,園林平面設計圖,使用CAD PHOTOSHOP 3D軟件的基本方法繪制城市建筑設計圖和工程施工圖,園林產品營銷、小區物業管理等。
(3)城市及居住區規劃城鎮規劃設計及制圖實習
5、專業選修課簡介
(1)草坪學:了解草坪種植的基本知識,各類草種的形態、生長習性以及在園林綠化、景觀設計中的作用;掌握草坪建植、養護的知識和技能。
(2)植物學:學習植物學基本知識,識別常見植物,弄清植物生長的規律,主要生化過程及其與外界環境條件的關系
(3)城市規劃與管理: 了解城市規劃與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現代企業管理的一般原則和各種實際操作方案,學會園林 企業管理工作計劃的編制。
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等級考試證書
全國大學英語等級四級成績報告單
高級風景園林規劃工、城市景觀規劃師、工程預算員、城規 CAD、Photoshop、3Dmax 等級證書
六、城鎮體系規劃與總體規劃的區別?
城鎮體系規劃屬于區域規劃,是一定區域范圍內的城鎮分布與發展規劃,即城市及其相關地區的規劃。
總體規劃一般是指城市總體規劃,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歷史情況、現狀特點,統籌兼顧、綜合部署,為確定城市的規模和發展方向,實現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內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我國已經形成一套由國土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城市分區規劃→城市詳細規劃等組成的空間規劃系列。
城鎮體系規劃處在銜接國土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地位。城鎮體系規劃既是城市規劃的組成部分,又是區域國土規劃的組成部分。簡而言之,城鎮體系規劃屬于區域規劃,也是城市總體規劃的依據和上層規劃,區域規劃和城鎮體系規劃都是總規的依據。
七、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適用范圍明確規定為:專門針對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廢氣、污泥污染物排放制定的國家專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適用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排放、廢氣的排放和污泥處置的排放與控制管理。根據國家綜合排放標準與國家專業排放標準不交叉執行的原則,本標準實施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廢氣和污泥的排放不再執行綜合排放標準。污水處理廠噪音控制仍執行國家或地方的噪音控制標準。
表1《標準》基本控制項目最高允許排放濃度(日均值)
項目基本控制項目一級標準二級標準三級標準
A標準B標準
1化學需氧量(COD)(mg/L)50/6060/60100/120120
2生化需氧量(BOD)(mg/L)10/2020/2030/3060
3懸浮物(SS)(mg/L)10/2020/2030/3050
4動植物油(mg/L)1/203/205/2020
5石油類(mg/L)1/103/105/1015
6陰離子表面活性劑(mg/L)0.5/51/52/55
7總氮(以N計)(mg/L)15/-20/---
8氨氮(以N計)(mg/L)5(8)/158(15)/1525(30)/25-
9總磷(以P計)(mg/L)1/0.51.5/0.53/15
10色度/稀釋倍數30/5030/5040/8050
12糞大腸菌群數(個/L)103/-104/-104/-
八、1噸城鎮污水處理成本?
根據已建、在建污水廠的實際情況,噸水造價一般在1500~2000元之間,運行費在0.8~1.4元/噸之間,即建成一座日處理50萬噸污水的城市污水廠,一次性投資費用約在7.5億至10億元,年運行費需數千萬元甚至達億元。以如此龐大的投資和運行費用在全國各城市投建城市污水廠,對于經濟尚不發達的我國來言是不堪重負的。
九、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綱要?
新型城鎮化規劃綱要基本內容如下:
國家發展城鎮化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城鎮化的發展水平,提高城市化的發展進程,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合理利用規劃土地資源,按照進度有條件的,有序的,推進農民的城市化進程,按照規劃進行科學的建設,城市逐步的發展,城市經濟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十、城鎮規劃內林地可以建設嗎?
城鎮規劃內林地是不可以建設的,規劃內的林地只有植樹造林綠化環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用作搞設,因為規劃了的林地也受法律保護,確需要更改規劃林地搞建設,也必須要由當地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及縣級以土地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后才可建設。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