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行業政策(污水處理行業政策分析)
一、對污水處理行業的政策有哪些?
水資源治理與檢測——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建設節水型社會。合理制定水價,編制節水規劃,實施雨洪資源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工程,建設國家地下水監測系統,開展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
加強農村環境治理——堅持城鄉環境治理并重,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統籌農村飲水安全、改水改廁、垃圾處理,推進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置。
生態環境修復——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濕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自九五規劃,我國就相繼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等發展戰略。自“十二五”規劃之后,環保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
“十三五”規劃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的第一個五年規劃。面對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新挑戰,“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我國未來發展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將綠色發展作為發展理念之一,體現了國家層面對環保問題的重視;對能源、水資源、土壤等細分領域的具體規劃也給環保行業帶來了新增長點。
《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 《環境保護法》歷經三年多全面修訂,終于在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了。《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28號)、《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查封、扣押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29號)、《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30號)、《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31號)和《行政主管部門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暫行辦法》,5個配套辦法也于2015年1月1日起一并實施。
新環保法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明確“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污染者擔責的原則。”
創新設計了“按日計罰”,并賦予環保執法人員查封、扣押的權力,環保部門可對超標或超總量的行為直接限產或停產。除強化環保處罰外,對未批先建、無證排污等四類行為,相關監管部門可以對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處以治安拘留。
水十條
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主要包括六方面內容: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專項整治造紙、印染、化工等重點行業;加快水價改革,完善污水處理費、排污費和水資源費等收費政策;健全稅收政策;加大政府和社會投入;促進多元投資等。
“水十條”工作目標:到2020 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污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嚴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劇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穩中趨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水生態環境狀況有所好轉。到 2030 年,力爭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到本世紀中葉,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
在環保行業各細分領域中,水務最先得到發展。“十一五”、“十二五”期間是水務領域發展壯大的時期,十年間,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處理能力顯著增加。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數量顯著增加,從2005 年的764 座增加至2014 年的6031 座,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間,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長率。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也穩步提升,2014 年,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
展望當前,水務領域已趨于成熟,供水總量超過 6000 億立方米;城鎮污水處理廠數量從2005 年的764 座增加至2014 年的6031 億座;城鎮供水接近飽和,城市污水處理率已達90%以上。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水務行業的發展已取得成績的基礎上,“水十條”政策的出臺,給水務行業在“十三五”期間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據測算,實施”水十條“預計可拉動GDP增長約5.7萬億元,將直接帶動環保產業新增產值約1.9萬億元,其中,直接購買環保產業產品和服務約1.4萬億元。
二、鍋爐行業政策?
鍋爐屬于壓力容器行業,檢驗檢查屬于各地市質量監督局管理,業務上由鍋爐檢驗所檢查,評定,評價,監管運行及每年的年檢,都由當地鍋檢所監管。
各單位擁有的鍋爐(蒸汽,熱水,熱水常壓鍋爐,生產,生活鍋爐)須按國家頒發的壓力容器生產及管理辦法進行生產,并且生產單位須具有壓力容器生產資質,鍋爐使用單位須按國家頒發的鍋爐運行證、按相應的鍋爐操作規程,有合格證件的熟練操作和管理人員,進行使用和管理。
每臺鍋爐在勞動部門都建立鍋爐檔案,每年須進行年檢,年檢不合格的鍋爐,不容許運行,整整改不合格的不發鍋爐運行證,還得接受當地環保部門對大氣及水系、噪聲的檢測,若超標,也不得運行。
三、污水處理屬于什么行業?
所謂污水處理廠,即將各廠的污水引入進行處理,相應收取有關費用的一個過程,屬于服務行業,應征收營業稅。
四、農村污水處理行業利潤?
污水處理利潤高,屬朝陽產業。不過對專業水平要求高。
五、污水處理設備行業前景?
先說結論,污水處理設備行業前景非常的廣闊。污水處理設備是進行污水處理的必須產品。隨著綠色經濟和生態友好型社會的趨勢越來越強烈,污水處理設備的市場前景將會非常的火爆,將會有很多的公司和企業以及工廠都使用污水處理設備。
六、污水處理廠補貼政策?
補貼范圍為2010年6月底前投入生產,且COD排放濃度低于本補貼政策確定的濃度指標值的。所有本市城鎮污水處理廠。
七、污水處理行業類別代碼?
污水處理行業屬于服務行業,代碼O。
八、污水處理藥劑行業標準?
烯酰胺。 藥劑要求及使用量: 1.硫酸(H2SO4): 質量標準:GB534-1989 投放要求:采用工業稀硫酸(濃度49%),然后稀釋為濃度5%的藥液,在pH在線控制下投放。 2.氫氧化鈉(NaOH): 質量標準:GB209-2006 投放要求:采用工業片堿,配兌為濃度5%的藥液,在pH在線控制下投放。 3.聚合氯化鋁(PAC): 質量標準:GB15892-2009 投放要求:將其配制為1%的溶液。 1)含鎳廢水 100mg/L×0.001mg/g×1000L/m3×1m3/h×1kg/L÷1%=10L/h。 2)染色廢水 100mg/L×0.001mg/g×1000L/m3×2m3/h×1kg/L÷1%=20L/h。 3.聚丙烯酰胺(PAM): 質量標準:GB 17514-2008(陰離子型) 投放要求:將其配制為1‰的溶液。 1)含鎳廢水
5mg/L×0.001mg/g×1000L/m3×1m3/h×1kg/L÷1‰=5L/h。 2)染色廢水 5mg/L×0.001mg/g×1000L/m3×2m3/h×1kg/L÷1‰=10L/h。
九、美容行業國家政策?
美容行業的美容師必須有師資證,員工必須經過培訓,環境,器具嚴格消毒。收費合理。出現毀容或事故承擔法律責任。
十、行業準入政策是什么?
”行業準入“是指做這個行業是有一定的要求和條件的,符合條件的才能做,不符合的不能做的,要經過審批。
不同行業的行業準入條件又在本質上有所差別,推行行業準入政策保證社會的穩定和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
產業政策根據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系,揭示一定時期內產業結構的變化趨勢及其過程,并按照產業結構的發展規律保證產業結構順利發展,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政策。
它通過對產業結構的調整而調整供給結構,從而協調需求結構與供給結構的矛盾。
調整產業結構包括:根據本國的資源、資金、技術力量等情況和經濟發展的要求,選擇和確定一定時期的主導產業部門,以此帶動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的發展。
根據市場需求的發展趨勢來協調產業結構,使產業結構政策在市場機制充分作用的基礎上發揮作用。
擴展資料:
社會主義國家和當代資本主義國家都有制定產業政策,但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產業政策的目標、內容、實現產業政策的手段和途徑不同。
社會主義國家產業政策的內容是產業結構平衡與產業結構升級。
核心目標是引導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產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使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避開發展中國家的“中等收入陷阱”。
主要通過國有企業完成指令性與指導性計劃、國民產業結構調整計劃、產業扶持計劃、積極的財政政策、項目審批來實現,表現形式為常態化、前瞻性,性質是對稱型調控。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