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
一、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
B 生產者 C 消費者 D 分解者
1 光合作用 2、6、7 細胞呼吸 3 捕食 4、5 分解 6
二、什么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在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減緩全球氣候變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獨特作用。森林植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從而減少該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
自然界中碳源主要是海洋、土壤、巖石與生物體。另外,工業生產、生活等都會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它們都是主要的碳排放源。這些碳中的一部分,累積在大氣圈中引起溫室氣體濃度升高,打破了大氣圈原有的熱平衡,導致全球變暖。
森林系統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個關鍵因素,增加森林碳匯能力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減緩氣候變化的兩個同等重要的方面。森林在碳匯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采取有力措施,如造林、恢復被毀生態系統、建立農林復合系統、加強森林可持續管理等,可以增強陸地碳吸收量。以耐用木質林產品替代能源密集型材料、生物能源、采伐剩余物的回收利用,可減少能源和工業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三、如圖1是某生態系統中碳循環模式圖,圖2為某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甲代表的生物
(1)在生態系統的成分中,只有生產者能將二氧化碳轉變成自身的有機物,因此圖1中甲是生產者,乙是消費者,丙是分解者,B是呼吸作用;碳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機物的形式傳遞;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體現在對人類有食用、藥用和工業原料等實用意義,以及有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作等非食用意義.
(2)與森林相比,該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抵抗力穩定性差.
(3)①根據表格數據可知,毛赤楊沼澤的灌木層單位面積有機碳儲量比灌叢沼澤的少,原因是毛赤楊沼澤喬木多,枝葉遮擋了陽光,灌木獲得的陽光少,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少.
②草叢沼澤的土壤有機碳儲量最大,說明草叢沼澤的微生物分解作用弱.
故答案為:
(1)生產者 呼吸作用(細胞呼吸) 有機物 直接?
(2)低 ? 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自我調節能力弱
(3)①低 毛赤楊沼澤喬木多,枝葉遮擋了陽光,灌木獲得的陽光少
②環境條件抑制了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四、一個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若是不繼續進化,碳的總量應該是個穩定值吧?
你的理解是片面的,靜態的。
你說的碳的總量可以用生物量來體現。
一個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生物量來是相對穩定的。
生產者固定多少碳,消費者和分解者利用的多少生產者,就釋放多少碳。
碳的循環
大氣→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大氣
↓ ↓
大氣 大氣
當生產者光合作用下大氣→生產者的碳=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釋放的碳
生物量就是固定的,碳的總量是固定的。
正是因為“達到K值的森林生態系統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才能養活大量生物,維持碳的總量不變。
以北方森林為例,因為分解作用弱,土壤枯葉層(有機質)是越來越厚的,形成“黑土地”,然后是“泥炭”“煤”,每年都會固定一些碳,這些碳停留很長時間。
也就是說,沒有火災、水土流失、人為開墾等等因素,北方森林的碳的總量是緩慢增加的。
熱帶雨林的分解作用強,碳始終在循環當中,碳的總量取決于生物量(或者說生產者固定多少,決定能養活多少消費者)。
對比一下,熱帶雨林生產力大,但有多少用多少。
北方森林的生產力小(固定的碳),但使用的更少。
五、對維持生物圈碳氧循環貢獻最大的是地球上的哪個生態系統,是森林生態系統還是海洋生態系統,為什么?
海洋生態系統。?
森林生態系統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所謂生態系統的生產力是指生態系統在一定空間、一定時間內所生產的有機物積累的速率,從這個意義上講,生物圈碳--氧平衡是與森林生態系統分不開的。?
但是,海洋生態系統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主要植物是浮游植物,雖然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態系統的植物,但由于數量龐大,所以它們通過光合作用每年能夠產生三百六十億噸氧氣,占全球每年產生氧氣總量的70%,是產生氧氣最多的生態系統。?
所以海洋在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環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對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貢獻最大。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