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吸進和呼出的氣體是一樣的嗎?可以用怎樣的實驗來證明?
人吸進和呼出的氣體是一樣的嗎?可以用怎樣的實驗來證明?
空氣中主要是氮氣和氧氣,所以人吸進去的是氮氣和氧氣,氧氣在肺部與體內二氧化碳交換后,二氧化碳與氮氣就一起呼出來了。中學化學課有個實驗,玻璃瓶裝滿氫氧化鈣石灰水,人通過一根吸管不停向里面吹氣,石灰水變混濁證明呼出來的氣體有二氧化碳。
不一樣。吸進去的空氣氧氣占21%,二氧化碳0.3%(微量)。而呼出氣體二氧化碳比例很高,含氧量很低。可以用空氣與呼出氣體,同時吹入兩個成有澄清石灰水的燒瓶,會發現吹入呼出氣體的石灰水很快變得混濁。
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標準是什么?
室內二氧化碳濃度的標準是低于1000ppm。一個成年人在安靜狀態下,每個罩中小時可呼出約22.6升的二氧化碳,兒童呼出量約為成人的一半。人的活動,是室內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
二氧化碳濃度與人體的生理反應:
350~450ppm,與室外環境相同,無強烈反應。
350~1000ppm,感覺空氣清洗,呼吸順暢。
1000~2000pm,感覺空氣渾濁,并開始覺得昏昏欲睡。
二氧化碳含量的標準
相關室內二氧化碳含量的標準常用的有三個。其一,是《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 18883-2002。其二,則是《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衛生標準》GB/T 17094-1997。其三,就是《公共場所衛生指標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前兩個標準為國家推薦標準,而后一個標準為國家強制性標準。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提到,室內二氧化碳CO2參數需小于標準值0.10%,檢驗標準來源《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第2部分:化學污染物》GB/T 18204.24,檢驗方法為:不分光紅外線氣體分析法、氣相則悶激色譜法和容量滴定法。
《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衛生標準》中提到,室內二氧化碳CO2標準值≤0.10%(2000mg/m3),標準中具體羅列了檢驗原理為根據比爾定律和二氧化碳對紅外線有選擇性吸收的原理。檢驗儀器為:便攜式紅外二氧化碳監測儀和二氧化碳標準氣體。
《公共場所衛生指標及限值要求》中規定,對于睡眠、休息需求的公共場所,室內二氧化碳CO2濃度不應大于0.1%;其他孫襪場所,室內二氧化碳CO2濃度不應大于0.15%。檢驗標準來源根據《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GB/T 18204。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出現了兩種單位,一種是0.10%,另一種是2000mg/m3。其實,0.10%也可以表達為1000ppm,因為ppm表達的就是百萬分之幾的意思。而mg/m3表達的是毫克/立方米。其兩者可以進行換算,但要涉及二氧化碳的分子量和溫度要素及其他一些影響因素。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