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廢水處理工藝的具體方案
造紙廢水處理工藝的具體方案
再生紙廢水屬于工業廢水,主要問題是SS懸浮物明顯,COD、BODcr高,顏色多以黑褐色為主的問題。處理再生之廢水,不僅需要前期物化法進行預處理,還需后續生化工藝相互配合使用,
首先第一步通過格柵池將廢水中的纖維和懸浮物進行隔離。
加入脫色劑到預處理的廢水池中,通過氣浮機將它與廢水均勻混合,凝聚廢水中的雜質與鏈賣顏色,使它形成大的絮塊狀,更好的沉淀。
進入厭氧、好氧段來提高廢水的生化性,再通過二沉池的沉淀,保安過濾器的隔離等這一系列棚手逗工藝步驟,就可將廢水處薯運理達標,達到回用和排放的效果。
看你的進出水水質情況,主要是脫氮
可以考慮散隱:SBR、AO、氧化溝
根據這水量,綜合比較還是氧化溝和AO最經濟
不過猛核AO需要增加混合液回流系統,提供硝化反沖知廳硝化,
氧化溝可以采用奧貝爾或者是卡魯賽爾氧化溝,混合液回流都比較方便
廢水---格柵---調節池---沉淀池---(AO/氧化溝)---二沉池---混凝反應沉淀池----排放
造紙工業分為原漿造紙薯閉運和再生紙造紙。
原漿造紙:粗態明細格柵+ UASB+氧化溝+深度處理(混凝沉淀)
再生紙數梁:物化+接觸氧化+深度處理(混凝沉淀或者人工濕地)
厭氧-好氧處理工藝,其中的厭氧單好衫磨元多采用IC反塌禪應器、UASB反友斗應器等形式,好氧單元采用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技術
廢紙的話可以用:IC+氧化溝+二沉+淺層氣浮
造紙廢水處理技術?
本文對造紙廢水的來源和性狀進行了分析,并介紹了造紙廢水的常用處理技術。
一、造紙工業概述
造紙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紙和紙板的消費水平,是衡量現代化水平與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紙和紙板的生產量以年均9.8%的速度遞增,其中2001~2005年間,平均每年增長13.6%。但是,目前我國國民人均年紙張消費量還不高,只有24.7kg,距世界人均年消費量54.9kg尚有相當差距。據預測,到2010年,我國紙及紙板總消費量將為6000~8000萬噸,人均消費量達到43~57kg。因此,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GDP的快速增長,必然會帶來紙和紙板的生產與消費量的更快速增長。
眾所周知,造紙工業是水污染大戶。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全國縣及縣以上造紙企業排放廢水量約為24億噸,占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的11%,居第三位;COD排放量為300余萬噸,占全國COD排放量的42%,居第一位。由悉州此可見,為了控制污染,保護環境,迫切需要解決造紙工業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問題。
九十年代以來,為了保護我國的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減輕造紙工業污染,特別是制漿黑液對環境的污染,我國的造紙工業已經逐漸摒棄“以草為主”,改變“小而散”的局面,對原料結構、產品結構進行了很大的調整,以商品漿和廢紙取代自制漿,建設了一批有競爭力的大、中型造紙企業,生產白紙板、白卡紙、箱板紙、瓦楞紙等適應市場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各種產品。以浙江省為例,目前以商品漿和廢紙為原料的紙板及機制紙產量占全省造紙年產量的70%左右。因此,如何搞好以商品漿和廢紙為原料的造紙廢水處理,是減少造紙工業水污染重要和主要組成部分。本文主要討論以商業漿和廢紙為原料的造紙廢水處理技術。
二、造紙廢水來源與性狀
1、廢水來源及污染成份
造紙廢水是以廢紙、商品漿(大多為進口漂白林漿)為主要原料,生產多種規格的白紙板、白卡紙、箱板紙、瓦楞紙等產品。生產工藝根據產品不同有一定的差異,排放的廢水主要來自廢紙的碎漿、篩漿、浮選及抄紙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如根據生產需要有脫墨工序的話,則還有脫墨廢水等等。
廢水中主要含有半纖維素、木質素、無機酸鹽、細小纖維、無機填料以及油墨、染料等污染物。木質素、半纖維素主要形成廢水的COD及BOD5;細小纖維、無機填料等主要形成SS;油墨、染料等主要形成色度及COD。這些污染物綜合反映出廢水的SS、COD指標均較高。
2、水量和水質
目前,國內造紙企業因原料、設備、工藝操作等不同,排水量差異較大。通常噸紙產品的排水量在100~200m3,低者小于50m3,高者超過200m3。一般,企業規模越大,設備越先進、商品漿比例越高、管理越完善,噸紙排水量也就越低。在同等條件下,高檔紙噸產品排水量要高于低檔紙噸產品排水量,如生產瓦楞紙噸產品排水量相對較低,脫墨紙噸產品排水量相對較高。
3、造紙廢水的特點
(1)廢水中的BOD同COD的比值一般約為0.15~0.25,生化性較差,且廢水中N、P含量偏低,因此不適合直接采用生化法進行處理,而必須先經過混凝沉淀或氣浮處理后,BOD/COD為0.4~0.7時,才適合生化處理。(2)造紙廢水中的細小懸浮性纖維較多,SS和COD含量高。COD由非溶性COD和可溶性COD兩部分組成,非溶性COD占COD組成總量中的大部分,因此,當SS被除去時,非溶性COD同時亦可大部分被降低。因此,處理造紙廢水最關鍵的問題是先采用物化方法除去水中的細小懸浮性纖維。
三、梁碰造紙廢水處理技術
1、廢水處理技術簡介
(1)基本原理和方法
所謂睜渣蔽污水處理,實質上是采用各種技術手段,將污水中的污染物質分離出來,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水污染得到控制。
現代的污水處理技術,按其作用原理,可分為物理化學法和生物化學法兩類。物理化學法包括篩濾、沉淀、上浮、氣浮、過濾和反滲透以及中和、混凝、電解、氧化還原、萃取、吸附和離子交換、電滲析等,是利用物理或化學作用,將廢水中的某些溶解性污染物轉化為容易從水中分離的形態,并最終分離出來。
物理化學法則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使廢水中呈溶解和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被降解并轉化為無害穩定的物質,從而使造紙廢水得以凈化。根據參與作用的微生物種類和供氧情況,其生物處理過程分為好氧、厭氧和好氧厭氧組合生物處理三大類。
水污染的物化控制技術在污水處理中占有極大的比重。大多數工業污水由于生化性不高,不宜采用生化法進行處理,只能采用物化法進行處理。城市污水和一些生化降解性較好的工業污水一般采用生化法進行處理,并采用物化法進行生化處理的預處理和后處理;污水的深度處理也多采用物化法去實現。與生化法相反,物化法的優點是見效快、處理效果好、易于管理的控制,其缺點是處理成本高,有的方法還會產生二次污染。
(2)基本流程
生化法的基本流程
2、造紙廢水常用處理技術
根據造紙廢水生化性較差的特點,對噸紙廢水排放量>150m3、濃度較低的中小型造紙企業,通過氣浮或沉淀等物化處理,出水水質指標即可達到或接近國家排放標準;而對于噸紙產品廢水排放量在150m3以下,廢水COD在800~1000mg/l以上的大、中型企業來說,由于原廢水SS和COD濃度較高,不可能期望通過氣浮或沉淀處理的方法使處理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這樣,勢必要在物化處理之后,采取生物處理方法,最終使處理水水質達到排放標準。
(1)物化法從經濟和實用的角度考慮,造紙廢水處理采用較多的物化法是氣浮法和沉淀法。采用氣浮或沉淀方法,通過投加混凝劑,可去除絕大部分SS,同時去除大部分 非溶解性COD及部分溶解性COD和BOD5。其典型的處理工藝流程為:廢水 篩網 集水池 氣浮或沉淀 排放。氣浮和沉淀均為物化處理方法,處理效果與選用的設備、工藝參數、混凝劑等有關,其COD去除率通常能達到70%~85%。
最近幾年來,在氣浮法中高效淺層氣浮異軍突起。高效淺層氣浮具有水力停留時間短(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