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
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污染源監管,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與排污許可證制度和排污收費制度,預防污染事故,提高環境管理科學化、信息化水平,根據《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和《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等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監督管理。?
重點污染源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和噪聲排放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管理和運行維護,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自動監控系統,由自動監控設備和監控中心組成。?
自動監控設備是指在污染源現場安裝的用于監控、監測污染物排放的儀器、流量(速)計、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記錄儀和數據采集傳輸儀等儀器、儀表,是污染防治設施的組成部分。?
監控中心是指環境保護部門通過通信傳輸線路與自動監控設備連接用于對重點污染源實施自動監控的計算機軟件和設備等。?
第四條?自動監控系統經環境保護部門檢查合格并正常運行的,其數據作為環境保護部門進行排污申報核定、排污許可證發放、總量控制、環境統計、排污費征收和現場環境執法等環境監督管理的依據,并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第五條?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負責指導全國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制定有關工作制度和技術規范。?
地方環境保護部門根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的要求按照統籌規劃、保證重點、兼顧一般、量力而行的原則,確定需要自動監控的重點污染源,制定工作計劃。?
第六條?環境監察機構負責以下工作:?
(一)參與制定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二)核實自動監控設備的選用、安裝、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三)對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運行和維護等進行監督檢查;?
(四)本行政區域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聯網監控管理;?
(五)核定自動監控數據,并向同級環境保護部門和上級環境監察機構等聯網報送;?
(六)對不按照規定建立或者擅自拆除、閑置、關閉及不正常使用自動監控系統的排污單位提出依法處罰的意見。?
第七條?環境監測機構負責以下工作:?
(一)指導自動監控設備的選用、安裝和使用;?
(二)對自動監控設備進行定期比對監測,提出自動監控數據有效性的意見。?
第八條?環境信息機構負責以下工作:?
(一)指導自動監控系統的軟件開發;?
(二)指導自動監控系統的聯網,核實自動監控系統的聯網是否符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定的技術規范;?
(三)協助環境監察機構對自動監控系統的聯網運行進行維護管理。?
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自動監控系統的義務,并有權對閑置、拆除、破壞以及擅自改動自動監控系統參數和數據等不正常使用自動監控系統的行為進行舉報。
?
監測年終工作總結
監測年終工作總結范文(通用5篇)
時光匆匆,我們在忙碌中奔走,不經意間我們又到了歲末年終,回顧這一年來的工作生活,想必大家收獲不少吧,該總結這一年的得與失,為下一年的工作奠定基礎了。千萬不能認為年終總結隨便應付就可以,這是展現表達力的機會,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監測年終工作總結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監測年終工作總結1 依據北京市環保局下達的《20xx年北京市區、縣環境監測計劃任務書》和延慶縣環境保護局工作計劃的要求,監測站完成了20xx年一季度的監測任務,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監測工作完成情況
(一)環境質量監測
地表水監測:對8個地表水斷面進行了每月一次的例行水質檢測,包括24個基本項目和7個補充項目。
降塵監測:對18個市控和鄉鎮考核監測點位進行了3次降塵監測。
(二)污染源監督性監測
依據北京市環保局下發的《20xx年北京市區、縣環境監測計劃任務書》要求,監測站對我縣國控、市控重點污染源進行了監督性監測。包括2個廢水國控污染源、4個廢氣市控重點污染源的相應項目的監測分析。截止到3月底,已完成廢水污染源單位監測28家次,廢氣污染源單位監測17家次。配合局監察隊,完成了北京華都陽光食品有限公司的污水處理站及永寧鎮污水處理廠進出水水質監測。
(三)出具報告及數據上報情況
共向監測中心及局相關科室報出監測數據977個,其中地表水檢測數據460個、降塵檢測數據58個、污水數據373個、垃圾場廠界大氣、滲濾液、鍋爐等檢測數據86個。
二、實驗室資質認定迎審準備工作
監測站從1月開始進行20xx年實驗室資質認定復評審迎審準備工作。針對今年內審及管理評審查出的不符合項進行了積極整改,對實驗室環境、儀器設備、檔案文件等進行了檢查,為復評審工作打好基礎。
三、環境質量報告書和污染源年報編寫工作
按市局質量報告書編寫大綱要求,正在編寫20xx年延慶縣環境質量報告書。
按市局《污染源監測年報》編寫大綱要求,完成《延慶縣20xx年污染源監測年報》編寫工作。
四、合格證考核工作
按市局要求上報20xx年度持證上崗考核計劃。開展20xx年度環境監測人員持證上崗考核自考工作,于3月x日前完成理論考試和實操考核。
五、近期工作安排
(一)在做好例行監測和監督性監測工作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延慶縣濕地保護區生態環境監測工作。
(二)做好計量認證前期相關準備和持證上崗考核抽考工作,計量認證完成后做好相應的整改工作。
(三)做好生物實驗室的硬件建設工作。
(四)做好臨時性監測工作及重大建設項目的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監測工作。
監測年終工作總結2 土壤監測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經常性的農業基礎工作,是土肥站的一項最基本的公益性職能,是土肥事業的核心。大田土壤監測是在農戶自主耕作的條件下,定田定期調查了解其施肥狀況、產量水平以及測定土壤養分變化情況并統計分析等,研究土壤的肥力動態變化規律,為合理利用日趨緊張的土壤資源、保護不斷下降的土壤地力、培肥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和科學指導農業生產提供第一手最寶貴的資料。
我市共有耕地57萬畝,是個典型的農業大市。我市土壤監測工作始于1990年,在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和株洲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的指導下,已持續監測18年。現將20xx年監測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1、布點:全市共計25個大田土壤監測點,其中15個水稻監測點,1個糧食作物(玉米)監測點,4個經濟作物監測點和5個蔬菜作物監測點。分布在醴陵的東、南、西、北10個鄉鎮13村18組,總面積124.04畝。
2、土種:選擇了我市有代表性的6個土種,其中紅黃泥田6個,紫泥田3個,麻沙泥田3個,黃泥田2個,河沙泥田9個,紅壤2個。
二、監測結果
1、種植利用情況
今年我市有8個監測點的耕作制度為稻閑,7個監測點為稻稻閑,1個監測點為春玉米秋玉米-冬閑,1個監測點為苗木,1個監測點為西瓜-冬閑,2個監測點為葡萄,5個監測點為種植蔬菜。
2、產量情況
15個種植水稻的監測點稻谷平均產量為551.68kg/畝,其中早(中)稻平均產量為565.68kg/畝,晚稻平均產量為537.67kg/畝。
此外,玉米(鮮棒)產量為735.75kg/畝,葡萄產量為2182.8kg/畝,茄子產量為3560kg/畝,百合產量為1077.5kg/畝,菜藕產量為2690kg/畝,芋頭產量為1800kg/畝。
3、施肥水平和結構⑴有機肥施用實物量:
①水稻:據全市15個水稻監測點資料統計,今年平均每畝(全年)有機肥施用實物量為175.3(其中早、中稻122kg,晚稻53.3kg)。
②其他作物:
苗木: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0;
玉米: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2100kg/畝,其中豬糞尿1800kg/畝,秸稈300kg/畝;
西瓜: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0;
葡萄: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1750kg/畝,其中豬糞尿1500kg/畝,人糞250kg/畝。
菜藕: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0;
芋頭:有機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1000kg/畝,豬糞尿1000kg/畝。⑵無機肥施用施物量:
①水稻:每畝化肥全年施肥量為63.64kg/畝,(其中早稻66.5kg/畝,晚稻60.7kg/畝),單質肥料中氮肥用量為16.97/畝,磷肥用量為11.79kg/畝,鉀肥用量為7.29kg/畝,復混肥每畝用量為30.57。
②其他作物:
苗木: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140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15kg/畝,磷肥施用量為110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15kg/畝;
玉米: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220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65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55kg/畝,復混肥施用量為100kg/畝;
西瓜: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110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30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30kg/畝,復合肥施用量為50kg/畝。
葡萄: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220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2.5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17.5kg/畝,復合肥施用量為200kg/畝。
茄子: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98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32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16kg/畝,復合肥施用量為50kg/畝。
百合: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65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2.5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12.5kg/畝,復合肥施用量為50kg/畝。
菜藕: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77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12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15kg/畝,復合肥施用量為50kg/畝。
芋頭:化肥年施用總實物量為72kg/畝,其中單質氮肥施用量為12kg/畝,單質鉀肥施用量為10kg/畝,復合肥施用量為50kg/畝。
⑶純養分量:
①水稻:每畝單季施肥折合純N、P、K分別為12.17、1.24、7.38,其純N:P:K=1:0.1:0.61.
②其他作物:
苗木:每畝單季施肥折合純N、P、K分別為6.9、5.24、7.47;玉米:每畝單季施肥折合純N、P、K分別為26.67、2.35、18.89,其純N:P:K=1:0.09:0.71;
西瓜:每畝單季施肥折合純N、P、K分別為20.3、1.09、17.85,其純N:P:K=1:0.05:0.88;
葡萄:每畝單季施肥折合純N、P、K分別為35.85、6.51、26.06,其純N:P:K=1:0.18:0.73;
茄子:每畝單季施肥折合純N、P、K分別為32.0、3.71、18.43,其純N:P:K=1:0.12:0.58;
百合:每畝單季施肥折合純N、P、K分別為19.07、3.57、19.45,其純N:P:K=1:0.19:1.02;
菜藕:每畝單季施肥折合純N、P、K分別為12.02、1.09、10.38,其純N:P:K=1:0.99:0.86;
芋頭:每畝單季施肥折合純N、P、K分別為16.82、2.27、11.46,其純N:P:K=1:0.14:0.68。
三、問題與對策
從今年的監測結果來看,目前我市存在著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有機肥投入嚴重不足
20XX年我市監測點(特別是水稻)有機肥的施用量逐年下降,這與農民“重無機輕有機”有關,有機肥與無機肥的施用比例日趨失調,這樣必將會造成土壤有機質入不敷出,從而導致土壤有機質虧缺,土壤的物理性狀和化學性狀亦將發生質的變化(如土壤板結、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超標等),耕地質量的持續下降將對國家糧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對農民的增產增收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極為不利。
因此,針對近年來農民對增施有機肥不夠重視的這種現狀,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應對。而在當前,分析農民輕視有機肥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大多數傳統有機肥臟、臭、體積大,施用起來費時費工費力;二是農民對有機肥的認識片面,不了解有機肥對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認為化學肥料是最好的,不僅施用方便,而且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三是農業比較效益低下,而大部分家庭勞力外出務工,因而不愿意多投工投勞施用有機肥。
目前,可以大力推廣的新措施有以下:一是政府行為推廣經濟綠肥,打破綠肥早已絕跡這種局面(我市已多年罕見綠肥),使農民能一舉多得;二是推廣機械化收割水稻,使水稻秸稈能直接還田,不僅減輕了勞動強度,更省工省時省錢,還合理利用了稻草,亦可謂一舉多得;三是政府補貼推廣商品有機肥,解決農民“施有機肥難”的問題;此外,政府還應該積極利用現代化宣傳工具宣講增施有機肥的益處、舉辦相關的技術培訓以及辦點示范等,促進農民增施有機肥。
2、施肥結構不合理,N、P、K比例嚴重失調
科學研究表明,生產稻谷從土壤中帶走的純N:P:K=1:0.23:1.18,而監測統計數據表明,我市20XX年平均施用純N:P:K=1:0.1:0.61,這仍是N、P、K比例的嚴重失調,長此以往,必將導致土壤磷鉀收支不平衡,出現普遍的缺磷少鉀現象。
歸其原因,主要是農民的施肥觀念未轉變,重氮輕磷鉀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民培訓,想農民之所想,花大力氣摸清本地耕地地力家底,準確掌握耕地養分在新時期的變化情況,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科學簡化施肥程序,方便農民合理施肥。
3、監測條件保障問題
土壤監測工作的核心主要是全面掌握土壤肥力變化動態,即物理性狀與化學性狀的變化,而決定監測數據的準確性有人為因素和監測硬件因素,且土壤監測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必須不間斷堅持的工作(英國洛桑草原試驗站已經有100余年以上土壤監測、肥料試驗的歷史),而農業部門自身經費十分緊張,在人員配備、資金保障等方面存在很現實的困難。因此,建議政府加大對土壤監測和耕地質量建設的扶持力度,更一步完善監測設施,以期適應新時代土壤監測,更好的保護和利用耕地,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4、基本農田保護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農業部門與國土部門應分工合作,行使職能職責,加強耕地質量管理。
監測年終工作總結3 20xx年5月以來,按照自治區、銀川市衛計委的統一部署,金鳳區人口計生局高度重視,指定專人負責,全面開展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工作。目前,已進行11份社區問卷和240份個人問卷,并錄入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系統。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強化業務培訓。
5月13日,金鳳區計生局選派12個樣本點的計生專干共16名計生工作人員參加了銀川計生委組織的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問卷培訓班,14日,計生局又召集調查員對動態監測調查系統在線錄入、在線抽取等注意事項進行了耐心、詳細的講解。
通過培訓,使督導員、調查員全面理解該項工作的重要性,熟練掌握操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并抽取12個樣本點240名動態監測調查對象名單。
二、是營造宣傳氛圍。
把入戶調查與面向流動人口的慰問、政策宣傳相結合。調查員在調查期間將《致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對象的一封信》、調查員工作牌、計生宣傳單(冊)(1000份)、紀念品(2000份)發放到被調查對象手中,加強流動人口主動配合,提高信息可信度。
三、是狠抓調查質量。
嚴格按照會議要求和填表說明,逐一填寫動態監測問卷調查。調查方式采取面對面交流的方式進行,調查結束后采取各樣本點調查員自查、各街道辦事處負責人審查、各樣本點交叉互查的方式,確保調查信息準確、真實、有效。
目前,金鳳區各樣本點計生專干已全部完成流動人口動態監測工作,保證每戶被調查人員都拿到計生宣傳單和慰問品。能夠及時、持續、動態地跟蹤流動人口基本信息,掌握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情況,不斷提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水平,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維護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
此次流動人口動態監測工作費用支出共計:16955元,其中:宣傳培訓費3700元,調查員勞務補貼6000元,入戶禮品費6000元,數據錄入費1255元。
監測年終工作總結4 一、指導思想
20XX年春季甘肅省義務教育監測工作在我縣全面開展,根據教育局和學區的要求,全部本鄉鎮戶口的在外鄉鎮學校就讀的學生花名冊和本鄉鎮學校就讀而戶口在外鄉鎮的學生名冊各一份;要求:建檔責任鄉鎮學校必須正確填寫“建檔卡”,所采集學生戶籍方面的信息必須真實準確(如:出生年月日),就讀學校建檔號不填為“空”,可是,提供的學籍號、就讀班級等學校信息必須要真實準確;本鄉鎮戶口在外鄉鎮學校就讀的學生名冊按學校歸類打印,本鄉鎮學校就讀而戶口在外鄉鎮的學生名冊按戶口所在地歸類打??;送交學區。
二、培訓教師
為了更好的完成義務教育監測工作我校對《甘肅省義務教育階段少年兒童基本信息卡》《臨洮縣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園)學生基本情況花名冊》這兩種表冊的填表說明進行了詳細的閱讀。讓每位教師熟記于心。對建檔卡號和各種代碼的編排規則的說明也進行了詳細的閱讀。尤其對鄉鎮代碼編碼規則、行政村代碼的編碼規則、學校代碼的編碼規則、班級代碼的編碼規則、年齡的計算與填寫規則、本縣籍的兒童少年在外地上學的'處理辦法、建檔原則這些規則對教師進行了詳細的培訓,并制成冊子人手一冊。
三、實施過程
我校首先確定了此項工作的全面負責人和領導班子,對負責人根據學區的要求進行了全面培訓,以便能夠熟練掌握義務教育監測信息錄入系統,并熟悉義務教育監測的工作要求。對《甘肅省義務教育階段少年兒童基本信息卡》《臨洮縣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園)學生基本情況花名冊》這兩種表冊的填表說明進行了詳細的閱讀并對全校教師進行了培訓以便能更好的開展工作。對建檔卡號和各種代碼的編排規則的說明也進行了詳細的閱讀和培訓以便能夠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在進行了基本的培訓之后,對全校教師進行分組,安排工作。于20XX年3月初全面開展了義務教育監測的工作。
三、調查階段
調查階段分為三個步驟,具體的詳細過程如下:
第一步:入戶調查
1、將全體教師分組,按區域帶領學生進村入戶詳細調查,進行所有兒童的基本信息的采集,特別注意必須詳細采集所有信息,不要簡化,最好將獨生子女、二女戶等信息一并填寫。年齡必須詳細到年、月、日。家庭住址應詳細到鄉鎮、行政村、合作社,城鎮居民應當詳細到街道、居委會、門牌號。父母姓名及工作單位應詳細。在高中、中專、職業學校上學的學生信息必須填寫。
2、必須村不漏社、社不漏戶、戶不漏人。
第二步工作:詳細抽查,不出現遺漏
1、學校成立抽查小組,入戶抽查信息,核準情況。
2、一個家庭集中進行摸底,不出現遺漏。
第三步工作:對所有兒童編制建檔號
1、必須嚴格按照所發年齡對照表逐人查對填寫年齡,確保年齡正確是正確編號的前提,不得口頭估算,以免發生錯誤。請特別注意。
2、對所有兒童編制建檔號。注意:必須將所有信息采集卡按行政村整理在一起后再按年齡分別整理,分行政村分年齡編寫建檔卡號。(利用《錄入系統》錄入的可不提前編號)
四、 總結
在義務教育監測過程中由于每位教師嚴格要求自己,對工作認真負責,比較圓滿的完成了義務教育監測的的任務。
監測年終工作總結5 為了全面、準確了解我區居民食用合格碘鹽情況,按照《XX市碘缺乏病監測實施細則》及《XX區重點地方病防治規劃》等相關文件精神,我區逐步建立以政府領導,部門合作和全社會參與的碘缺乏病工作可持續發展機制,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碘缺乏病防治知識,認真開展監測工作,圓滿完成20xx年度碘鹽監測工作任務,為今后持續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奠定基礎?,F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區是省、市政府所在地,全區共有10個街鎮,共有79個社區,20xx年末總人口數578623(戶籍人口);居民居住環境以小區新村樓院為主,居民碘鹽來源主要以超市購買碘鹽為主。
二、碘鹽監測工作完成情況:
1、居民戶碘鹽監測工作完成情況
按照上級部署,抽查了轄區5個街鎮(安泰、鼓東、洪山、華大、五鳳)20個社區的300戶居民進行碘采集并檢測,共采集家庭食用碘鹽300份,其中3份為非碘鹽(均為家中有甲抗患者),碘鹽覆蓋率99.0%。其中合格碘鹽290份,合格碘鹽食用率97.0%
2、按照省、市要求及時對監測數據統計、匯總并網絡上報監測數據。
3、區疾控人員及時追蹤非碘鹽來源,并對產生非碘鹽的原因進行分析。
三、質量控制
1、20xx年區疾控中心實驗室通過國家碘鹽檢測實驗室的質控考核,并獲得國家碘缺乏病參照實驗室頒發證書。
2、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業人員于10月18日對我區碘鹽監測工作情況進行督導,并得到專家組的好評。
四、人員培訓
1、區疾控中心現場檢測人員均參加由省疾控中心舉辦的培訓班,統一檢測方法、技術規范。
2、7月15日區疾控中心對本中心相關人員及所涉及的5各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采樣人員開展了碘鹽監測工作業務培訓。
五、健康促進
1、今年5月15日是我國第19個“預防碘缺乏病日”,主題為“科學補碘,健康一生”。區疾控中心聯合洪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洪山街道福嶼社區共同組織開展宣傳咨詢活動?;顒油ㄟ^現場咨詢、免費發放宣傳材料、健康義診等形式為周邊居民、群眾解答缺碘造成的危害和有效的防治碘缺乏病的基本知識、措施及熱點關注問題。活動共有200多名社區居民、群眾現場咨詢,發放各種防治知識宣傳折頁、《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我愛健康》等手冊及折頁500多份,各類小禮品100份,同時免費為社區居民及周邊群眾開展測量血壓及健康咨詢活動。
2、與街鎮、社區合作每個社區宣傳欄每年出版一期碘缺乏病防治專欄。利用各社區宣傳機會及時發放各種宣傳單3000份。通過有效的宣傳活動使碘缺乏病防治知識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防治工作的社會氛圍,為建立防治碘缺乏病長效機制奠定基礎。
六、存在問題及建議
1、居民碘缺乏病知識知曉率偏低,食鹽保存等知識不足,導致我區不合格碘鹽增多。加大健康宣傳使點缺乏病知識家喻戶曉。
2、我區為沿海地區,非碘鹽對我區食鹽市場沖擊還一定程度存在。
;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